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政府文件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关于昆明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的实施意见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7-06-12 20:35   字号: [        ]

昆政发〔2017〕3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3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云政发〔2016〕7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6〕110号)、《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厅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昆办通〔2016〕88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云政办函〔2017〕70号)等文件精神,打造应用集成、界面规范、部署集中、信息共享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新格局,构建整体联动、部门协同、平台融合、一网办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结合昆明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 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深入推进放管服行政审批体制机制改革,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思维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优化政府服务,优化投资环境,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网通办”工作目标,打造一流发展环境。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工作为主要内容,建立“一网三中心加延伸点”,通过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移动互联模式创新,提升政府改革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施政能力,打造具有昆明特色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实体智能政务大厅一体化发展,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与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服务模式渠道多样,群众办事体验显著提升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智慧政务”昆明模式。

(二)细化目标

1. 建设“一网三中心加延伸点”政务服务模式。将全市各委办局关联性较强的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一网三中心”事项内容,优化部门职能、人员编制,梳理政务服务权责清单、改造跨部门服务流程、创建咨询代办服务体系,提升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线上线下事项办理人性化服务水平。

2. 推进“智慧政务”工作。向市民提供智能自助政务咨询服务,推动投资领域全程代办服务和部分公共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融合,营造昆明特色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3. 实施“三个一”工程。建设“一号”,依托省级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以居民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常用基础主数据库和办事审批动态数据应用库,实现办事人材料调用、复用、核对、比对。设置“一窗”,整合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跨部门综合受理窗口,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调整优化便捷高效的办事服务流程,实现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实体政务大厅“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打造“一网”,按照国家和省“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标准规范,整合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投资审批中介超市信息系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统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增强部门业务协同、数据交换、效能监督等功能,构建政务服务全市“一张网”,实现群众通过情形选择网络办事、网络递交办事材料和网络审批回复,做到一次认证、多点互联、“一网”通办。

4. 加强协作配合和工作联动。实现与云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梳理政务服务信息共享目录,探索部分事项与省外其他城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实现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推动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成为跨省多城市一体化服务体系的示范城市。

二、 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按照国家、省、市推进“智慧政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打造昆明特色的“一网三中心加延伸点”政务体系。

(三)统一规范,高效运作。整合受理窗口,理顺内部管理,规范系统标准,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运作效率。

(四)加强协同,资源共享。按照职能分工对公共信息和公共资源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和完善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平台。

(五)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完善服务功能、内容和效果,结合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建设实际,确定适度建设规模。

三、 工作任务

成立昆明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简政放权、信息资源共享、后台协作,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保障平台建设高效有序。

(一)建立“一网三中心加延伸点”模式。推进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

1. 建立统一政务服务模式。通过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与政务服务关联的全生命周期办件记录、材料证明等信息,作为办事、查询、验证的依据和基础,并依托电子证照库,推动有关信息互联互通、校验核对、互认共享,实现公民和法人办事“一号申请”。结合实名制,探索运用生物特征及数字认证证书等网络身份识别技术,联通整合实体政务大厅、政府网站、移动客户端(APP)、微信公众号、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不同渠道的用户认证,构建线上线下互认的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公民和法人网上办事多渠道的一次认证、多点互联、无缝切换。

与市政府门户网站前端整合,形成统一的服务入口,覆盖全市四级政务体系,统建界面清晰统一、便捷实用的多层级移动互联“一张网”。借助统一身份认证体系,联通各个网上办事渠道,加强对接联动,实现按需共享数据,做到“单点登录、内部流转、限时办结、一网通办”。统筹整合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分类设置信息与办事服务主题,完善导航功能,增强用户体验,提供“一站式”服务。凡与企业注册登记、年报信息、变更注销、项目投资、生产经营、商标专利、资质认定、税费办理、安全生产和居民教育医疗、计划生育、民政事务、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保障、公共安全、社区服务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都要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努力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建立网上预审机制,推行在线填报、在线提交和在线审查,需要补正的材料一次性告知。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能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也能办成事。

