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联合发文

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厅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办公厅关于加快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6-09-27 17:29   字号: [        ]

昆办通〔2016〕78号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创新程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为加快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昆明自然气候、历史人文、区位交通、资源要素、政策环境等优势,围绕“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实施文化引领战略,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主线,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功能提升、梯次发展和项目带动为着力点,引导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优化整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之都,为当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 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建设,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发挥政府在方向引领、规划引导、资源统筹、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坚持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原则。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发展创新程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

坚持创新驱动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开放的原则。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辐射力,拓展文化传播平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吸引海内外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人才进入昆明,参与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三、 主要目标

围绕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四个中心”,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融入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局中,积极实施文化引领战略,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园区建设、产业融合、项目带动,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昆明市重要支柱性产业,实现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由数量扩展向素质提升转变。到202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完善,文化影响力和对其他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把昆明打造为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之都,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

1. 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到2020年,实现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速不低于20%,文化创意总产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建成10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打造3至5家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新三板挂牌的龙头文化企业。

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施重点突破、梯次发展战略,确立以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为龙头,以现代传媒业、信息传输服务业为主导,以文化旅游休闲业、节庆会展业、工艺美术品业、演艺业为特色的“1+2+4”的产业发展结构,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业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5%—40%。

3. 空间布局科学合理。按“科学谋划、适度超前”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调整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一圈两区六带”(环滇池生态文化旅游圈、产业拓展区和辐射区、六带延伸的产业发展布局)空间开发格局,构建文化特色鲜明,区域功能明确,发展重点突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

4. 产业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意与旅游、大健康等相关产业,与金融、科技等相关要素实现深度融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推动文化创业创新。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对文化资源、文化要素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对外开放水平,对外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四、 重点任务

围绕“十三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主要目标,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融合发展,推动实施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着力构建“1+2+4”的产业发展结构

确立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为龙头,以现代传媒业、信息传输服务业为主导,以文化旅游休闲业、节庆会展业、工艺美术品业、演艺业为特色“1+2+4”的产业发展结构。

龙头产业: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依托昆明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围绕“创意昆明”系列活动,吸引国内外创意设计人才、企业、机构和工作室入驻昆明,提升文化创意研发设计水平。重点发展广告服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等门类。

主导产业:

1. 现代传媒业。围绕推动传统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媒体内容产业,发展影视拍摄、数码内容制作、手机动漫游戏等,搭建新媒体产业发展平台。

2. 信息传输服务业。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推动文化创业创新。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支持文化信息传输企业面向南亚东南亚实施数字电视“走出去”战略。

特色产业:

1. 文化旅游休闲业。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推动转型发展,打造一批体现昆明历史文化、民族民俗、自然风光等主题特色文化旅游景区,推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2. 节庆会展业。依托中国—南亚博览会、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品牌展会,引进知名国际国内品牌会展落户昆明。把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国贸中心打造成昆明举办国际性、综合性和大型专业会展的主要承接地,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会展都市。

3. 工艺美术品业。积极发展“金木土石布”民族民间工艺品门类,建立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扶持工艺美术品交易市场发展,积极培育画廊、拍卖行、艺术家工作室、文化艺术中心等组成的工艺艺术品市场主体。

4. 演艺业。重点推进以民族特色,时尚元素、异域风情为特色的文艺创作、文艺表演、视听艺术和文化交流等文艺演出业的发展,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浓郁、艺术观赏性强的演艺精品。

(二)促进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4〕67号),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大健康、旅游等产业,金融、科技等要素深度融合,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创业创新,增加就业岗位,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大健康产业融合。依托昆明市独特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优势,结合古滇文化旅游名城等特色文化资源,温泉、湿地等特色生态资源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等资源,推动养生养老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开发一批具有昆明特色的生态休闲度假基地,打造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旅游业态创新发展中的提升推动作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品设计、文化旅游发展、旅游业态提升充分结合,促使传统旅游业向商务会展旅游、国际旅游、康体运动、休闲度假、乡村旅游、修学旅游、旅游地产、花卉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转移。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打造城区“十五分钟全民健身圈”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提升“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东川国际泥石流汽车越野赛”等一系列知名赛事活动知名度,不断提高赛事品质和影响力。推进赛事组织、场馆运营、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体育保险、创意体育产品开发等体育相关行业的培育与发展。

