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政府文件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关于印发昆明市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2-01-11 14:24   字号: [        ]

昆政发〔2012〕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各直属机构:

《昆明市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一月六日


昆明市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意见

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为便利、更为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结合昆明市实际,在整合项目、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的重要意义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共昆明市委、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总体来看,目前我市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繁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和切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来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基层的服务体系,健全服务机制,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二、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的较为完备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运行机制,推动城乡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保证基本、惠及全民的原则。要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探索实现适合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的方式方法,调动全社会参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的积极性,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二是坚持创新机制、强化服务的原则。坚持以满足群众多样性、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寻找发展新思路,不断提升服务内涵、丰富服务手段,切实提高服务效益。三是坚持公平合理、均等便利的原则。着力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促进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基层倾斜。四是坚持公众参与、多样广泛的原则。应努力做到机会均等、人人参与。参与不仅仅是公民个人的依法参与,更希望公民通过组成民间社团、非营利性文化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的形式,合法地、有组织地进入公共领域,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同治理结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中各类主体的良性互动。

(三)工作目标。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为重点,通过完善我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形成设施先进、布局合理、内容丰富、质量优良、保障充分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到2015年,我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缩小,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今后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宜,进一步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更多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三、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五馆”建设,对设施不达标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进行新建和改扩建,力争“十二五”末全部达到国家规范建设标准;对设施不达标的乡镇文化站进行新建和改扩建,统筹建设村级综合文化室;到2012年底实现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文化站,每个村(社区)都有文化室,力争到2015年实现每个乡镇(街道)都有达标文化站,每个村(社区)都有达标文化室。文化站(室)基本功能空间应当包括展览室、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和管理用房;建有室外活动场地、体育健身宣传栏、黑板报等配套设施;要有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备的文化设备和文化资源,包括开展活动所需的电影放映机、电视、多媒体影碟机、照相机、收录机;举办一般性文艺演出所需的乐器、服装、灯光、音响、幕布等设备,球类等体育器材;开展培训、讲座的桌凳、黑板等。同时,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室)等公共文化机构要与辖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和建设,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做好文化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功能提升。

各县(市、区)要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科学规划、综合利用,把基层文化站(室)建设成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公益广告传播、文化娱乐、非遗传习、科普推广、网络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文化阵地。

(二)制定和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1.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由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具体组织实施,市、县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对其开展业务指导。

乡镇(街道)文化站要根据乡镇(街道)居民的需求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具体包括:(1)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使用:多功能厅、展览厅、辅导培训教室及“农文网培学校”等公共空间和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2)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文化站所属公共电子阅览室应免费对群众开放;(3)书报刊借阅:图书室、农家书屋的书籍、报刊借阅管理;(4)文艺骨干培训:辖区内歌唱、舞蹈、书法、绘画等文艺骨干的培训;(5)公益性知识讲座展览:免费向群众提供科普、法制、农技、文化生活、安全避难、卫生健康等讲座展览;(6)组织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组织综合性大型文化活动、单项性文化活动(比赛、笔会、采风、研讨等)、面向特殊群体开展的活动等;(7)体育健身活动:组织球类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体育健身活动;(8)文化陈列室或特色陈列室:陈列能代表辖区历史的文物、作品或辖区居民制作的特色工艺品;(9)其他项目:协助文化主管部门开展文物保护、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等。有条件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增加服务项目。

村(社区)文化室要根据辖区居民需求,做好基本特色文化服务,力争做到“一室一品牌、室室有特色”,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包括:(1)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使用:多功能室、娱乐室、室外活动场地等公共空间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2)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村(社区)文化室所属电子阅览室免费对群众开放;(3)农家书屋维护:新增图书、报刊、杂志等,管理员的配备等;(4)群众文艺活动:组织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和歌唱、舞蹈、书法、绘画等经常性文艺活动;(5)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球类、田径、棋牌等以及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6)农业生产等知识培训或职业技术等技能培训:根据辖区群众需求,在农村开展农林业生产等知识培训,在社区进行职业技术等技能培训;(7)公益性讲座或展览:开展健康、保健知识、防火防盗、紧急逃生等讲座、展览或实践课;(8)其他项目:协助文化主管部门开展文物保护、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等。有条件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增加服务项目。