整合共享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资服务中心政务、事务、商务数据资源,并统一向下部署到县(市)、区级,为公民和法人提供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的综合服务。

按照“应进则进、应沉则沉”的原则,将行政审批类事项纳入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将公共服务事项向下延伸,把“统一政务服务模式”覆盖至各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站,贴近基层群众需求,做好政策咨询和办事服务,逐步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基层全覆盖;重点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扶贫脱贫等领域,开展上门办理、免费代办等综合服务,做好政务服务个性化精准推送,完善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2. 建立统一政务服务形象。按照统一标准,实现服务内容、标识标牌、装修风格、窗口设置、受理模式、协作机制“六统一”。加快推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拓展多种服务渠道,构建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统一模式,满足群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推进各级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延伸,整合各类业务系统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中,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做到无缝衔接、合一通办。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各级政府在本级政府门户网站、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全面公开本级政府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和与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事指南、业务手册、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和网上可办理程度以及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机构目录等信息,并实行动态调整,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内容准确一致。

3. 推进层级服务标准化。推进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标准化,对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的事项进行服务标准化梳理,编制以办事需求为导向的政务服务流程。全面梳理各级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具体办事服务事项,编制并公开市、县二级行政许可、内部审批、公共服务等政务服务事项通用目录清单,实时更新、动态管理;目录清单之外,不得自行受理和办理。实行政务服务事项编码管理,统一规范事项名称、类别、条件、材料、流程、时限、收费和服务对象等要素,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为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无差异、均等化政务服务奠定基础。统一规范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政务服务事项,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规范和完善办事指南,列明依据条件、申请材料、流程时限、收费标准、注意事项等内容;明确需提交材料的名称、依据、格式、份数、受理方式、签名签章等要求,并提供规范表格、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除指南明确的条件外,不得自行增加受理条件、办事环节和证明材料等办事要求。申办环节要规范受理范围、申请条件、办理时限等要素,依法科学合理减少申请材料,消除模糊语言、兜底条款,为公民和法人办事提供清晰的指引。

推进审批裁量标准化,按照统一要求和标准,对审批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审查、裁量实施标准化再造,明确受理条件及裁量标准,减少重复提交申请和到现场办理次数。

推进数据应用标准化,根据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制定我市政务服务数据资源采集、存储、共享、开放、管理、利用等规定和交换标准,关联各级各部门政务数据,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各部门、各层级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和政务数据统筹利用。加快推进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统计调查数据等基础信息库的互联互通,形成政务服务信息数据库,为大数据分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源,为政府社会管理提供实时决策支撑。根据各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梳理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产生的证件、证照、证明等有关材料并实现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形成电子证照目录。按照分散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电子证照库,实现基础证照信息的多元采集、互通共享、多方利用。建立公民身份号码和法人、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应用体系,支撑各部门办事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推进制证系统、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库对接联通,做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签发。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应用,开展网上验证核对,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和循环证明。凡是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公民和法人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

(二)购买专业化社会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涉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的流程咨询、人员培训、制度规范等体系建设工作,外包给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承担。

1. 借助“外脑”全程指导、全程参与。开展和加强与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合作,组成昆明“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专家团队智库,全程指导、全程参与我市“一网三中心加延伸点”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2. 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招聘培训综合窗口服务人员和市投资服务中心全程代办项目经理及工作人员,由市政务服务局最终录用,并进行日常考评与管理。在保留现有部门各自系统的基础上,对昆明市现有政务服务体系进行优化提升,并通过数据抓取和共享手段,实现应用国家标准化“一号一窗一网”工具。

3. 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系统管理。通过业务操作系统把标准化处理后的业务办理具体要求、流程予以固化,实施网上申报、受理和审批办理,处理信息、责任人及结果全程留痕。

4. 延伸行政审批应用软件。借助互联网和政务外网,应用国家“一号一窗一网”标准化工具,实践具有昆明市政务服务特色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方式。积极利用第三方平台,推动开展预约查询、证照寄送以及在线支付等服务,构建行政服务广覆盖的“智慧政务”体系。 