推进文化创意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融合。结合昆明蔬菜、花卉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都市农庄,不断丰富农业品牌、农事景观、环保包装、乡土文化等的创意和设计,丰富农业文化内涵,扩宽发展空间。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业融合。结合昆明实际,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文化金融服务力度,发挥文化创意产业、金融、财政政策协同作用,深化文化行政部门、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文化企业金融服务的便捷化、规模化、个性化水平。研究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畅通投融资渠道,深化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提升文化金融服务水平。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融合。把科技作为产业升级和创新的重要手段,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产业能级,推进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由传统走向创新。依托我市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三)实施项目带动,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

1. 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落实《云南省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办法》和《昆明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鼓励各地依据产业发展基础和文化资源特点,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实现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制定促进园区发展政策,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定期评定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发展水平高、辐射能力强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并在专项资金扶持、媒体宣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注重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动态管理,实行不合格淘汰制。

推动主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园区孵化功能,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和管理运营水平。打造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集聚区、新媒体产业集聚区、广告传媒集聚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推进主城区范围内的老旧工业厂房、闲置构建筑物转型升级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通过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明确定位,完善功能,发展创新程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业态。以园区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 建设一批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落实省委、省政府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推进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业态提升紧密结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将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发展全过程融入主题公园建设,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体验,推动现有旅游景点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智慧旅游,实现转型升级;夯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推动一批拟建、在建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深入研究片区规划,找准项目切入点,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策划包装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加强宣传推介,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3. 建设一批市级重大标志性文体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政策文件,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级投融资平台作用,通过合资、合作、联营、租赁等途径,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基层设施。围绕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不断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作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在推进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基,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好地发挥昆明作为全省文化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

4. 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体育(节庆)活动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以开放、包容、多元的姿态,策划一批有昆明特色、国际水准的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体育竞赛项目,努力把各项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做精、做大、做强,打造参与度高、影响范围广、市场潜力大的活动品牌。整合部门、县(市)区文化资源和节庆活动,统筹规划,重点策划彰显昆明特色、体现国际水准的活动品牌,提升活动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增强活动的创新性、特色性、参与性。以文化体育(节庆)活动为载体,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提升活动的国际化程度,提高昆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扩大对外文化品牌宣传,推动文化昆明建设。

5. 保护提升一批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促进历史文脉传承。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民族民俗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加强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古镇名村等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增强城市文化品位。着力提升、改造和新建一批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传承城市文化,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貌。

保护和开发翠湖周边历史文化地段、金马坊文化圈。依托护国运动、西南联大旧址、一二一运动、云南陆军讲武堂、东西寺塔、名人故居等昆明历史文脉,进一步保护和开发翠湖传统文化街区和金马坊传统文化街区。加快推进文化特色街区改造升级,以历史文化、民俗民风为内核,特色街区、历史建筑为文化向导,注重文化创意和商业创新结合,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建成为具有休闲体验、文化消费、商业展演、城市时尚汇聚的城市文化名片。

(四)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对外开放水平

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人文交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重点,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加强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宣传。以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旅游城市为主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重大经贸文化活动平台拓展对外宣传,着力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开放门户、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健康之城”五大城市品牌。围绕云南文化创意产业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大对文化出口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支持以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演艺、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发展。加大“引进来”工作力度,依托中国—南亚博览会、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在昆会展,开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广泛吸引国外龙头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人才、机构入驻昆明,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构建服务平台,加大在政策、资金、人才和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营造开放包容的良好发展氛围。

五、 保障措施

(一)实施高位统筹、加强规划引导

1. 完善现有领导决策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创新服务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高位统筹、高层推进。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强化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重大问题的领导决策作用。增强市文产办在推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指导、统筹、协调和落实的作用,落实领导小组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决策,明确产业发展导向,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扶持政策的起草工作,协调推动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实施。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党委主要领导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负总责,加快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文化企业,推动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实施,为属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企业提供配套公共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办理工商、税务、消防、环评等审批手续,做好属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协调服务工作。

