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规划信息

昆明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 中国昆明   2011-09-05 16:04   字号: [        ]



2006年-2010年,是昆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尤为重要。根据国家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按照国家、省和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昆明市科技发展“十五”回顾和现状

(一)昆明市科技发展“十五”回顾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贡献率有所提高。“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各级各界紧紧围绕《昆明市科学技术发展六年规划(2000—2005年)》提出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持续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强化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全市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有了新的提高,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市科技综合实力有了较大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及农业、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提高到52.65%、47.54%和53.08%。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全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切实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组织,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召开了全市技术创新工作会议,对“十五”科技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强化组织保障,及时研究解决科技工作的重大问题。二是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在科技工作的主要方面进行部署和落实,全市科技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是市及县(市)区两级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科技目标责任制,昆明市荣获全省唯一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五华、盘龙两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7个县(市)区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四是市级财政持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到“十五”末,市级科技三项费占到当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0.85%;从2003年起设立了昆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共安排资金5500万元;为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

——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2001年至2005年,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48项、718个课题,累计投入科技经费77184万元, 其中市级科技三项费22192万元;昆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81项;市级科技计划和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市科技创新活动广泛开展并取得成效。一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了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能力;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32户,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99户的77.6%;全市实现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299亿元,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5.9%。二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攻关、成果推广和科技扶贫,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后劲有所增强。三是加大了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组织实施了国家863重大科学技术专项“滇池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在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研究方面加大力度,建设了一批天然药物和药理重点实验室;在城市交通、治安、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广泛推广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加强气象灾害和地震等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技术研究与应用。

——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一是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持续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全市共建成了39个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28个;建成了20个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十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平均1382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每百万人达到38件。三是积极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昆明基地建设通过国家科技部阶段性验收;全市共建成10个科技孵化器,孵化器面积近30万平方米,已有入孵企业781家。四是加强产学研联合、持续开展市院市校科技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昆明市已与10所大学及2所中央驻昆科研院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五是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应用型科研机构改企转制任务全面完成。六是改革和完善了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设立了昆明市科学技术奖。

——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素质不断提高。一是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五支队伍一起抓的思路,制定了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不断改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条件。二是全市已有各类人才43万人,占全省人才总量的40%,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近2万人。三是重点抓市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选拔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199名(其中带头人75名、后备人选124名)。四是加大了引进各类急需人才的力度,全市引进各类人才6000余人。

——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成效显著。市财政科普经费投入已达到人均0.7元。全市有市级学会66个,企事业科协44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3个,他们联系着近6万名科技工作者,还组织了一支由各界人士参与的2000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以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世界知识产权日等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全市共创建科普文明社区37个,科普兴农示范园35个,科普富民示范村289个,科普画廊175个,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公众科学素养比例达到1.56%。全市共创建省级科普示范学校13所、市级科普示范学校66所、区级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5个、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示范点5个,培养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624人。

(二)昆明市科技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昆明科技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昆明市科技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内大多数中心城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还较低,高新技术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还太少,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传统产业,比较粗放;在技术供给方面,自主开发能力较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之企业消化吸收投入不足,二次创新乏力,对技术的外部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人才缺乏,高技术人才稀少,尤其是缺乏在信息技术、电子、新材料、生物医学、光机电一体化等关键领域的尖子和领军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一流科学家;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氛围还有待提高和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滞后,整体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投入与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相比差距较大。

——昆明面临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区域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珠”合作中,昆明要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及南亚的前沿开放城市和开展科技经济合作的的窗口,自身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以信息、生物和新材料技术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不断发展,又为我市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为昆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昆明面临国内竞争的机遇与挑战。全国各省会城市抢抓机遇,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势头十分强劲,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纷纷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积极推动东、中、西部跨地区的合作和“泛珠” 省、市、区的全方位合作,给予西部更多、更灵活的政策以及资金和项目的倾斜,昆明科技发展也将有更多的机遇;国家层次的创新体系建设以及云南省知识和技术创新基础平台为昆明市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区域内,昆明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加快势头,主要经济指标位于西部重点城市的前列,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国家级口岸城市。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昆明市已具有与省会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昆明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也是省内科技人才最为集中的城市。