(三)明晰责任主体。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在现有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分级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模式,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政务服务。

1. 由市政务服务局负责市级行政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拓展“三中心”职责职能,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全市网上及实体大厅政务服务工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市投资服务中心负责投资审批全程代办。

建设覆盖全市四级政务体系的多层级移动互联网上服务平台。信息化改造和合理布局实体政务服务大厅。一层大厅内设置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受理窗口和投资服务中心全程代办窗口,即将所有市级行政审批窗口集中整合在一层,布局政务大数据展示区、综合服务区、投资服务全程代办区、自助服务区。统筹服务窗口设置,将现有的34个部门窗口整合为综合受理窗口,配备窗口服务人员,推动实现行政许可和管理服务“一窗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二、三层扩建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二层设置为开标区和中介超市,三层设置为专家独立评标区、隔夜评标区、远程评标区、行政效能监察室、现场监管区和管理人员办公区,推动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国有产权、集体资产、特许经营权统一整合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交易。建立健全市投资服务全程代办机制,建立投资服务类事项从开办到落地经营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构建国际化营商服务环境。

表一:三中心统筹协调“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

部门   内容

市政务服务中心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市投资服务中心

分工

全市网上及实体大厅政务服务工作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及中介超市运行工作

投资审批全程代办服务工作

服务对象

群众、企业、社会组织

招投人(采购人)、投标人(供应商)、招标代理机构、监督单位、评(审)标专家

需要寻找本地专业化帮助的初创者、投资者、中介组织等

服务层级

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

市级(含五个主城区、五个开发度假园区)

市级

“互联网+”具体内容

“一号、一窗、一网”内容为主的相关政务服务建设内容

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主的招投标实施、监管及数据分析等建设内容

代办平台(含创投服务平台、境内外投资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等围绕投资服务建设内容)

2. 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本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及所属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为民服务站改造。根据市统一规范要求改建提升现有大厅的服务功能、布局,统筹服务窗口设置、人员配备。负责协调本辖区各相关部门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的事项梳理、业务培训、专线调试等工作。

3. 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履行综合受理职能。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按照综合受理窗口的实际需求核定人员配置,由市政务服务局统筹。乡镇(街道)、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为民服务站由各县(市)区统筹运作。服务提供方负责对工作人员的统一招聘、培训达标,各级政务服务管理部门负责对具体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并逐步实现“条管业务块管人”的服务模式。

(四)构建政务服务大数据应用分析体系,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整合数据资源,开展动态数据分析,构建高效、协同、共享、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应用分析体系,为决策提供支撑,服务“智慧城市”建设。规范政务服务信息资源数据目录,有效整合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中的群众行为数据、电子证照库、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库等资源,探索跨部门共享字段的数据分析方法,形成政务服务大数据资源及应用分析体系。开展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把握并预判公众办事和政务服务需求,满足服务社会和服务决策需要,做好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推送服务。依法有序开放网上政务服务资源和数据,鼓励公众、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发利用,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便民服务。

(五)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制度标准规范。根据国家及省工作要求,完善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运用配套文件,推进和规范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网上身份认证在政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建立健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服务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

加强各级政府网站信息安全技术系统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信息化支撑安全保障体系。完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制,加强对电子证照、统一身份认证、网上支付等重要系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控。采取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提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各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查补安全漏洞,做好容灾备份。建立健全保密审查制度,加大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数据的保护力度,提升信息安全支撑保障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建设完善电子监察系统,建立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程留痕、过往可溯、进度可查、事后评价的办事记录与效能监督机制,确保事项办理流程、结果信息即时可查可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受理、办理、取件等全流程实时动态监控,做到办事过程公开、方便群众监督。各级行政监察机关要将政务服务纳入重要监察内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深化和拓展第三方评估、采取媒体监督等方式,开展群众办事满意度调查并公开结果,对政务服务实施规范化考核测评,强化社会监督。