2. 围绕规划引领,突出产业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围绕“一圈两区六带”的产业发展格局,研究制定鼓励利用老旧工业厂房等建构筑物转型升级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做好协调服务。构建文化特色鲜明,区域功能明确,发展重点突出的产业功能区。围绕文化、科技、创意等创新资源聚集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科技、节庆会展、休闲娱乐等业态,打造集国家广告产业园、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结合呈贡区、高新区、经开区、滇池度假区区位、土地、政策、交通等优势,重点发展会展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等业态,打造品质高端、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大学城、科技城、创新城,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中高端迈进。

(二)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发展合力

1. 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监测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部门间数据共享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加强对产业发展形势和特点的跟踪研究,加强对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重点行业的统计评价监测工作,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分析。结合昆明实际,着力构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统计制度,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核算体系,为产业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和科学参考。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库、企业数据库、重点项目库,建立定期申报、审核和评估制度,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常态化管理,加强对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动态跟踪服务。建立完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2.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情况监督考核评估体制机制。制定并完善对市级相关部门及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制定完善相关奖惩措施,使督查考核工作更加科学、规范,确保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取得实效。逐步增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的考核比重,采取定期核查与日常督查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相关单位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3. 加快平台建设,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建立完善市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库,制定市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强化项目会办推进,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重点用于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和示范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鼓励发展文化信息服务、文化金融服务、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等产业项目,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规范行业管理、推动创新发展

1. 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系,构筑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鼓励依托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立网络信息、投资咨询、人才培训、展示交易、研发设计和国际交流等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提供政策咨询、反映行业诉求、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扶持策划、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的发展,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服务,促进民间广大创意人群与创意专业机构的结合、合作,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产业发展机制。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文化创意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实施“知识产权培训进学校”工程,营造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保护、开发和使用好民族传统知识产权。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机制,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自主创新成果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注册登记,申请专利的费用,可从市专利申请资助资金及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强化知识产权社会中介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3. 支持鼓励文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应用各类设计技术和设计成果,开展设计服务外包,扩大设计服务市场。鼓励企业、院校、科研机构成立战略联盟,引导创意设计、科技创新要素向文化企业聚集,加大联盟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建设,推行知识产权集群式管理。

(四)强化政策保障,加大扶持力度

1. 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资产和土地处置、工商登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政策集成创新和支持力度,制定《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形成政策新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继续完善符合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定位和发展特点的政策促进体系,做好政策配套,研究制订支持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园区建设发展的优惠政策,形成完善的政策促进体系。

2. 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点,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落实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70%以上的文化企业,经企业申请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落实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退税政策。对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文化企业按照规定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降低文化企业研发成本。文化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产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鼓励文化企业加强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产业化。降低文化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贷款贴息项目的扶持比重,研究建立面向文化企业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组织推荐中小微文化企业申报省级贷款担保补助。降低文化企业运营成本。推进创意广告领域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范围严格限定在广告媒介单位和户外广告经营单位,清理其他不合理收费。推动落实符合规定的文化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实行与工业同价政策。

3. 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对重点项目及人才的资金扶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应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助、贷款贴息和绩效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企业改革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实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修改完善《昆明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优化专项资金扶持方向、支持方式和管理办法,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和撬动社会投资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成立专业委员会和专门监督机构运作,拓宽引导基金运作模式,强化风险控制。

4. “十三五”期间,年产值达到10亿元(含)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次性奖励运营公司30万元,年产值达到20亿元(含)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次性奖励运营公司5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对入驻企业的租金和水电费补贴等。

5. 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培育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在政策和资金扶持方面重点向新兴文化企业和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倾斜,同时鼓励其他规模以上的企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十三五”期间新增的规模以上联网直报文化企业法人单位,经市级文产和统计部门认定后,补助文化企业2万元。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文化企业,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新业态小微文化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昆明注册的文化企业,“十三五”期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按照从高不重复的原则(下同),补助文化企业5万元;首次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补助文化企业10万元,首次达到1亿元以上的,补助文化企业20万元。