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上述服务项目的内容、数量标准和质量要求。

2.制定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由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等专业公共文化机构组织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包括:(1)大型文艺演出活动;(2)公益性电影放映;(3)流动图书馆服务;(4)基层文化骨干培训;(5)其他项目。有条件的地区可结合实际增加服务项目。

(三)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公开招聘和选拔优秀人才,配齐配强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工作人员,逐步建立资格准入、全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乡镇(街道)文化站要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到2012年底,全市每个文化站至少保证3至5个编制。文化站人员实行集中培训、资格准入、聘用管理、目标考核。文化站在职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专职、专用。工作人员在调离、调整、辞退及借作他用时,要征得县(市、区)文化主管部门的同意,并及时重新配备相应人员,通过培训获得上岗证后方可就任上岗,确保文化站正常工作不受影响。文化室由村(社区)自治组织落实1名管理员。要充分挖掘辖区内人才资源,用人所长,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文化站(室)要建立临时聘用人员档案,临时聘用人员工作要做到“岗前培训、严格管理、定期考核”。

建立和健全文化人才培训和服务体系,探索实行公共文化服务职业资格和证书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员队伍的水平和层次。转变服务模式,深入群众,全面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建立群众文化需求信息收集系统,提高文化服务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

(四)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合理统筹整合中央、省、市及县(市、区)财政专项资金,加大投入,支持以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行政村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为主体面向辖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以县(市、区)为主,按照年人均不低于6元安排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经费,并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市级财政依照各地财力状况给予适当补助,并向农村地区倾斜。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资金,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安宁市、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由区(市)财政承担;呈贡区、宜良县、晋宁县、石林县、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按年人均6元由市级财政补助30%;东川区、富民县、嵩明县、寻甸县、禄劝县、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山旅游开发区按年人均6元由市级财政补助70%。

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等专业公共文化机构提供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经费要按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

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更新的经费保障机制。

(五)转变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运行机制

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积极推进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绩效工资分配要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奖勤罚懒,合理拉开差距,形成促进工作任务落实的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明确各级文化服务机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考核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作用,考核结果要与经费补助以及单位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和任免挂钩,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要注重群众参与考核评价,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考核情况应向社会公示,将政府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四、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的组织实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检查考核项目,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发改、财政、人社、文化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等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要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要向基层、向农村倾斜,切实保障对基层基础文化设施建设、配套设备及其维护、文化信息网络建设、文化队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开展所需经费。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强化管理意识,切实管好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宣传,督导落实。各级政府要创新宣传形式,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受众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率。要整合现有资源,拓展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落实保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促使设施利用率明显提高。要进一步完善督查工作机制,健全考核办法,将使用率、知晓率、满意率纳入综合考核范围,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惠民功效。

附件:昆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及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附件

昆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及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一、昆明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一)乡镇(街道)文化站

1.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使用

文化站应设有多功能厅、展览厅、辅导培训教室及“农文网培学校”等公共空间和设施,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开放时间不少于每周40小时;应有规范醒目的站名牌匾,门厅内有设施分布图。开放时间、免费项目、使用方法、便民措施等各类服务信息应当在站内醒目位置公示;公示内容要定期更换,使用文字和标识须符合规范。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使用应有登记管理制度,设施场地使用率(实际使用天数/一年总天数)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使用率达到70%以上(包括70%)为合格。

2.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

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应配备不少于10台计算机,要遵循公益性原则,免费对群众开放,不得开展经营性活动,不得承包经营。其开放时间应与文化站开放时间一致,每周开放时间达到不少于40小时。开放时,要关注读者上网情况。未成年人要在家长陪同下办理上网手续,每人每天上网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使用应有登记管理制度,使用率(实际使用天数/一年总天数)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使用率达到70%以上(包括70%)为合格。

3.书报刊借阅

文化站图书室藏书不少于1000册,图书采选注重贴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订阅不少于5种报刊、不少于20种杂志,适当采购电子文献。书籍借阅应有登记管理制度,书籍使用率(借阅总次数/总藏书量)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使用率达到70%以上(包括70%)为合格。

4.文艺骨干培训

文化站应对辖区内的文艺骨干进行专业培训(音乐、美术、书法、曲艺等),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于4次(每季度不少于1次)。