(六)探索开展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通办模式。以居民身份证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通过相关联的办件记录、材料证明等信息,率先尝试与其他主要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开展统一界面的网上办事服务模式,通过政务服务按其事项性质、服务对象、实施主体、服务主题、服务层级、服务形式、行政管辖等进行分类的网上办事情形主体方式,实现在“互联网+”模式下的跨地区政务服务通办模式,构建网上和实体大厅互认的办事体系。根据省统一要求,联合其他城市探索数据互认共享,尝试跨地区就近通办模式,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四、 工作步骤

工作已于2017年5月启动,并按以下九个阶段推进实施:

(一)动员启动阶段(6月上旬)。成立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分组,召开昆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工作推进大会,并同步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等建设前期工作。

(二)事项梳理及业务调研阶段(6月上旬—8月下旬)。对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开展调研和梳理,并对服务事项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综合受理进行可行性分析。

(三)场地改建及制度建设(6月上旬—7月下旬)。拟定相关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完成全市政务服务实体大厅、为民服务中心(站)改建改造工作。

(四)人员选定及培训阶段(6月下旬—8月下旬)。完成全市政务服务实体大厅、为民服务中心(站)窗口人员选定工作,并开展综合受理业务标准化培训、系统操作培训和岗前培训。

(五)系统整合阶段(6月下旬—7月下旬)。开通调试跨层级、跨部门公共服务综合移动互联网上大厅,保留和健全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审批功能,融合已运行的各业务部门、区级的专线系统和平台;与其他信息惠民示范工程城市合作,开展跨地区通办模式的试点应用。

(六)项目实施阶段(6月上旬—7月下旬)。完成场地信息化改造任务,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系统支撑硬件安装调试工作,完成昆明市“一号一窗一网”工程的调试及安装部署工作。

(七)试运行阶段(9月上旬—9月下旬)。在六个主城区内开展试点实施工作。开展信息化工具上岗培训,业务上岗培训,建立健全智慧政务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于10月上旬召开试点工作全市现场会。

(八)铺开覆盖阶段(9月中旬—10月下旬)。提供完善完备的全市全覆盖服务。

(九)跨地区通办阶段(8月上旬—12月下旬)。与主要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上海徐汇、广东广州开展统一界面的网上办事服务模式,跨省研究通办事项、通办模式、信息共享。

五、 责任分工

各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详见附件2)。

六、 经费保障

(一)分列保障。市、县(市)区两级财政分列保障“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专项工作顺利推进(详见附件4)。

(二)专项保障。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项目建设经费由市财政保障。

(三)市级补助。县(市)区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项目建设经费由县(市)区财政保障,市财政按比例给予补助:

1. 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呈贡区、高新区、经开区、滇池度假区、安宁市,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全部承担,市财政不予补助;

2. 晋宁区、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县、阳宗海风景区,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承担50%,市财政补助50%;

3. 禄劝县、东川区、寻甸县、倘甸两区,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承担20%,市财政补助80%。


附件:1.昆明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分组名单

2. 昆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各单位工作职责

3. 昆明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工作任务分解表

4.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市区两级费用估算明细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7年6月8日

附件1

昆明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一体化

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分组名单

为保障昆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专项工作建设协同有序、高效推进,市政府决定成立领导小组并分设五个建设任务推进工作组,名单如下:

组  长:保建彬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杨爱武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徐正林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目督办主任

李江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局局长

吴忠林  市政府副秘书长

唐琪   市委编办主任

熊坚   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毕强   市政府目督办主任 

李肇圣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陈浩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主任

成  员:杨凤华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赵春泉  市委编办专职副主任

戴惠明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马钰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副主任

穆仁早  市教育局副局长

谭翔浔  市科技局局长

史云峰  市公安局副局长

徐毅清  市财政局局长

张正平  市民政局局长

孙跃文  市司法局局长

姚振康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王涛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刘跃进  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李彤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何毅刚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郭增敏  市农业局局长