6. 培育和扶持一批文化企业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按照相关实施办法,给予上市企业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金扶持,其中上市前期费用扶持不超过400万元;上市成功,且募集资金投于我市的企业给予经营班子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鼓励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五)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1.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建立面向全市文化创意企业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文化金融服务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宣传推介平台、文化内容创作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经认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通过项目扶持和贷款贴息给予支持。

2. 创新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探索开设文化银行,将文化产品开发、融资模式的探索积极融入互联网金融商业生态中,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及证券机构根据文化企业的特点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开展针对文化企业的贴息贷款、风险补偿、信用体系等建设。推动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评价机制和信用评级制度,实现版权、著作权、收益权、销售合同、设计创意及个性化服务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投资、流转和变现等办法。支持各类企业以项目融资、租赁融资、发行信托计划和保险资金等方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

3. 鼓励设立个人或合伙制的设计、创作、咨询、策划室(所)等中小微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放宽注册场地条件。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分红等形式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实行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登记注册认缴制,允许以知识产权作价出资组建创意设计公司,允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支持民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在工商登记、项目审批、财政扶持、投融资及从业人员职称评定、成果评奖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六)强化人才支撑,增强核心竞争力

1. 营造鼓励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注重体现人才社会地位和价值。充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突显人才、宣传人才,积极主动为人才和用人单位做好服务工作。完善人才工作体系。依托专业人才管理机构,制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专项政策。探索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高层次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的资质认定标准。制定《关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科学编制昆明文化创意人才发展规划,加强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与科技、教育等相关领域规划的衔接。

2. 加快高端人才引进。坚持通过人才引进带动项目引进的工作方针,以人才引进促产业发展,通过人才结构调整引领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高端人才集聚引领高端产业集聚。进一步提高“四个一批”人才的知名度,扩大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通过优势产业聚集、优惠政策扶持、特色项目吸引等多种方式,加大国内外文化创意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的引进力度,为高端人才特别是行业领军人才提供落户、子女入学等一系列优惠服务措施,着力提升人才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吸引昆明籍在外高端人才通过各种方式为昆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献计出力。

3. 加强多元人才培育。搭建多种形式的人才成长和培养平台,重点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传媒、广告会展、知识产权、民族工艺品等领域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重视多学科、跨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具有原创能力人才的培养,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加强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经营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有重点、分层次地建立若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或实训基地。继续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培训班,扩大培训范围,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社会专业机构合作,加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训,形成多元人才支撑。借助互联网平台,鼓励开展创意人才的国内国际交流,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服务。

4. 建立产业发展智库。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和教育资源,借助先进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库和昆明新型智库,设立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高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策略、方法和思想。进一步挖掘在昆高校资源。围绕高校建设创新创意经济圈,共建文化创意产业产、学、研基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搭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加快人才智力成果转化,制定相关扶持措施,为青年优秀人才创业发展提供便利,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附件:1.加快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任务分解及责任分工

2. 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项目表


(此件发至县级)


附件1

加快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目标任务分解及责任分工

1.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到2020年建成10个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市工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统计局,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

2. 培育和扶持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到2020年打造3至5家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新三板挂牌的龙头文化企业。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金融办、市财政局

3. 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空间布局,构建文化特色鲜明,区域功能明确,发展重点突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开发格局。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

4. “十三五”期间推动云南金鼎文化产业开发开放试验园区在文化金融创新、跨境电子商务、文化科技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推出一批试验成果。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金融办,五华区

5. 出台促进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行动计划等,推动文化创意与旅游、科技、体育、农业、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旅游发展委、市科技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市农业局、市金融办、市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6. “十三五”期间,建设特色文化创意服务出口基地,打造一批文化贸易龙头企业,推动我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服务出口,着力提升文化创意领域服务出口能力,文化创意贸易占全市服务贸易的比重达到20%以上。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文产办、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市文联,经开区

7. 落实《云南省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办法》和《昆明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做好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评选工作,推荐申报国家、省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

8. 制定鼓励、支持利用老旧工业厂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实施办法,推动转型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

9. 修改完善《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优化专项资金扶持方向、扶持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

10.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出台昆明市实施意见,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提升执法效能,规范市场秩序。

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

11. 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时推出文化惠民卡,加强文化消费市场引导、商户联合营销、综合信息服务,实现企业有效销售和消费者有效消费。

