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政府办公厅文件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办公厅关于转发昆明市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2-04-24 15:01   字号: [        ]

昆政办〔2012〕2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各直属机构: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市发改委起草的《昆明市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昆明市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

2012年作为“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全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认真做好今年的改革工作,对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家、省关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改革发展实际,现就昆明市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体改工作会议、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和市第十次党代会、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深入研究桥头堡战略下的改革政策及制度管理创新,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为建设现代新昆明和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

1.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融资管理决策和资源统筹统配机制,继续清理政府性资源,明确产权关系、提升资源价值,按照业务板块划分注入各投融资公司,做大和增强公司资本实力。确立市级投融资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资本实力,着力打造具有清晰盈利模式和现金流支撑的产业实体和产业板块。推进投融资公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打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求平衡”的投融资主体、资本运作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土储中心、各市级投融资公司

2.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性行业改革。强化顶层设计,推进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加快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稳步推进垄断性行业和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运营的市场化程度,健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建设,建立健全与市场接轨的企业管理团队长效激励机制。加大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力度,探索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人才选聘机制。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协办单位:市工信委、市发改委

3.着力发展非公经济和小微企业。创新和落实非公经济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非公专项扶持资金规模增速与财税增速保持同步,稳步提高非公经济增加值。坚持公平竞争原则,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在土地、资金、财政、税收等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上与国有经济平等互利发展;坚持“非禁即入”原则,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市政、交通、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坚持服务至上原则,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抢抓桥头堡建设重大机遇,支持非公企业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境外资源加强跨境经济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展销活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便利通关措施,简化加工贸易内销手续;坚持成长性原则,抓好百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千家微型企业创业工作。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市工商局

4.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理顺水价(污水价格)结构,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建立以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完善农业水价制度,推进水利工程水价改革;进一步理顺煤气生产、供应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与燃煤价格相适应的价格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人工煤气价格,节约能源资源;积极配合省推进居民阶梯电价、成品油价格、天然气价格、药品定价方式改革,研究完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价格政策。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水务局、市滇管局

协办单位:昆明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煤气集团有限公司

5.深化环保收费改革。实行排污权有偿交易和环境污染补偿机制,积极推进主要排污物排污权交易和征收扬尘排污费工作。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提高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滇池保护和治理,确保滇池生态资源得到永续利用;依据《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按程序报批开征滇池生态资源补偿费相关手续。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滇管局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园林局、市旅游局

6.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按照财权事权统一、提升基层活力的原则,适时启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基层创新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预算编制管理,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建立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不断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加大结余资金管理力度,完善结余资金管理程序,逐步减少结余资金规模。推进国库管理改革,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继续扩大集中支付改革范围,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继续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有效防范财政支付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强政府采购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资产管理的相互衔接,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改进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计划和执行管理方式,提高政府采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提高采购资金效益。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7.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我市在桥头堡建设中的独特优势,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昆明金融产业中心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金融资本、金融人才进驻昆明,促进金融业集聚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银政合作,以大项目、好项目吸引金融资金。力争市级投融资公司新增银行贷款160亿元以上,采取BT、BOT等方式融资100亿元以上。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争取发行企业债券100亿元以上。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鼓励和吸引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组建。完善科技银行、科技小贷公司、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政策措施,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责任单位:市金融办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政府法制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8.加快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外资审批程序,积极争取我市在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市场等方面的先行试点,规范进出口市场经营管理秩序,发展涉外中介服务组织。加强与国际惯例通行规则接轨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外商投资重大问题协商机制,建立健全境外投资管理促进体系、外派劳务法律援助体系。支持高新区、经开区、嵩明县开展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出口加工区、昆明国际空港、昆明国际陆港,建设昆明综合保税区。加快昆明地区海关申报工作。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协办单位:市投促局、市外侨办、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工商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

9.推进园区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市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实行行政管理主体与开发建设主体相分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场化开发建设的主体,以市场化模式推进园区开发建设。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重点将发改、规划、土地、建设、环保、干部、人事等方面的权限下放园区行使,不断提升园区实体化管理、企业化运作、专业化服务水平,真正把实体化管理落实到位。成立拟入园项目会审领导小组,制定《昆明市拟入园项目会审办法》,建立会审机制,定期对拟在国家级、省级园区的项目进行集中审核,确保入园项目符合产业定位,杜绝低质同构、恶性竞争,引导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项目进入园区集群发展。

责任单位:市工信委

协办单位: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倘甸产业园区、轿子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

10.全力推进旅游创新和试点改革。促进旅游与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旅游开发与城乡建设、文化保护与弘扬的良性互动发展,优化提升传统景区景点,高水平推进环滇池旅游圈、石林旅游区、阳宗海风景区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加大国际品牌酒店的引进和建设力度,抓紧轿子山旅游专线沿线规划和综合开发及景区提升改造。积极开展春城特色旅游品牌营销,开拓提升旅游市场。配合完成昆明世博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试点规划建设。深入推进富民县乡村养生旅游试验区改革工作,探索以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盘龙区政府、富民县政府