曾令衡  市林业局局长

陈铸武  市园林绿化局局长

储汝明  市水务局局长

徐增雄  市商务和投促局局长

桂春   市招商委办公室主任

戴彬   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

马红军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邹可   市旅游发展委副主任

潘开平  市工商局局长

赵文   市质监局局长

张洪安  市安全监管局局长

李勤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

李亮   市规划局局长

尹家屏  市滇池管理局局长

陈国惠  市人防办主任

靳树才  市防震减灾局局长

陈志平  市国税局局长

管彦军  市地税局副局长

李文祥  市气象局局长

吴敏   市国安局副局长

高新区、经开区、滇池度假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各县(市)区、阳宗海风景区、倘甸“两区”管委会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政务服务局,具体负责对工作进行协调,办公室主任由李江同志兼任。今后,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如发生变动,由各单位相应人员自行接替。

为按期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各项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分设五个建设任务推进工作组,分组名单和工作职责是:

(一)综合协调组

组  长:吴忠林

副组长:李肇圣、赵春泉、徐毅清

主要职责: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与落实,并对项目任务的组织、动员、宣传、资金等工作进行协调,制定全市运行管理制度。

成员单位:市委目督办、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目督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务服务局。

(二)事项梳理组

组  长:赵春泉

副组长:戴惠明、姚燕梅

主要职责:推进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全面梳理各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具体办事服务事项,编制市、县两级行政许可、内部审批、公共服务等政务服务事项通用目录清单,并组织录入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库。实行政务服务事项编码管理,统一规范事项名称、类别、条件、材料、流程、时限、收费和服务对象等要素,做到“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统一规范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政务服务事项,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跨省研究通办事项、通办模式、信息共享方法。

成员单位: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局、市级各行政审批部门。

(三)信息化技术支撑组

组  长:陈  浩

副组长:马  钰、李  锐

主要职责:提供网络资源和技术支持,负责数据应用平台和软件部署对政务云各项资源的需求保障。

成员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政务服务局。

(四)场地设施组

组  长:李  江

副组长:姚燕梅、李锐(投资服务中心负责人)、吴剑明

主要职责:设计“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视觉识别体系;整合优化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服务大厅规划及实施。

成员单位:市政务服务局。

(五)人员培训组

组  长:李  江

副组长:姚燕梅

主要职责:选拔窗口工作人员,组织各级审批工作人员、窗口工作人员就各部门业务内容及软件系统的操作展开培训及考核。

成员单位: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附件2

昆明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

体系建设各单位工作职责


序号

责任单位

完成时间

工作内容

备注

1

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务服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编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目督办

2017年6月

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与落实,并对项目任务的组织、动员、宣传、资金、可研、立项等工作进行协调。


2

2017年8月下旬

协助完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业务调研及事项梳理工作:协助对梳理后的事项进行标准化建设、审核把关与核对确认。


3

2017年9月

掌握原有信息化支撑和配套情况,协助构建数据应用平台,推进软件平台建设和安装工作:协助对窗口人员进行软件培训。保留和健全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审批功能、已运行的各业务部门、区级的专线系统和平台。


4

2017年7月

提出行政服务中心的整体建设要求,如服务标准、服务理念等:拟定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并协助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确定窗口工作人员人选。


5

2017年7月

审核“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综合解决方案采购(含硬件集成):负责VI设计项目的采购工作。


6

2017年7月

确定“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VI设计方案,在原有标识的基础上增加启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VI标识:与市、区各相关部门沟通,厘清各层级部门大厅和各级行政服务大厅的业务入驻事宜,协助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内部布局、设计和装修事宜。


7

2017年8月

协助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就各部门业务、综合受理业务标准化内容与软件系统后的操作事项等开展培训。


8

2017年7月

研究制定制度、机制,进行政策整理:协调资金申请、落实等相关工作。


9

项目实施全过程

“制定整体宣传方案,与上、下各级相关媒体密切沟通,围绕工作进展及成效进行新闻宣传”。


10

2017年9月

推进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市政府门户网站前端整合,形成统一的政务服务入口,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


11

2017年7月

推进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市政府门户网站前端整合,形成统一的政务服务入口。


12

2017年7月

建设全市电子证照库,实现基础证照信息多元采集、共享复用,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网上身份认证在政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和认可。