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产办、市旅游发展委、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12. 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决策、协调推进等工作机制,充实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产办

13. 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监测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部门间数据共享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

牵头单位:市统计局、市文产办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14. 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分析,建立完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市统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

15. 建立完善市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库,制定市级重点文产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

16. 借助先进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库和昆明新型智库,探索设立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院,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高地。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

17. 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文化创意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

牵头单位:市文产办、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18.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评估体制机制,将《昆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和《加快昆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重点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报经市委、市政府审定后,作为对各相关单位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牵头单位: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

责任单位:市文产办、市统计局,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


附件2

昆明市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项目表

一、 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项目名称

项  目

所在地

计划总投资(亿元)

项目性质

项目内容

实施主体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1

昆明金鼎文化创意产业园

五华区

3. 6

提升改造

推进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园区提质升级,实现片区内交通互联互通、平台共建共享。以创意设计、移动互联网、文化传媒等为主的产业生态链初步形成。打造成集国家广告产业园、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创业创新基地、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先行先试示范区。

成名广告运营公司

五华区政府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文产办

2

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

经开区

6

提升改造

完善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国际文化会展中心功能布局,推进国际保税、物流、加工、展示交易功能区建设,延伸产业链,实现珠宝玉石、民族民间工艺品等产业聚集发展。

紫云青鸟珠宝玉石有限公司

经开区管委会

市文产办、市工商局、市博览局

3

呈贡斗南花艺文化创意产业园

呈贡区

10

提升改造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形成花艺交易会展及花艺文化旅游区、国际花艺企业展示区(总部经济区)、采后处理及信息服务区、配套商务区、综合服务及配送区、国际花艺研发展销区,打造成为国际级花卉交易中心、创业创新基地、花艺文化体验中心、服务全国的都市型农业观光中心。

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呈贡区政府

市农业局、市文产办

4

昆明重工871文化创意工场

盘龙区

3. 2

提升改造

完善项目规划,明确园区定位,加快环境改造,实现差异化竞争、错位发展,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快项目修缮改造实施进度。

昆明重工文化公司

盘龙区政府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文产办

5

昆明国际印刷包装创意设计园区

滇中新区



围绕印刷包装基地,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印刷包装产业创意设计园区,集印刷包装设计、科技、信息和交易为一体的专业化特色印刷包装设计产业集聚区。


滇中新区管委会

市文产办

6

银河T-PARK科技园

经开区

0. 22

在 建

通过推进园区新媒体文化创业孵化基地、面向南亚东南亚文化出口基地、中小型投融资平台、文化创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成为高端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银河之星科技园有限公司

经开区管委会

市文产办

7

昆明花之城

盘龙区

30

在 建

通过提升花卉主题文化体验消费,围绕花卉主题旅游综合体、花卉主题展示、五星级酒店等,进一步丰富花卉文化体验业态,打造花卉主题文化体验消费新亮点。

昆明怡美天香置业有限公司

盘龙区政府

市旅游发展委

8

华熙Live昆明滇池文体产业中心区

西山区

400

部分新建,部分改造

昆明发电厂片区改造建设文化体育产业集群项目,打造一个具有创意、休闲养生、文体场馆和复合商住、生态公园等多功能的文体产业综合体。

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华滨投资有限公司

西山区政府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文产办、滇池西岸管委会

9

昆明三龙文化创意产业园

盘龙区

2

提升改造

围绕昆明铣床厂(云南三龙机械厂)片区改造升级,完善项目规划,明确园区定位,注重生态建设,重点发展创新程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业态,打造以设计服务、众创空间、科技创新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云南三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盘龙区政府

市文产办、市工信委

10

晋宁1405文化创意产业园

晋宁县

待定

提升改造

项目位于晋宁县昆阳街道,以云南轮胎橡胶厂片区改造升级为主体,围绕郑和文化和古滇文化,将现代时尚文化融入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完善项目规划,明确园区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民族民间工艺品制造、时尚艺术设计、文化主题酒店、休闲娱乐、影视摄影基地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晋宁县政府