——昆明自身发展对科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昆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全省科技大会对全国和云南省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进行了部署,省第八次党代会对全省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以建设现代新昆明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昆明发展的重要任务;国际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层出不穷,国内外对战略资源、产品市场、创新人才和金融资本的争夺日益激烈,昆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土地、水、生态环境基础性资源的需求呈刚性增长。这些都对昆明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全市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积极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资源配置合理、创新能力强、成果转化高效的开放型区域特色创新体系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基础,以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动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为现代新昆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新的动力。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在提升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培养各类人才并发挥其作用,更注重把人的发展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优化环境原则。致力于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追求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自主创新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引导全社会力量聚焦支柱产业、战略优势产业和社会公共安全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有选择地开展原始创新,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全社会综合科技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支撑发展原则。遵循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规律,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首要任务,着力推进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开放合作原则。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加强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快技术、市场、资源、人才、资金等要素的融合,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创建开放合作的机制和条件,使昆明成为中国与东盟进行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科技交流的前沿窗口。

(三)发展目标

通过5年努力,到2010年基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显著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凸显,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公众科学素养步入西部重点城市先进行列,为实现把昆明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于55%。

——科技投入稳步增加。政府科技投入稳定增长,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保持在3%以上;企业和社会的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累计达到100个;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每百万人达到50件。

——科技普及成效明显。全市公众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提高到2.6%。



三、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动植物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及开发。根据与国际市场接轨及精深加工增值的需要,重点支持烤烟、畜牧、蔬菜、花卉、水果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和良种繁育,建立国内先进的花卉、蔬菜新品种选育技术体系与平台,实现种子加工和种苗生产标准化、工厂化、基地化和规模化。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开发。重点应用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加快胚胎移植、组织培养、生物多样性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重点研制生物兽药、生物农药、生物食品添加剂、生物饲料添加剂、生物菌肥等生物制品的开发,培育种业、食品、微生物三大农业生物技术产业。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农业技术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高效利用绿色资源,以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为主攻方向,重点研究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关键技术及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保鲜、加工、包装及贮运等技术,构建产前农业投入品、产中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后质量检测技术等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与标准体系。

——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高效分离提取技术、酶工程技术、现代发酵工程技术、重组微生物发酵技术、现代食品杀菌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装备及集成创新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系列化、多功能营养保健食品。

——农业节水节肥技术开发与推广。以提高水肥利用率为目标,采用节水作物品种,开发立体复合高效生态节水节肥技术,改进田间灌溉技术与施肥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和应用喷灌滴灌新技术,有选择地基推广环境友好型生物肥料及施肥技术。

——农业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建立开发新型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农业专家信息系统和基于“3S”系统的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监(检)测等预警体系及有害生物、自然灾害测报,畜禽疫病预警,动植物生长动态监测和节能型的精确农业体系。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管理、咨询和服务网络系统。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工程技术开发与示范。采取科学治污技术,开发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研究农村点、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应用新材料和先进控制技术,开发高效、环保农业设施、生产装备、高光效薄膜材料、绿色包裹材料,改进现有沼气池。开发设施农业基质及病虫控制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基质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充分发挥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创建科农贸、产供销一体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现代农业科技开发、示范与产业化联合体,形成覆盖全市的农业产业化科技服务网络。建立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重点推进高效特色农业的技术开发示范工程、现代中药GAP基地示范工程和区域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烟草及配套产业。重点发展低焦油烤烟型产品生产技术,开展中式卷烟产品研制,进行适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卷烟技术标准研究。发展烟用包装印刷、水松纸、丝束、香精香料、BOPP膜等配套产业,提高卷烟原材料和配套产品的集约化生产技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烟草多抗、高香味、低焦油、中烟碱、含钾高、可用性好的新品种选育。发展和应用集优质、节能、降害、烘烤为一体的先进自动化烘烤设备和密集型烤房相结合的烘烤技术。

——装备制造业。重点扶持CAD/CAPP/CAM/MIS/FMS/PDM/CAE集成技术,过程自动化技术、敏捷制造、智能制造、虚拟制造、分散网络化制造、分布式综合自动化控制与制造等技术。支持现代化中药原料提取及产品生产技术研发,自动化生产线与集成技术。重点支持光电仪器和专用制造设备、自动物流系统关键设备、柔性制造线、先进发动机、中小型水电发电机组、先进特色的变压器、高压输配电的成套设备、冶金化工钢铁的加工成套设备、高效节能特种电机、环保成套设备、大型农副产品加工设备的研制。

