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政府办公厅文件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2-10-31 14:43   字号: [        ]

昆政办〔2012〕1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各直属机构:

《昆明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办公厅

2012年10月26日

昆明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现代新昆明建设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重要阶段,是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扩大开放的加速期,是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期。但同时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各种新旧矛盾叠加交织,加之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只有进一步加强全市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的综合能力,才能为建设美好幸福新昆明提供安全可靠的外部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昆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由昆明市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相关委办局配合,在认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制定了《昆明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整合优化配置应急资源,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市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是指导全市应急体系建设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文件,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对于提高全市预防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应急体系建设基础

1.“十一五”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建立了救灾应急经费拨付机制,市、县两级可在3个工作日内将应急资金拨付到位,灾民24小时内得到有效救助。突发气象预警时效提高10分钟以上。主城区基本实现综合抗御6级地震的目标。发生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由3178.8万元减少到950万元,减少70%;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以及排查、巡查力度加强,全市已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由709个增加到1739个,有威胁人口数从36248人增加到127885人。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低于0.8‰,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8.6‰。2010年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8、比2005年下降56%;工矿商贸企业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为2.59、比2005年下降80.1%;煤矿事故100万吨死亡率为2.16、比2005年下降28%;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2.39、比2005年下降53.9%。人口年均10万人火灾死亡率控制在0.3以内。市级及14个县(市)区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覆盖率为100%;全市县及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县及县以上民营和工矿企业及其他系统医院机构、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覆盖率100%。社会安全事件综合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突发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防控体系基本建立。粮食等重要商品市场异常波动得到有效遏制。

2.应急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十一五”期间,我市全力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组建应急管理机构435个,完成了市应急办的机构升格、人员增编工作,明确了市应急委与市应急办的机构职责,理顺了市应急办与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关系。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安宁市、呈贡县等县(市)区都成立了机构相对独立、职责明晰的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职责明晰”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3.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0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582个,基本覆盖市、县、乡、村四级,2008年下发《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办公厅关于修订现有应急预案的通知》,基本形成了部门制定、应急办审核、政府发布的制度化流程,2008年、2010年先后对《昆明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也结合实际开展了应急预案修订工作,保证了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实现了应急预案修订常态化,建成了“全面覆盖、动态管理、高效实用”的应急预案体系。

4.应急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十一五”期间,结合工作实际,我市先后建立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机制、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机制、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应急管理区域合作机制、应急管理目标考核机制、应急管理总结评估机制,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完善。

5.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加强。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级各类应急队伍1714支,共6.7万余人,初步形成以市应急救援队为主力,综合应急救援支队为尖刀,专业应急队伍为支撑,基层应急队伍为基础,志愿者队伍为补充,门类齐全、装备精良、反应迅速、协同高效的应急队伍体系,共组织演练11924次,全面提升了我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综合能力,为及时、科学、有效地应急处突提供了坚实保障。

6.应急科普培训全面开展。“十一五”期间,我市各级、各部门共开展各类应急培训3246次、约20万人次,开展各类应急宣传活动9145次,发放应急知识手册618万本、宣传资料677万余份,普及公共安全知识412万余人次。通过各级各类宣教培训,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提高,公众防灾避险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逐年上升。

7.突发事件处置稳妥高效。“十一五”期间,我市成功处置了“1·13”硫磺粉尘爆炸、“7·21”公交车爆炸案、“8·30”地震、“1·03”新机场引桥垮塌、“4·01”特大交通事故、“12·30”全新制药厂爆炸等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了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8.应急平台建设初步完成。“十一五”期间,我市率先在全省完成市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并逐步完善市应急平台的运行、维护、使用机制,开展了突发事件信息网上报送工作,初步实现了我市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化、科学化。

9.预测预警建设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以加强自然灾害预测预警为重点,依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以电子显示屏、媒体公告、手机短信等为手段,向公众和相关人员发布气象信息。先后发布《昆明地区气象情况反映》、《天气快报》、《防汛抗旱气象服务专题》、《雨情(旱情)服务周报》、《昆明农业气象信息》、《农业综合信息》、《森林防火气象服务专题》及《短期气候预测》等服务材料4500余期,发布干旱、大风、霜冻、寒潮、雷电、大雾、高森林火险等级预警信号101次,发送气象决策服务手机短信50万余条,为提前介入、超前应对提供了基础信息。