市文产办、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市旅游发展委

二、 十大文化旅游主题公园

序号

项目名称

项 目

所在地

计划总投资(亿元)

项目性质

项目内容

实施主体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1

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

晋宁县

236

在 建

围绕文化旅游主题游乐园、古滇大剧院、民族广场、古滇大码头、湿地公园、旅游商业等项目,完善交通、商业配套,促进文化旅游融合,打造成为高端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诺仕达集团

晋宁县政府

市文产办、市旅游发展委

2

云南民族村改造提升工程

滇池度假区

3. 5

提升改造

以民族文化为主线,深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文化创意和科技为载体,研究打造夜游灯光线路和景点,提升旅游体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云南民族村有限公司

度假区管委会

市旅游发展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

3

云南世博生态主题文化公园

盘龙区

7. 7

提升改造

深入挖掘、提炼园林文化内涵,围绕主题文化活动,发展智慧旅游,重点建设昆明故事文化旅游项目,提升改造旅游休闲度假营地等项目,打造昆明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主题公园。

云南世博集团

盘龙区政府

市旅游发展委

4

石林文化旅游风景区

石林县

12. 42

提升改造

依托石林风景名胜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石林冰雪海洋世界、阿诗玛大型演出、杏林大观园等文化旅游项目,提升石林风景名胜区文化内涵和旅游品质。

石林风景区管理局

石林县政府

市文产办、市旅游发展委

5

昆明滇池影视文化主题公园

度假区

20

新 建

项目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渔片区环湖东路以东,古滇路以南,结合片区规划定位、运用专业的文化运营模式,建设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实景演出基地等内容,打造独具风格的浓厚电影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

华谊兄弟实景娱乐有限公司

度假区管委会

市文产办、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市旅游发展委

6

云南华侨城生态旅游小镇

阳宗海

规划调整,待定

在 建

围绕生态旅游小镇、生态湿地及生态花谷、温泉水公园、国际会议酒店、体育公园、滇越铁路主题文化旅游等项目,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完善商业服务配套,加快项目推进。

云南华侨城集团

阳宗海管委会

市文产办、市旅游发展委

7

万达文化旅游项目

西山区

300

新 建

项目位于西山区草海片区,占地面积约1500亩,打造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能的世界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万达集团

西山区政府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旅游发展委、市文产办

8

中信嘉丽泽文化旅游主题公园

嵩明县

30

在 建

一期7500亩已建成投入使用,包含薰衣草庄园、马术俱乐部、生态湿地公园、国际会议会展中心等;二期规划建设22500亩,计划建设国际医养健康岛、湿地艺术创作基地、奥特莱斯商业购物中心、大型游乐中心、大型创意农业展示中心等,形成以国际医养、高端休闲运动、国际会议会展为核心休闲、旅游、度假生活胜地。

昆明嘉丽泽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嵩明县政府

市文产办、市旅游发展委

9

阳宗海国际生态影视文化城

阳宗海

待 定

规划建设

依托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完善规划设计,明确项目定位,夯实前期工作,强化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打造影视基地、文化旅游、生态养生、休闲娱乐综合体。


阳宗海管委会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市旅游发展委

10

安宁太平新城海洋世界

安宁市

待 定

规划建设

项目位于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目前正完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计划于2016年6月底进入供地程序。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实施,打造安宁文化旅游新亮点。


安宁市政府

市旅游发展委、市文产办

三、 十大市级重大标志性文体设施

序号

项目名称

项 目

所在地

计划总投

资(亿元)

项目性质

项目内容

实施主体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1

云南陆军讲武堂保护利用项目

五华区

3

修 缮

通过修缮保护,环境整治,历史风貌复原、布展陈列、文化旅游等项目建设,调整优化片区规划,推动文化旅游融合,打造成为昆明历史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主要载体。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五华区政府

2

文庙恢复性修建工程

五华区

0. 35

修 缮

按照修旧如初原则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打造成为昆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社会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及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中心。

昆明产投公司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市财政局、市规划局、五华区政府

3

昆明聂耳大剧院

规划中

14

新 建

围绕打造聂耳文化品牌,建设成为设施一流、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专业音乐演出场所,增强公共文化艺术服务功能,推动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打造成为西南片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地标。

