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政府文件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关于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的通知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0-07-02 10:30   字号: [        ]

昆政发〔2010〕6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发布的《质量振兴纲要》,全面提高我市质量总体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现代新昆明和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龙头、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的建设,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决定在全市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质量和产业素质为重点,以强化质量管理、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坚持以质取胜方针,构建以政府领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质量工作体系,积极开展“质量兴市(区、县)、质量兴业、质量兴企”活动,全面提高我市质量总体水平,切实发挥质量工作在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二、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5年,通过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全面提升我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全社会质量兴市意识全面增强。全市宏观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基础保障体系和社会质量信用体系基本建立完善。人民群众多层次的质量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二)具体目标

1.产品质量全面提高。到2011年,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农产品、食品、重点工业产品等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规模以上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中小型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国家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85%以上。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5个,云南名牌产品150个,云南省著名商标250个,昆明名牌产品200个,昆明市知名商标200个。规模以上企业和名牌企业100%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计量管理体系。

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重要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质量信用档案100%实现动态管理。拥有中国驰名商标达到40个,云南名牌产品400个以上,云南省著名商标400个以上,昆明名牌产品350个,昆明市知名商标350个。

2.工程质量全面提升。到2011年,竣工工程的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工程建设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商品住宅工程合格率达100%,政府投资工程全面推行和落实“八个百分之百”,交通建设工程和“四环十七射”工程合格率达100%。

到2015年,确保高质量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倡导绿色施工,新开工建设工程100%执行节能环保标准,优良工程、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比率达到全省乃至西部领先水平。

3.服务质量全面改进。到2011年,我市已确定的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全部通过验收。逐步在商贸、交通、电信、金融、供水、供电、旅游、社区、医疗等主要服务行业推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到2015年,全市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服务业整体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农村的新兴服务业基本形成。

4.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到2011年,完善环境监测体系,严格执行污染物减排标准,实施清洁生产。能源质量、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全年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力争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到2015年,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效果,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和环保产业比重明显增加。节能减排、能源再生、生态保护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5.全社会质量兴市意识全面增强。质量兴市是一项社会工程,在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中,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广泛宣传质量兴市活动,让群众了解质量兴市,让社会关注质量兴市,让企业投身质量兴市,形成“政府重视、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为质量兴市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活动重点

(一)加强宏观质量管理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工作的主导地位,把质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强宏观质量理论和应用研究。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以质量竞争力指数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和评价考核体系。

(二)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通过在企业中深入开展“质量兴企”活动,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将质量提升作为企业中长期规划第一要务的观念。开展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质量保证能力,争创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争创品牌产品知名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两提高、两争创”活动。龙头企业和名牌名品企业要率先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大力推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品牌形象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企业”创建活动,树立诚信典型,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信用基础。

(三)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重要工业产品、工程建设项目、食品、药品、农产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依法依规提高生产许可条件和市场准入门槛。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建立重点监管产品目录,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加大抽样检验频次。建立和完善质量问题追溯制度、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市场退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惩质量违法违规企业。加大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力度,对农资、建材、食品、药品等涉及国计民生、人身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点产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无证生产经营和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置制度,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实现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全面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

开展“标准提升质量”行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订,积极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抢占行业制高点。支持我市优势产业和企业加强创新技术标准和先进技术标准的研制,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将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加快制订与实施旅游服务标准及社区服务标准,做好国家级试点项目的推广,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制订现代物流、市政市容、环境保护、金融保险、商贸与技术服务、科技与信息服务、餐饮等服务业标准。建立和完善我市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和以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

(五)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巩固发展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的思路及市政府开展的“双百工程”活动,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加大对中国驰名商标,云南名牌产品、云南省著名商标,昆明名牌产品、昆明市知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商品的培育和保护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昆明制造”名牌名品。依托本地传统服务业老字号品牌,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业品牌企业。建立和完善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评价为基础的名牌产生机制,鼓励优势企业积极争创名牌产品。发挥名牌战略带动作用,鼓励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促进产业集聚,做大做强我市支柱产业。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和宣传,增强企业和全社会保护自主知名品牌的意识和责任。