“十一五”期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然而面对应急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应急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由于编制紧缺,大部分县(市)区难以组建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致使应急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工作连续性和人员业务素质都无法保障,影响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部分县(市)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不同程度存在定位不准、职责不明、关系不顺等问题。

应急指挥系统应用与整合不够。受基层信息化工作水平制约,市应急平台向下部署工作滞后,不能全面有效服务应急管理工作。此外,现有指挥系统不能互联互通,难以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应急指挥系统的整体合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应急宣教动员不够全面。应急管理培训活动的内容不全面、不系统的问题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针对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较少,各级应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难以得到保证。应急宣传手段陈旧,方式单一,参与性差,吸引性弱,难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基层应急管理相对薄弱。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职责不明、机构空虚、人员缺乏等问题,致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相对薄弱,应急管理工作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农户难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得到落实。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力推进全市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时期。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健全主动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具体明确了全市应急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为全市进一步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提升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的综合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但同时应急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也极其严峻。

1.自然灾害方面。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加之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自然灾害日趋严重。我市已进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高发期,气象灾害发生的形势严峻。受印度板块沿滇缅弧向东俯冲和青藏地块侧向挤压双重动力作用的影响,地壳运动和强震活动剧烈。地质环境脆弱,加上连年干旱、集中降雨和人为破坏,极易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和农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也呈加重趋势。

2.事故灾难方面。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安全配套设施投入不足,以及部分公众的安全意识不强,事故灾难隐患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道路交通事故仍居高不下,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安全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公路、地铁、铁路等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导致对施工企业的监管难度加大,引发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增加,部分县(市)区和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易发。

3.公共卫生方面。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决定了省内外、境内外传染病输入我市的威胁长期存在,加之我市卫生基础薄弱、疾病谱广、发病率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严峻,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

4.社会安全方面。“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期。伴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社会转型、社会竞争加剧,人员流动加速,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短期难以遏制,发展改革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形势复杂多变、较为严峻。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构建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兼顾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着力完善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锻造整体应对合力;夯实应急预案,提升应急演练水平;推进预测预警、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大幅提升突发事件防控能力;大力推进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快速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全面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切实加强有关应急项目建设;在加强四大类突发事件预防处置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强化薄弱环节、解决共性问题;加强基层的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2.整合资源、平战结合。充分挖掘利用存量资源,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促进各县(市)区和各部门、各行业在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坚持平战结合,切实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和各类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积极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及衍生规律的研究,增强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应急培训演练,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3.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根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确定建设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项目建设;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步组织实施。

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三)建设目标

到2015年,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基本成型,预测预警、监测监控、应急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能力明显增强,协调联动、集成应急能力显著提高,有效减少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1.自然灾害类。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显著提高,灾民在12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重点防御县区及主城区建成完善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县城以上人口稠密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减少25%;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5‰。

2.事故灾难类。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35%以上;工矿商贸企业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20%以上;煤矿事故100万吨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1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比2010年下降13%以上;人口年均10万人火灾死亡率控制在0.3以内;力争杜绝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

3.公共卫生事件类。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率提高到100%;突发动物疫情报告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应急预备队在重大疫情发生后24小时到位率提高到100%。做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社会安全事件类。信息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安全事件综合控制能力显著提高。突发群体性事件、社会治安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防控体系健全,矛盾排查、责任追究机制完善,粮食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异常波动得到有效应对。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要求,加强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建设,理顺职能职责关系,落实人员编制,配齐专职人员,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上来,转到加强应急管理、推进应急体系建设、发挥突发事件运转协调中枢作用上来。市应急办应按照略高于西部省会城市应急办事机构人员配备的平均水平(不少于16人)进行人员配备;经济总量大、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的县(市)区政府应急办事机构应按照不少于6人的标准配备人员,其他县(市)区原则上不少于4人。市直有关职能部门应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市直其他部门应指定负责人、明确工作人员。

(二)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以应急预案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编制要求,加快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各级各类预案编制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预案修订。加强预案编制管理和日常管理,确保预案编制规范化。鼓励支持预案编制部门、单位编制预案实用操作手册,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国务院应急办《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应急演练,促进各方面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按照“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要求,着力理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建立完善应急管理跨县(市)区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发布共享机制、应急资源紧急调用机制、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和现场工作机制、应急宣传和社会动员机制,形成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统一指挥、协调有序、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应急工作格局。