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文产办

4

昆明市文化艺术中心

呈贡区

10

新 建

项目选址位于呈贡吴家营片区,占地面积约100亩,拟采用PPP模式建设。包括昆明市艺术中心、昆明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呈贡青少年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市文联、市妇联、团市委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呈贡区政府

5

昆明市文化馆(呈贡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呈贡区

1. 5

新 建

项目拟选址位于呈贡区吴家营片区,占地面积约40亩,围绕群众性文化需求,创新文化服务方式,通过发展群众性文化演艺、文化交流展示等功能,深化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实施,建设成为市级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呈贡区政府

6

昆明市中心图书馆

呈贡区

1. 6

新 建

项目拟选址位于呈贡区吴家营片区,占地面积约40亩,建设成为集图书阅读、社会教育、信息检索、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

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呈贡区政府

7

昆明文苑(昆明美术馆)

呈贡区

3. 5

新 建

项目拟选址位于呈贡区吴家营片区占地面积约40亩,拟采用PPP模式建设。通过发挥美术馆文化艺术创作、交流、展示等功能,深化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实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

市文联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呈贡区政府

8

昆明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

安宁市

11

新 建

项目拟选址位于安宁市温泉街道,占地面积约400亩,拟采用PPP模式建设。建成后可承接中国足协各类比赛及冬训活动,国际、国家、各级青少年体育赛事,承办本市、本地区各类足球赛事、青少年训练工作。

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呈贡区政府

9

昆明市体育中心

呈贡区

待定

新 建

项目拟选址位于呈贡区乌龙片区,占地面积约500亩,拟采用政府投资建设,按照甲级体育建筑标准建设,建成能举办全运会规模的大型体育场馆,核心区建设标准体育场,室内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及全民健身广场。

市级投融资平台公司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呈贡区政府

10

昆明民族大剧院

规划中

待定

新 建

围绕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品牌,建设民族文化演艺、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加快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打造成为昆明民族文化艺术地标。


市文产办

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四、 十大文化旅游体育(节庆)活动品牌

序号

项目名称

项  目

所在地

计划总投

资(万元)

项目性质

项目内容

实施主体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1

“创意昆明”系列活动

经开区

300

文化活动

6月举办“创意昆明”系列活动,通过举办论坛、沙龙、创意设计等十余个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把活动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城市间、政府间、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平台,持续推动昆明建设创意之都。


市文产办


2

中国昆明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

晋宁县

400

民俗活动

7月中旬举办,依托郑和故里,弘扬郑和敢为人先的 “航海精神”,通过展示郑和文化、古滇文化、民俗宗教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和古镇文化等五大文化,展示昆明形象,提升对外文化影响力。


晋宁县政府

市旅游发展委、

市文产办、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3

昆明聂耳音乐节



文化活动

9月举办,以纪念聂耳为主题,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巡演、合唱、比赛等为形式,奏响聂耳作品,宣传聂耳精神,打造聂耳文化品牌,推动文化昆明建设。


市委宣传部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4

杨丽萍国际舞蹈季



文化活动

12月举办,通过深入挖掘本土民族资源和艺术资源,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云南原生态舞蹈,结合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作品的展示,打造成为高水平国际舞蹈艺术交流活动,提升对外文化影响力。

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市文产办

5

春城文化节



文化活动

4月举办,通过“全市组织、全年开展、全民参与”的方式,整合昆明市各个地区文化资源,搭建群众自己的舞台,打造成为展示昆明城市人文形象的重要文化品牌。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市文产办

6

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



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8月举办,通过民族特色节目展演和活动举办,展示民族风采、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石林县政府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7

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体育赛事

2月举办,通过进一步提高组织和管理水平,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打造昆明高原体育赛事品牌,推动昆明市全民健身运动,展示昆明和谐、环保、高原体育休闲之都的多彩风貌。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8

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



体育赛事

12月举办,通过进一步提高组织和管理水平,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打造昆明高原体育赛事品牌,推动昆明市全民健身运动及文化体育产业转型升级。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9