协办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财政局

(二)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

11.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推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建设宏观管理调控能力。以市场为重要导向,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打造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知名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大力培育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发展格局。大力扶持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创办文化企业,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专、精、新、特”中小文化企业,提高民营文化企业在全市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引导转制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创新昆明广播电视台(集团)、昆明报业传媒集团经营运作模式,积极推进新闻媒体集团化发展。准确界定时政类报刊和非时政类报刊性质,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继续抓好发行体制和制播分离改革,推动传媒资源整合。围绕“转制一批、整合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撤销一批”的要求,推动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成为合格的演艺市场主体。进一步创新昆明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体制,推动演艺资源优化重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助、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形式,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效益。大力扶持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创办文化企业,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高民营文化企业在全市文化产业中的比重。

责任单位:市文广体局、市文产办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市委编办、市人社局

12.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全域城镇化的要求,全面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积极推进门诊统筹工作,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改革。探索建立与医疗服务机构和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建立医疗保险和医疗机构费用分担和激励惩戒并重的机制。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市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低于10%。在寻甸县试点建设药品采购、使用、合理用药及监管网络建设,促进综合改革。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积极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促进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提高县级医院对区域医疗服务的管理能力。鼓励城市农村不同规模的公立医院之间积极探索以资本、技术、管理为纽带,通过组建医院管理集团等多种模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和核实认定,在省要求时限内完成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工作。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人社局

协办单位: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审计局

13.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以昆明市列为国务院、云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我市承担的教改试点工作,力争实现教育改革整体突破。建立完善我市教育体制改革项目管理和信息报送等制度。完成“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和“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和办学模式”两个试点项目方案。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

14.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扶持15个以上高新技术项目、10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高新技术企业联盟,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10项。培养10户市级创新团队,支持10户企业建设创新平台。以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为主线,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环境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

1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工资收入协调增长机制,继续完善落实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完善企业工资总额备案制度,积极探索工资增长措施。进一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深化国有企业内部分配改革,规范薪酬分配,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不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适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

协办单位:市国资委、市财政局

16.完善就业制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促进就业的管理机制,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年内新增就业8万人以上。完善社会创业政策和环境,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扩展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帮扶等增收渠道。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

1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扩大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推进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民政局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

(三)围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化改革

18.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昆明在全国始终保持“审批项目最少、审批时限最短、审批效率最高”的佳绩。继续加大各级行政服务和办事服务的公开力度,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健全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立健全以行政权力网络运行、联审联批和网上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资源管理、政府信息公开、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电子监察系统,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务水平。

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

协办单位:市政务管理局

19.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探索事权与财权对等、权责一致的县域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简政放权、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最大限度下放经济领域、社会事务管理权限,赋予县(市)区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强化分类指导,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完善县域经济差别化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继续做好东川区、石林县扩权强县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市县域办

协办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委、东川区政府、石林县政府

20.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模拟分类试点工作,修改完善事业单位分类指导目录、方法步骤,研究制定我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法人绩效评估办法,细化评估内容,完成20%的事业单位法人绩效评估任务。以模拟分类为契机,以绩效评估为手段,以法人年检为载体,重点探索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单位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整合规范事业单位职能定位。

责任单位:市委编办

协办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四)围绕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改革

21.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健全昆明泛亚农村产权交易所功能,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扎实做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支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大“撤村并居”、“迁村并点”、“生态移民”力度,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特色村镇。加大农村电力、通讯、燃气等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力实施“4210”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区、现代农业先行区、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涉农项目集聚区和农业产业化展示区。规划都市农庄(农场)100个,启动建设20个。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大型连锁超市直接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

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全域办)

协办单位:市农业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园林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交运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移民局、市烤烟办、昆明农业投资有限公司

22.继续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加快对林权流转市场、林权流转中介组织和经纪人的培育和引导,促进林权的再流转和再集中,实现林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积极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加强与金融、银行等机构沟通联系,规范林权抵押贷款程序,简化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的申请和操作手续,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拓展林业发展融资渠道,全力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额增效。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建成覆盖全市的林权管理信息网络和交易平台。筹建市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业协会,破解林权抵押贷款的评估难题。加快推进林农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大林权纠纷调处力度,建立健全纠纷调处机构和机制,确保林区稳定和谐。启动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列为省改革试点。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协办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委农办、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政府研究室、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国土局、农村信用联社

23.创新城乡统筹体制机制。以全域城镇化为载体,优化区域布局,突破城乡割裂、城乡二元体制机制,推动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务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扩大全域城镇化试点范围,完善配套政策。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确保城镇化率达到67%以上。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力争倘甸片区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综合实验区。

责任单位:市全域办、市扶贫办

协办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供销社、市卫生局、市交运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文广体局、市公安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继续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以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思路推动发展,把推进2012年各项改革与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明确责任,确保实效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深化改革创新的工作机制,强化改革责任,确保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各责任单位分别于7月上旬和12月上旬总结上半年和全年改革情况,并向市发展改革部门通报。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督促检查各项改革进展和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抓落实的良性机制,确保改革创新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