——能源工业。重点支持高效低污染的洗选煤、洁净煤技术,水煤浆制油技术,褐煤液化及综合利用技术,低热值煤高效利用技术,燃气、蒸汽、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煤系伴生矿和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技术,先进储能、高效节能技术及相关产品,低损高效电力输变电技术。

——冶金产业。重点发展贵金属和有价元素提取技术,贵金属系列新材料生产技术,有色金属材料精深加工技术,以铜铝为主的板带复合材新材料加工技术,冶金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和高效、低耗、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原料中稀贵金属和有价元素提取技术。发展超宽超薄型材、板材、线材、镀锌彩涂板加工技术,合金钢产品生产新工艺和技术。

——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磷、精细盐化工产品生产技术,中低品位磷矿石规模化高效浮选、富集技术,工业化低成本生产磷复肥、缓释肥、控释肥关键技术,磷、盐化工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大型洁净煤气合成相关化工产品技术。发展高效气体净化和分离技术,水相法替代溶剂生产氯化高聚物技术,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化工副产物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开展湿法磷酸生产食品级、电子级、医药级磷酸盐的技术研究,开展精细磷化工新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

(三)加快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

——电子信息。重点发展自助服务终端产品、金融电子化专用设备制造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的体系结构、集成机制、自组织机制,广泛开展智能信息业务生成机制、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优势行业专用软件、嵌入式计算机及芯片、嵌入式应用系统、大型关键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与集成。

——光电子。重点发展锗硅资源、电子材料、光学材料与特种零件的深加工技术,大力推进半导体发光照明器件、新型光电子产品、数字化望远镜的研发及产业化。大力推进昆明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

——光机电一体化。重点发展我市具有优势特色的高性能烟草加工成套设备、高性能中成药加工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系统、高性能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性能轿车用内燃机、高性能电工电器、高性能大型铁路养护机械和高性能矿山、冶金、化工成套设备等复杂光机电一体化装备的网络化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单机或生产过程控制的自动化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的系统集成技术,以实现数字化信息技术与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系统集成,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生物及新药。重点开展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医用检测试剂、核酸类药物、天然药物和化学药新型制剂产品、生物化工原料及新材料、新型酶制剂与重要酶制剂产品、禁毒及防艾药品的研究开发,重点发展生物反应及分离、中药组方高效筛选、重要中药材引种驯化和规范化种植、质量标准控制等技术,广泛开展民间偏方验方的发掘、抢救和整理。

——新材料。重点发展新型高分子材料、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稀贵金属材料、信息电子材料、生物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新型复合材料,开发和应用超细技术及纳米技术,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贵金属复合材料、硅灰石、石英新材料,开展环境治理、精细化工、医用新型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制及生产技术。

——新能源。重点发展太阳能采暖、太阳能热光电转换、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展高性能太阳能热水器、智能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开发。

(四)发展循环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

——水土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发展水资源循环再利用技术、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基于“3S”技术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监测系统与信息平台技术;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控模式及重大引水工程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不同类型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污水资源化利用、雨洪利用、地热水热量重复利用、污染水体恢复、工农业和城市节水与再生水回用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对水安全利用技术、饮用水水质改善技术、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技术的研究;积极发展数字化土地调查与监测技术、土地评价、规划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技术、土地修复与高效利用技术、提高农用地质量的保护技术;开展地理信息系统、GPS框架网布设、集约高效用地等数字国土工程方面的基础研究。

——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加强大气环境质量与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治理、高效低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燃煤污染控制技术、烟气脱硫脱氮除尘高新技术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高效处理利用技术;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区域生态荒(石)漠化预防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加强受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旅游环境污染控制及环境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力度。

——滇池保护与治理。加强滇池及主要河流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展其生态系统结构修复和保护关键技术示范; 加强湿地保护及恢复研究,开发滇池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新技术; 加强蓝藻、凤眼莲防治及资源化技术研究,开展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和入湖污染物的控制技术研究开发;加强滇池及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环境容量可持续利用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研究总量控制技术;加强污水及污泥处理和综合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能力扩增和性能改进、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底泥疏浚、水体置换、生态恢复等技术研究。

——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展对废气、废水、废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及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开展电池回收处理、电子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垃圾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及能源回收利用等技术研究开发,开发推广化工、冶金、水泥、发电等重点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抓好塑料废弃物、农畜废弃物和林木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及替代产品研发,构建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系统。