昆明网球公开赛

安宁市


体育赛事

4月举办,自2012年以来,温泉半岛每年的国际红土赛事均吸引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选手参赛,每站到现场观赛的观众超过1.8万人次,4年来现场观赛总人数超过50万人次。2016年1月,温泉半岛国际网球中心被中国网协正式授予“中国网球协会网球(红土)训练基地”。


安宁市政府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10

东川国际泥石流汽车拉力越野赛

东川区

800

体育赛事

5月举办,通过进一步提高组织和管理水平,提升赛事国际化水平,推动赛车文化交流,促进文化旅游体育融合,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打造成为昆明市精品赛事、金牌赛事。

中国昆明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组委会

东川区政府

市文广体育局、

市旅游发展委

五、 十大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序号

项目名称

项  目

所在地

计划总投

资(亿元)

项目性质

项目内容

实施主体

责任单位

配合单位

1

昆明老街(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

五华区

50

在  建

保护历史街区风貌,完善主城功能,恢复传统特色民居建筑,深入挖掘街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复兴传统文化商业品牌,提升文化品位,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成为昆明城市文化名片。

之江置业公司

五华区政府

市文产办

2

官渡古镇

官渡区


提升改造

完善片区商业、交通配套,提升服务水平,围绕文物保护,深入挖掘片区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示、交流,打造成为昆明城市文化名片。


官渡区政府

市文产办

3

环翠湖传统文化街区

五华区

规划中,待定

提升改造

依托西南联大、云南陆军讲武堂、名人故居等昆明历史文脉,保护开发翠湖文化圈。重点发展时尚消费、高端珠宝、特色酒吧、旅游休闲等产业形态。


五华区政府

市文产办、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

4

金马坊传统文化街区

西山区

6. 1

提升改造

依托传统文化建筑、东西寺塔、名人故居等昆明历史文脉,重点发展时尚消费、高端珠宝、旅游休闲等产业形态。

云南金马碧鸡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

西山区政府

市发展改革委、 市规划局、 市城管局、 市工商局、 市文产办、 五华区政府

5

南强街历史文化街区

五华区

5. 2

提升改造

围绕挖掘“老昆明城市街区”文化底蕴,将当代文化创意和商业创新结合,把街区建成具有休闲体验、文化消费、商业展演、城市时尚汇聚的“昆明玩场”,营造具有艺术文化氛围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伍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五华区政府

市文产办

6

百年滇越铁路法式风情街

盘龙区

0. 3

提升改造

项目位于盘龙区联盟街道,依托百年滇越铁路、滇缅铁路、法式建筑等历史文化内涵,营造文化气息浓厚的特色文化街区,打造“滇越铁路”文化名片。

云南奥斯迪实业有限公司

盘龙区政府

市文产办

7

龙泉古镇

盘龙区


规划建设

结合龙泉宝云片区大量历史名人故居和“一颗印”式昆明传统民居,及28处名人故居和传统民宅,打造非遗展示、传统商贸体验、艺术创作等文化项目。

亚美地产、

俊发地产

盘龙区政府

市规划局、

市文产办

8

西山茶马花街

西山区

2. 6

提升改造

项目位于昆明滇池西岸,占地24.28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通过将老昆明风貌融入现代商业元素的建筑体,提升西山旅游景区的基础配套服务,满足城市休闲消费为重要支撑,打造昆明独具特色的城市会客厅。形成文化艺术氛围浓厚的体验型步行街区。

云城西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西山区政府

市规划局、

市商务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城管局

9

呈贡斗南花卉文化艺术街区

呈贡区


提升改造

充分挖掘花卉文化内涵,打造花卉培训、花艺婚庆、花艺造景、花卉主题餐饮、花卉主题酒店等花卉文化业态。建设艺园古韵文化博览城,业态涵盖根雕艺术、古滇家具、宗教文化艺术品、茶文化艺术品等,形成独具特色的花卉主题文化街区。

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

呈贡区政府

市文产办、

市农业局

10

呈贡三台山文化旅游街区

呈贡区

10

在建

项目由传统风貌区、演绎风貌区、未来风貌区组成。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现代新昆明文化核心,呈贡旅游目的地,打通呈贡核心生态视廊,延续老城历史脉络。

昆明春晖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呈贡区政府

市文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