(六)建立和完善质量诚信体系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进、企业为主、社会评价的原则,把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加快制订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方法与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质量、安全责任人网络登记、公示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强化企业质量诚信意识,大力加强质量诚信道德教育,引导企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加强企业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理念,敦促各类企业严格守法经营,做到诚信自律。

(七)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围绕“四环十七射”工程、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从项目规划到勘察设计,从材料使用到施工建造,从工程监理到竣工验收,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政府性投资建设工程中,全面推行和落实“八个百分之百”。积极引导建筑企业开展ISO9000体系认证,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工程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惩罚制度,把质量业绩状况与市场准入、资质升级、招标投标、企业评优评先、个人执业资格准入等相结合。对建设市场管理、重点工程项目及住宅工程项目质量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扩大工程监理覆盖面,使工程质量监督制度更加完善。工程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重,努力提高建设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性和优良率,打造品牌工程和品牌企业。

(八)大力提升服务业质量

围绕提高经济发展、增加城乡就业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目标,以面向生产、面向民生、面向农村的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培育壮大我市服务业。要进一步引进现代经营方式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商贸、餐饮、宾馆等传统服务业及重点商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品牌知名度。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医疗、旅游、交通、体育、文化、社区、村镇、中介、家政、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以标准化推进新兴服务业的规范化,引导提升服务质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全面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期货、担保等现代服务业,吸收借鉴国外服务先进技术和标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国际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品牌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服务项目和现代服务企业,带动整体服务质量向国际水平跃进。

(九)保护生态环境质量

以滇池水污染综合治理为重点,做好“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四全”工作,实施城市水源区生态恢复工程,重点开展生态防护林种植、河岸生态湿地恢复、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等工作。加快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生态示范村建设。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和监督检查。加强重点能耗企业的监督管理。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创新适用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实施清洁生产重点工艺技术示范工程,实施一批节煤、节水、节材、节电和余热、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搞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鼓励和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节能。做好再生水综合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和太阳能供热系统应用设施的建设和监管。进一步规范提升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再生资源社区绿色回收站、社区分拣处理中心、再生资源综合交易市场。全面推进“七彩云南保护”昆明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和管理试点工作。加大水源区保护力度,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保证空气环境质量安全。

四、活动保障

(一)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

成立昆明市质量兴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质监局、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知识产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统计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监察局等部门组成,进一步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负责制定年度“质量兴市”考核目标,组织年终考核。各县(市)区政府要对当地的质量工作负总责,结合地域优势和产业特点,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切实把质量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深入开展质量兴县(市、区)、质量兴企活动。

(二)加强部门整体协作

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质量发展负总责,要将质量兴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管理职责,落实质量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质量管理部门、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服务行业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兴业”实施方案,整体推进“质量兴业”工作。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快速处理机制,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突发公共事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政策规定,鼓励企业加大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争创名牌名品和技术创新的工作力度。建立质量兴市考核奖励制度,市政府把各县(市)区、各部门质量兴市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2011年,设立“市长质量奖”,对在质量振兴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引导企业改进质量、优化管理、研制先进标准、追求卓越绩效,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市长质量奖为年度奖,原则上每年获得市长质量奖的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对获奖单位,市政府给予30万元奖励。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各项质量奖励政策。市质量兴市活动领导小组要加大对各县(市)区、各部门的督促检查力度,及时掌握活动进展情况,培树典型、总结经验,督促各项工作落实。

(四)建立资金投入和创新激励机制

根据质量兴市工作的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并纳入年度预算,对开展质量兴市宣传、教育培训、指导督促、年度考核、表彰奖励等各项具体工作给予经费保障。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鼓励和扶持企业优化管理、科技创新、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各级财政要保证品牌战略推进、质量管理奖励、标准化战略实施等专项经费投入,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企业要加大对产品质量改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的资金投入,确保质量兴市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广泛开展质量宣传教育活动

加大对质量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畅通公众质量投诉渠道,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市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宣传质量管理先进典型和整治工作经验,加大对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畅通公众质量投诉和维权渠道。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积极培育“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形成人人重视质量、参与质量、监督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对质量兴县(市、区)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和实用有效的质量教育培训,形成全社会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