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政府文件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关于鼓励开展碳汇造林的指导意见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0-06-29 11:23   字号: [        ]

昆政发〔2010〕6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开展碳汇造林,增加森林碳汇、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是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和一项全新工作;同时,也是国际公认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开展碳汇造林、全面推进“低碳昆明”和“森林昆明”建设,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碳汇造林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碳汇造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气候变化结果导致了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和极端天气频发等,直接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在(潜在)构成严重威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除土壤碳库以外,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储碳库,陆地植被碳库中,森林碳库所占比例最大,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增加森林面积,增加碳汇,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是目前人类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二)开展碳汇造林,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通过植树造林、湿地建设与保护、生态修复、低产林改造、减少森林毁坏、加强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和森林可持续管理等方式增加碳汇,是加快生态建设、提高林农收入、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开展以吸收二氧化碳为主要目的的碳汇造林及森林保护等活动,是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护生态环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必然选择。

(三)开展碳汇造林,是建设“森林昆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昆明市有常住人口628万人,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11万辆。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9.3%,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30.3%。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841.4万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8.87%,其中:有林地1233.51万亩。虽然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45.05%,活立木蓄积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但人工林所占比重大、林相单一、林分质量不高,加之城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巨大。发展碳汇林业,开展碳汇造林,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城市森林碳汇功能,吸收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生态承载力,促进“森林昆明”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昆明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和人民生活品质、完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充分体现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春城”形象。

二、明确开展碳汇造林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衔接省、市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将发展碳汇林业,开展碳汇造林与荒山绿化、防护林建设及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发掘林业低碳经济潜力,探索碳汇造林模式目标,倡导和动员企业、社会团体、个人捐资造林,积极“参与碳补偿,减少碳足迹”,为保护气候做出贡献。

通过发展碳汇林业,开展碳汇造林及其相关活动,充分发挥森林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唤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不断优化和改善人居环境,把昆明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良好、舒适宜居的低碳城市。

(二)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自愿参与相结合、节能减排与增强碳汇功能并重、生态建设优先与社会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大力推进以滇池流域、昆明市主城区、呈贡新城建成区及面山、空港经济区面山、入城交通干线、县乡公路沿线、水源保护区为重点的碳汇造林活动。

通过5—10年的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碳补偿,减少碳足迹”,选择低碳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树立起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意识,促进本市企业自愿捐资造林,参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到2015年,全市城市建成区、县城建成区和乡镇集镇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平米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7%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57%以上,形成农田林网化、公路铁路林荫化、城市森林化、乡村园林化、山区丘陵风景化的城乡森林生态环境。

三、落实碳汇造林的主要措施

(一)设立中国绿色碳基金昆明专项

目前,国内的碳汇造林,主要以企业捐资到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开展营造林活动为主。由国家林业局和相关企业发起建立的中国绿色碳基金,遵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和相关国际规则,是为企业和公众捐资造林、储存碳汇信用指标、展示企业社会责任搭建的平台,确保所开展的林业活动真正增汇减排。因此,参照其他省(区)的经验,建议向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申请设立中国绿色碳基金昆明专门项目(简称专项),以确保昆明的碳汇造林特别是碳汇计量监测进入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系统。筹资渠道如下:

1.市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从2010年起连续安排3年(政府拨款可不汇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账户)。

2.倡导和动员高排放企业,尤其是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捐资参与碳汇造林,力争在专项正式成立之前募集企业捐赠启动资金1000万元。

3.大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汇造林的宣传教育,加强全民的责任感意识,号召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党员、职工带头捐资。

4.发起“出游10公里,请种1棵树”活动,鼓励市民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志愿行动,实践低碳生活或生产。

5.在昆明信息港网站上加挂昆明碳汇专项单元,通过使用网上的碳足迹计算器计算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多少面积的造林才能抵消。

企业和个人捐资到中国绿色碳基金昆明专项,捐资造林所获得的碳汇,将由国家林业局认定资格的机构进行计量监测后,登记在企业的社会责任账户、个人的碳补偿账户上,在中国碳汇网(政府网)上公示,并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鼓励。个人参与碳基金昆明专项,还可获得由中国绿色碳基金会发放的公益收据、碳补偿标识(车贴)等。若捐资数额达到营建10亩及以上碳汇林者,对其出资造林的林木挂以“**碳汇林”标牌。

(二)确定专项募集资金对象及方式

根据相关测算数据,车辆每消耗1公升燃油,平均排放2.7公斤二氧化碳,每亩人工林每年平均大约可吸收0.5吨二氧化碳,人工林从栽种到后期管养费用为500元/亩,经测算,吸收1吨二氧化碳的造林成本为1000元。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昆明实际,鼓励和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捐资昆明专项,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主要劝募对象为:

1.鼓励和动员高排放企业自愿捐资到昆明专项,可依据企业意愿,开展各类增汇减排的林业活动。

2.倡导和动员社会公众,特别是车主和车辆使用者,以减少或抵消车辆碳排放的方式捐资昆明专项,开展碳汇造林。

(三)强化宣传动员

坚持“政府搭台,宣传引导,社会参与,自觉自愿”的原则,利用广播电台、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介,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放宣传手册、制作科普展板、播放公益广告、宣传短片等宣传方式,多层次、全方位、高密度宣传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加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城乡居民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承担社会责任的热情,通过自愿出资造林增汇,抵消企业、个人因生产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实践低碳生产和生活,为减缓气候变暖做出贡献。对碳汇造林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采访报导,鼓励和动员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支持碳汇造林,参与植树固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四)坚持试点先行

发展碳汇造林,要结合“森林昆明”建设,始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试点、再推开。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

1.开展碳汇造林试点。根据企业捐资情况,按照国家碳汇造林技术规定,开展碳汇造林试点,并竖立标识牌以便确认,做好碳汇造林试点的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固碳能力强的树种营造混交林。

2.推进城乡园林绿化。重点抓好江河绿色廊道、铁路森林带、环城高速公路森林带、城市组团隔离森林带、城市主次干道绿化景观带、城市绿地公园、单位绿地系统、城市立体绿化等城市绿地系统工程,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发挥其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强大的碳汇功能。

3.继续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珠江防护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推进“五采区”、石漠化荒山荒坡和难造林地的生态修复治理,加快城市生态隔离林带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初具雏形的城市生态隔离林带。进一步加大森林保护力度,通过造林、再造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等措施,不断增强森林固碳放氧能力。

4.扩大林业低碳概念影响。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森林培育业、林产品加工业、森林旅游业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增加森林碳汇储量,宣传林业在低碳经济中“最有效、最安全、最易做”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为统筹推进碳汇造林工作,成立昆明市碳汇造林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林业、环保、园林、工信、发改、财政、农业、税务、工商、宣传、法制、交通、交警等相关部门为成员,负责协调解决碳汇造林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林业局,负责全市碳汇造林工作的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推进碳汇造林工作,走出一条环保与经济协调、生态与发展统筹、排碳与固碳平衡的新型科学发展道路。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