(三)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加强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依托政府应急平台体系、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及相关网络,整合各领域监测预警资源,建立健全市、县两级突发事件综合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实现多灾种、跨领域的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预警信息的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开展地震活断层、场地和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等基础信息的调查和评价,强化人口稠密区域工程设防;推进“三网一员”(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建设覆盖全市的群测群防地质灾害网络系统和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骨干网络系统,健全地质灾害事件综合监测预警系统。进一步完善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统筹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强化台站基础,建立突发性气象灾害临近预报业务。逐步构建卫星监测、空中巡护、高山瞭望、地面巡护“四位一体”的林火监测系统,瞭望覆盖率达85%。整合现有的疫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紧急医疗救援网络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等卫生监测信息资源,完善和拓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提高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逐步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监测预警信息汇总、分析、研判和发布功能。

(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级实施、逐步完善”的要求,制定建设规划和技术标准,统筹共用资源信息库建设和共性技术研发,建设以市应急平台为枢纽,以各县(市)区应急平台和市政府相关部门应急平台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应急管理信息与指挥协调体系。争取尽快完成市应急平台二期工程建设,认真抓好以应急管理数据库、综合应用系统、县(市)区应急平台、移动应急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为重点的市应急平台二期工程建设,尽快实现市应急平台与国家、省政府及市级部门专业应急平台互联互通,促进资源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专业应急指挥系统。按照满足需要、体现特色、利于整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公安、国土资源、民政、环境保护、卫生、安监、质监、交通、水利、农业(畜牧)、林业、食品药品、地震、气象、能源、粮食等专业指挥系统功能,尽快与市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应急信息资源共享;重点提升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突发环境事件、安全生产等专业应急指挥系统功能。

(五)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以着力推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应急运输、通信、应急设施建设为重点,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应急保障体系。加强各级各部门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建立市、县(市)区和基层单位应急物资分级储备制度。建立健全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加强防汛抗旱、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森林防火、重大动物疫情、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重点加强粮食、成品油、医药用品等重要救援物资等应急物资储备。完善重要物资政府监管、紧急生产、租用征用、调拨配送体系。完善紧急情况下依法征用社会运输工具程序,与骨干运输企业签订紧急运输保障协议。增强公路抢修能力,充分利用国防交通战备资源,合理规划施救站点,加强公路抢险救援装备建设,提高车辆救援服务水平。继续加强重点林区防火道路建设,提高林区防火道路网密度。扩大网络覆盖面,发挥公众通信网络和公共通信系统的主体作用,增强公用通信网的优先接通处理能力和行使紧急呼叫功能优先处理权。完善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和指挥调度机构间通信网络。加强全市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等无线通信设备建设。加强地震、气象、环保、农业、林业等专业领域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强化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幕墙安全等工作。根据区域灾害风险特点,结合城乡建设规划,合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储备生活必需品。

(六)基层应急能力建设

切实加强基础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情况纳入县级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强化县级政府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责任。乡(镇)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明确领导机构,健全办事机构,落实责任人员;居委会、村委会、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要明确办事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员。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切实增强预案的科学性、简明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完善基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体系。充分发挥当地消防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具有相关救援知识和经验人员的作用,组建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兼)职、义务应急救援队伍,构建群防群治队伍体系。建立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应急队伍就近优势,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物资发放等工作。

(七)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指挥有力、反应灵敏、快速高效”的要求,以公安消防队伍为依托,着力推进全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成覆盖市、县(市)区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加强各级综合应急救援机动处置力量建设,补充配齐综合应急救援装备,优先配备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综合性应急救援车辆装备,建立各级综合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增强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综合应急救援有关科目的培训,加强对各类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建筑坍塌等应急救援战术战法训练和研究,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按照专业化、规范化要求,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进一步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建立由专职兼职人员组成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进一步提高市级卫生应急快速反应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发挥驻昆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处置突发事件方面的优势,健全与驻昆部队的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基层社区、企业、学校以及其他民间组织的作用,组建形式多样、以青年志愿者队伍和专业志愿者队伍为骨干的应急志愿者队伍体系。支持基层社区和其他民间组织发展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应急志愿者队伍或组织。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专家组,基本形成覆盖各门类、各专业的应急专家队伍体系。完善突发事件相关领域专家的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制度,建立应急专家数据库,有计划地组织专家开展专家咨询、会商、研判和应急科技攻关等活动。