5.公益性讲座展览

文化站应免费向群众提供各类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讲座展览,每年举办科普、法制、农技、文化生活、卫生健康等讲座展览不少于12次(每个月不少于1次)。

6.群众文艺演出活动

文化站站办文艺团队不少于3支,每年组织综合性大型文化活动不少于4次,举办单项性文化活动(含比赛、笔会、采风、研讨等)不少于12次,经常化的活动应该每周1次或每月2至3次,面向特殊群体开展的活动不少于2次。

7.体育健身活动

文化站应每年组织球类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体育健身活动不少于4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以民族优秀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体育竞赛和活动;应配备相应数量的基本运动器材,免费提供给辖区居民使用。

8.文化陈列室或特色陈列室

有条件的文化站可设置文化陈列室,陈列能代表辖区历史的文物、作品等;特色陈列室陈列辖区居民制作的特色手工作品、工艺品,如:剪纸、雕刻、编织、印染等。

9.其他项目

协助文化主管部门进行文物保护、文化市场管理等工作,以及其他符合辖区内居民需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二)村(社区)文化室

1.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使用

文化室应有多功能室、娱乐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并每周免费向社会开放时间达到不少于40小时;应有规范和醒目的名牌;开放时间、免费项目、使用方法、便民措施等各类服务信息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公共空间设施场地的使用应有登记管理制度,设施场地使用率(实际使用天数/一年总天数)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使用率达到70%以上(包括70%)为合格。

2.公共电子阅览室开放

文化室应配备不少于5台计算机,要遵循公益性原则,免费对群众开放,不得开展经营性活动,不得承包经营。其开放时间应与文化站开放时间一致,每周开放时间达到不少于40小时。开放时,要关注读者上网情况,未成年人要在家长陪同下办理上网手续,每人每天上网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使用应有登记管理制度,其使用率(实际使用天数/一年总天数)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使用率达到70%以上(包括70%)为合格。

3.农家书屋维护

农家书屋应每年添置不少于100册图书、订阅不少于5种报刊、不少于10种杂志;选配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专职或兼职管理员,并尽量与文化室工作人员统筹考虑。农家书屋应建立书报刊借阅登记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工作档案,报刊更新和书籍使用率(借阅总次数/总藏书量)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报刊及时更新为合格,书籍使用率达到70%以上(包括70%)为合格。

4.群众文艺活动

文化室应每季度或重大节日组织一场主题鲜明、群众喜爱、农民欢迎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开展歌唱、舞蹈、书法、绘画、剪纸等文艺活动不少于每周3次或每月10至12次,力争做到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

5.群众体育活动

文化室应以全民健身为目标,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为目的,广泛开展球类、田径、棋牌及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实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比赛”的目标。

6.农业生产等知识培训或职业技术等技能培训

文化室应根据辖区群众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以农、林、果、蔬的生产保护为主要内容或进行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拓宽就业领域为重点的知识培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技能培训每年不少于6次。

7.公益性知识讲座或展览

文化室应每年针对中老年人开展生理健康、保健知识等讲座或展览不少于12次(每月不少于1次);每年针对中小学生开展防火防盗、紧急逃生等讲座、展览或实践课不少于2次。

8.其他项目

协助文化主管部门进行文物保护、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等;其他符合辖区内居民需求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文化室要做好基层品牌文化服务,力争做到“一室一品牌、室室有特色”。

二、昆明市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一)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县(市、区)文化馆组织策划、承办协办各种节庆、民族、品牌文艺演出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每年“送戏(演出)下乡”不少于3次。

(二)公益性电影放映

县(市、区)文化馆应举办“送电影下乡”活动,每年放映公益性电影不少于12次(每个月至少1次)。应针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合理安排放映时间和放映影片;放映的电影应贴近百姓生活,内容积极健康。

(三)流动图书馆服务

县(市、区)图书馆应争取领导支持,创新工作内容,加强管理工作,完善网点建设,积极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每半年或适当时间交换一次新书,保持流动图书馆常年新书不断。

(四)基层文化骨干培训

建立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广泛开展业务培训,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对基层文化站(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一年不少于2次,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

(五)其他项目

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等专业公共文化机构协助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大型活动,进行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