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政府文件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关于印发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1-12-15 10:09   字号: [        ]

昆政发〔2011〕8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全市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0〕102号)和《云南省发展中医药条例》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坚持政府主导和鼓励社会积极参与,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到2015年,健全和完善以昆明市中医医院为龙头,以县(市)区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为主要力量,全市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含民族医院,下同)业务用房基本达到国家标准,配置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设备和实用人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为基础,以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涵盖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功能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到2020年,建成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和较为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技术平台,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和继承创新能力,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基地和中医康复临床研究中心及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天然药物研究、生产基地。

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优化配置中医医疗机构资源。合理整合卫生资源,增加对中医机构投入,使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以市中医医院为重点,做好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把昆明市中医医院建成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专科优势突出的国内知名中医医院。争取完成7所县级中医医院的改扩建及设备配置任务。

(二)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到2015年,要在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60%以上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中医门诊和中药柜。

(三)加强中医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到2015年,新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个,培育1-2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科(专病)基地,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8个,新建15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成中医药特色突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建成一批示范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工作示范单位和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

(四)鼓励支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举办民营中医医疗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设立中医坐堂医诊所。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五)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服务中的优势与特色,将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指导纳入新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5年内建成14个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示范单位,促进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三、推进中医药继承发展

(六)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采取有力措施,引进与培养市、局级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不少于15人;选拔培养4位省级名中医,20位市级名中医,继续组织参与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加强以国家级、省级为重点的中医专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培养国内(省内)知名专家不少于5名。到2015年,在全市完成对150名社区中医药全科医师培训,培养120名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完成对1500名乡村医生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七)强化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做好中医药学术传承,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和继续教育项目,建设和完善中医药优势学科的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5个;做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开展多层次的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对我市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等进行系统整理、研究,挖掘、整理、研究、利用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名老中医工作室3个,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进行整理研究,确保中医药传统技术与流派传承发展。

(八)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5年内重点建设2个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以昆明市中医医疗协作医院为平台,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多领域多学科相结合的中医药研究队伍。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特别是疑难重病和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鼓励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中医药的国际知名度。

(九)支持中药院内制剂的研发和使用。以昆明市中医药制剂中心为平台,加强对疗效独特的中药配方的收集、整理和筛选工作,尽快开发成中药新药、变“名方”为“名药”。加大对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制的经费投入,不断提高中药制剂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可控性,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制定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的管理办法,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疗效独特、质优价廉的中药制剂。完善对昆明市中医药制剂中心的建设,提高制剂质量。

(十)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建立一批药用野生动植物繁育、保护基地,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建立中草药自然保护区。加强滇产中药材原产地及其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和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基地建设,培育滇产药材知名品牌和优质药材品牌,积极推进GAP认证、地理标志认证和产地认证,为我市中药材拓展国际国内市场奠定基础。

(十一)发展中药产业。严格执行药品GMP、GS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原料药、中药制剂、药品包材等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保证药品质量。开展中药标准化体系建设项目,积极扶持现代中药、民族药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鼓励使用本地药材,建设一批现代中药产业基地、物流中心,带动全市相关产业发展。

四、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十二)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保护、关心和支持中医药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办院理念、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诊疗活动和建筑风格等方面体现中医药特色,每所中医医院至少建设1处集中反映中医药文化的亮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每季度至少举办1次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广泛传播中医药科普知识,5年内主城四区55岁以上居民的中医药科普普及率要达到60%以上。开展针对青少年的中医药科普工作。

(十三)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我市区位优势,以昆明市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为平台,加强与东南亚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和中医药院校到国外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和开办中医药教育,吸引外籍人员到我市进修、学习中医药专业技术。鼓励有条件的中药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加快我市天然植物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适应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需要。

五、落实中医药政策保障

(十四)落实昆明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每年专题研究解决中医药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中医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促进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十五)建立和完善中医药事业投入与补偿机制。坚持政府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中医扶持专项经费,以后逐步增加,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发展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各县(市)区政府要依法设立中医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投入,支持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完善有关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十六)制定鼓励中医药服务的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对参保患者在定点综合医院及定点中医医院住院费用中的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等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不作限制。适当降低参保人员(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用中医药服务的自付比例,先行试点参保人在市级、县级中医医院住院的中医类药品及诊疗费用的自付比例部分再报销20%。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通过实施总额预付、单病种结算以及人均定额结算等复合式结算办法,鼓励定点医院充分使用成本低廉、疗效高的中医药服务。

(十七)加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按照中医药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加强中医药行业统一规划和管理。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中医药管理队伍建设;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配备专职中医管理人员,切实履行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管理职责。各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要加强中医执法工作。各级疾控机构要配备中医药业务人员,研究推广使用中医药措施预防疾病。加强中医管理干部的培养,各级公立中医医院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中要逐步充实中医药人员,非中医药人员的干部应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政策培训。中医医院医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比例要逐步达到70%,新进医药人员80%以上应为中医药人员。规范中医药市场秩序和服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非法生产经营药品行为,严肃查处非法中医药广告,切实加强中医药行业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