(五)支撑社会事业发展与保障公共安全

——现代服务业。推动我市旅游、金融、保险、物流配送、管理咨询、通讯和传媒、商业和贸易等产业创新升级,开发应用网络传输技术、信息网络接入与服务提供技术、服务信息资源标准化管理与服务技术、文化传媒技术、智能化交通管理与服务技术、信息安全与交易诚信保证技术、电子支付与安全体系及其技术、协同商务技术、电子商务战略与创新性设计技术、医疗服务信息化技术。

——医疗卫生。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卫生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研究。研究建立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和预测体系,重点对艾滋病、人禽流感、SARS、结核病、乙型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早期预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技术、早期干预和控制技术开展研究;调查艾滋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和社会学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干预研究。开展输入性新发传染病监测和控制研究。

——文化教育。推动科技与文化的结合,着力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运用现代市场经济信息技术和营销方式,促进艺术产品的流通和知识产权保护;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构建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着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城市管理。建立昆明城市管理公共信息数据库;推进基于3S的资源管理、交通管理、灾害管理、城镇管理等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研究应用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工程技术、城市交通环境技术、城市道路关键技术、快速公交线网交通规划及公交智能交通系统及技术、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系统和城市交通的优化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交通控制及诱导技术、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技术和基于智能交通的交通优化技术。

——优生优育。改进节育技术和方法,加强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节育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推广,加强优生技术开发和推广服务,全面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

——防灾减灾。研究开发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火灾、煤气、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技术、危险性特种设备的安全监控技术,气象、水文、地震、泥石流、森林火灾等监测与减灾系统技术、防灾减灾信息化指挥系统。

——公共安全。加强农产品污染溯源研究、食物链转化规律及安全性研究;发展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检测技术、食用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技术和食品储运、生产、包装等环节有毒物快速检测技术;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安全检测监控体系,加强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的检验检疫和疫情监控。

——社会安全。推进重大刑事犯罪活动防范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和技术交流与示范;研究开发社会安全警情研判、快速采集、分析处理软件和过滤技术;进行社会治安评估体系和社会治安管理体系与社会经济、环境协同机制的研究。



(六)着力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遵循科技资源供给方和需求方互惠双赢的共同行为规则,以昆明科技信息网为基础,连结大学校园网、科研院所局域网等开放信息平台,建设昆明科技资源信息库,实现大型科研装备与专业分析测试、高级专业技术专家咨询与研发团队组织、科技专业情报资料检索与咨询分析、科技成果转移与集成的开放化、社会化。

——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平台。以促进技术与资源、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为目标,针对昆明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鼓励大学、科研院所以市院市校科技合作的形式开展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等中介服务。整合科技资源,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昆明技术转移中心,加速科技成果或引进的先进技术向企业和有关单位转移,并帮助其实现产业化。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建设昆明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基地),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科技动态分析,科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绩效评价和管理,科技咨询和评估,科技招商引资,科技培训,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使之成为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科技创新、服务培训基地。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制定完善科技孵化器认定条件和有关入孵企业及项目的优惠政策,依托大学园区,吸引社会资源进入和参加综合性的科技产业孵化器建设。

——企业科技创新网。加大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力度,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或企业间建立技术联盟等方式,以开放式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新产品开发中心为结点,以整合利用全市区域科技资源为主要途径,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充分发挥企业各自的优势,建设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为主的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创新网。

——技术标准化体系。加快产业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产品质量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按照标准和国内先进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自身的技术标准化体系研究与建设;完善技术标准化制定、执行和监督体系的建设,增强技术标准的可操作性,建立专门的技术标准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成立专门的标准化问题研究中心,开展标准化培训,为企业开展咨询活动及跟踪服务。

(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实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按照公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要求,组织实施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科普行动计划、农民科普行动计划、青少年科普行动计划、城镇社区居民和企业职工等科普行动计划等。