(八)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加大对应急科研工作和公共安全装备及技术的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鼓励应急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公共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加大对地震、气象、环境、地质灾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病虫害、重大疫病疫情、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机理、演化规律、致灾机理和破坏机理、关键应急救援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探索适合我市的应急应对策略和措施。鼓励相关企业采取自建、共建或合作等方式建设研发机构,加强减隔震技术、震后灾害评估、重大动物疫情监测、生物病虫害防治、环境应急技术开发、突发性水污染、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处置的新技术装备等应急软科学建设,做好应急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公共安全、应急处置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重点企业。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加大应用安全避险系统、应急救援、逃生报警、逃生路线标识等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推广力度。通过培训、交流、考察、锻炼等各种方式,加大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应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九)应急宣教培训体系建设

加强对应急科普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规划计划,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形成应急科普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博等多种途径,利用画册、挂图、墙报、板报等多种载体,积极开展应急知识“五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加强生产经营企业员工的应急知识培训,重点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培训。加强大、中、小学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增强师生公共安全意识。实施应急科普“三小”工程,即向全市每一居民户发放一本小册子、一个小急救包,组织参加一场小型应急宣传演练活动。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优化配置培训资源,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快制定不同层次和岗位需要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完善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培训质量效果评估和培训考核机制。形成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注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格局。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制订培训计划,定期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负责人、公务员和新闻发言人等进行应急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进行实战培训;对高危行业、事故多发领域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在职业资格认证及招考公务员考试中逐步增加公共安全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全民的应急素质,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加强灾害事发现场恢复、灾害调查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建立科学的灾情评估体系,科学制定和实施恢复重建规划,尽快恢复事发地区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强化应急科普宣传教育,提升群众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素质。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对供电、供水、供气、交通和通信等生命线系统工程破坏情况进行调查并快速抢修。严防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对现场污染物、废弃物进行及时清理和无害化处理,防止造成新的污染和破坏。健全行业灾情评估标准体系,规范灾情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完善灾情评估机制。及时制定科学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加强对恢复重建项目的资金、质量、进度、验收的监管力度。

(十一)强化应急预案实战演练

按照统筹资源,整合功能、发挥实效的原则,强化应急演练。采用实战演练、桌面推演、跨区联合演练等方式,积极开展多类应急队伍参加、多部门、多警种协同配合的综合性应急演练,提高队伍应急响应、指挥调度、协同应急的能力。深入开展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化工、高层建筑、非煤矿山、地下工程、交通事故等应急救援专业演练,加强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健全完善“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强化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应急机构建设,理顺关系,强化职能。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编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进行目标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主体,推行目标管理,加强督查检查,确保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大应急投入力度

加强政府应急办事机构对应急管理费用预算、支出和使用的综合统筹,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费用财政预算制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投入,切实加大财政对应急管理的投入,应急管理费用支出要向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突发事件多发重发地区和领域倾斜。充分发挥企业、市场和社会等资金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不断优化应急管理投入结构。进一步完善救灾捐赠体制机制,鼓励救灾捐赠方式方法手段创新,弘扬慈善文化。大力发展商业保险,鼓励发展涉农保险,探索地震、洪水等巨灾保险和公共实施强制保险,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认真落实与应急管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重大灾害资金快速拨付和受灾对象补助救助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相关资源征收、征用、调用、销毁的补偿机制。探索设立由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等组成的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支持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社会组织发展。

(三)加强应急法制建设

健全应急管理地方性法规体系,促进应急管理工作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加大对现行应急管理规章制度的清理,对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要抓紧修改完善;对工作中急需而又缺乏的,要抓紧建立完善。加大对应急相关法律法规的普法和执法力度,加强行政监督。

(四)加强应急新闻管理

加强对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的管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水平。建立健全较大以上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做到新闻报道、舆论引导与应急处置同步启动、同步实施。加强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新闻报道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网络、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的管理,引导社会公众依法理性表达意见。

(五)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密切跟踪省内外应急管理发展动态,学习借鉴省内外应急管理、应急处置、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有益经验。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内应急管理区域合作,进一步完善与毗邻州(市)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建立与应急管理先进地区的联系沟通机制,提高我市应急管理的对外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