——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科普行动。围绕科教兴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昆明地区实际,对滇池环境保护及治理、节水、节能等问题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优秀科普读物创作、出版的扶持和宣传力度,确保电台、电视台科普栏目的播出时间,推出精品节目,抓好报刊科普宣传。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建立昆明科技馆,继续开展创建科普公园、科普宣传长(画)廊、科普活动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科普设施和科普示范创建工作,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健全科普工作政策法规体系,保障科普事业持续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进一步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和企业家的科技意识。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核心地位。继续加强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的科技目标考核,针对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运用科技进步监测评价体系,突出考核内容、完善考核办法。深入开展“争创科技工作先进区(市)县”活动,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全力推动科技强市工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抓好科技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地方性科技法规,使各类科技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科技创新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结合昆明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和软科学研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研究制定地方科技法规,为昆明市的科技进步提供更和谐的环境,依法推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重点制定、完善并落实科技投入、科技税收、科技人才、科技融资、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科技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的政策。

(二)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按照科技强市的要求,必须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入,进一步提高。要充分利用政策导向、资金引导和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认真落实法律、法规有关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切实保证对社会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投入,加大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昆明科技馆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及重大科研项目的投入。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研究开发院,进行核心技术和公共技术研究。支持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进一步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保障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营造良好的科技投融资环境,吸引民间资金和境外风险资金在我市开展风险投资,使资本市场成为科技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如何构筑人才高地建设这一主题,针对昆明各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需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为我市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服务,并按照不同需求层次,将人才对口服务、引进同人才培养相结合。提升和发挥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选拔培养工作,到“十一五”末,昆明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在保持200名的基础上,根据建设现代新昆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再适当增加。引导企业和企业集团培养高层次人才,逐步形成市、区(县)两级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复合型技术创新、科技企业管理、研究开发、高技能、乡土科技人才。以重大科技项目培养和凝聚高层次人才,将昆明市科技计划的实施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带动,打造10-20个科技创新团队,为优秀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条件,为优秀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企业和企业集团与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福利、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广泛推行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完善科技成果入股机制,不断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调动现有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积极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定期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培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政策激励机制,加大对已选拔出的人才培养、提高力度。

(四)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全力支持各类重点开发区和各类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鼓励和支持骨干科技中介机构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功能、质量和水平,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系,扶持和发展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和知识产权评估机构,鼓励科技风险投资加大对高新技术创业活动的支持力度,促进技术与资本的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科技企业孵化网络,为新办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专业服务和局部优化的环境。进一步办好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其他特色产业基地,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功能,提升层次,增强辐射。到2010年,争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素质全面提高。积极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都市型外向型农业、高效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群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力度,吸引外商投资兴办高新技术企业,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扶持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点企业,努力提高出口商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提高核心竞争力

鼓励和引导关键行业的自主创新,建立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发展模式接轨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应用和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制定《昆明市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纲要》。发挥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统筹协调全市知识产权立法、执法、管理和涉外知识产权事宜,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重点扶持发明专利的产生、申报和保护,鼓励申请国外专利保护。提高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大力推进专利技术的转化应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大力推进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引导、支持和资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大力开展专利信息基础建设,促进专利信息的传播和有效利用。支持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开发和服务。

(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体制和机制,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推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办法,建立起以政府奖励为引导、市场化分配为主的科技激励机制。要突破部门、地区、产学研之间的条块分割,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将有限的科技资源集中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扶持各类孵化器、创业园、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建立科技成果由市场评价的机制和制度。发展网上技术服务和网上技术市场,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优质服务。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充分发挥政府科技计划和科技经费的导向作用,继续完善“评估、立项、验收”三分离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制。建立科技项目申报、评审管理过程中的科技信用制度;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建立以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五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体制机制。

(七)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围绕重点学科、技术和产业领域,以项目为载体,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层次的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与国内中心城市及著名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科技合作计划,开展项目对接、信息交流、研究开发、人员培训、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动高层次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昆明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地位。开拓与国际及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科技合作,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进以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高级创新人才培养、区域公共科技创新体系、专业科技孵化器建设为重点的国际间战略科技合作。大力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化,促进企业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扩大对外科技合作,支持与海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市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基地。建立留学人员创业服务机构,以更加开放、灵活、优惠的政策和方式,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昆创业、工作和服务。

(八)加强科技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完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加强对科学发展理念、科普法律法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我市科技创新成就的宣传和报道,增强全社会的科学意识,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转变科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科普资源、进一步完善昆明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力争在“十一五”末达到科普经费人均1元。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科普事业,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普工作投入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科普文化产业。制定昆明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实验室认定办法,依托科技创新实验室、各级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科技培训、讲座等形式,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系统的科普教育;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下乡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素养;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科普专业人才培养。继续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努力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有效推动的科普工作新局面,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