13

2017年9月

初步实现市统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理系统与市属各部门、各县(市)区以及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及业务协同。


14

2017年7月

制定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和统一身份认证、政务云、大数据等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15

2017年12月

清理修订不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6

2017年8月

与其他主要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上海徐汇、广州)开展统一界面的网上办事服务模式,跨省研究通办事项、通办模式、信息共享。


17

2017年8月

跨省通办模式试运行,并联合其他城市召开发布会。


18

2017年8月

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信息,基本实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业务办理协同化和事项管理动态化。


19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

2017年7月

统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窗口人员配置工作。


20

市、县(市)区财政局,市、县(市)区工信部门、发改部门

2017年6月

负责“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行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保障、政府采购以及立项审批工作。


21

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环境保护局、市规划局、市园林绿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滇池管理局、市安全监管局、市旅游发展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人防办、市防震减灾局、市国安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气象局

2017年6月

各单位选定“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的业务梳理和信息化支撑骨干人员。


22

2017年6月

整理部门事项相关的办事文件、法律依据、政策依据和空表样表。


23

2017年6月

保留和健全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审批功能、已运行的各业务部门、区级的专线系统和平台。提供本部门服务事项受理系统涉及的各类读卡器、CA设备等设备,提供本部门服务事项受理系统的安装文件(C/S)或者网页地址(B/S),测试使用的用户账户及密码。


24

2017年7月

配合做好事项梳理和业务调研工作。


25

2017年8月

协助研究完成事项办理流程的优化整合工作。


26

2017年8月

对综合受理的事项及其标准化内容进行核对确认。


27

2017年8月

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实施文档(例如《事项办理业务手册》、《政策法规要求清单》、《办理流程信息匹配清单》等)进行确认。


28

2017年8月

各部门组织骨干力量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29

2017年8月

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信息,基本实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业务办理协同化和事项管理动态化,为提供无差异、均等化政务服务奠定基础。


30

市民政局

2017年6月

牵头负责“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中村(社区)服务事项调研工作。


31

2017年6月

牵头负责“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中村(社区)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


32

2017年6月

协助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民生数据决策分析平台的建设工作。


33


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站)

2017年6月

成立本单位“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任务推进组。


34

2017年6月

选定“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业务梳理和信息化支撑骨干人员,并把人员联系方式报送至市政务服务局。


35

2017年7月

协助合作团队开展本级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和信息化调研工作。


36

2017年8月

协助“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相关实施文档(《事项办理业务手册》、《办事流程信息匹配清单》、《关键用户人员培训要求》等)、系统功能清单和界面风格等进行确认。


37

2017年8月

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系统建设要求,准备好本单位政务服务大厅的场地、标识设置和信息化硬件配套设施,并完成安装调试工作,为系统的试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38

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部分试点单位须提供一个临时的办公场所(有打印机、互联网)。


39

2017年9月

试点单位协调本辖区各单位配合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平台工具的安装部署等相关工作。


40

2017年10月

本辖区各单位配合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平台工具的安装部署等相关工作。


41

2017年9月

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就各部门业务、综合受理业务标准化内容及软件系统的操作事项等展开培训。


42

2017年9月

试点单位组织本单位“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试运行工作。


43

2017年10月

组织本单位“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试运行工作。



附件3

昆明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工作

任务

具体内容

牵头

单位

配合

单位

完成

时限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全面公开政务信息

1. 编制市、县、乡三级行政许可通用目录。

市委编办

市级行政

审批部门

6月30日前

2. 编制全市内部审批目录清单,并组织录入全市、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库。

市委编办

各级

政府部门

6月30日前

3. 根据“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组织梳理各级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录入全市、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库。

市发展改革委

4. 根据全市行政许可通用目录,细化形成各级行政许可目录清单、实施清单和证明材料目录清单,并组织录入全市、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库。

各级政府

市委编办

5. 推行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全面形成各级行政许可、内部审批、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

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

各级

政府部门

8月30日前

6. 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信息,基本实现事项清单标准化、办事指南规范化、审查工作细则化、业务办理协同化和事项管理动态化,为提供无差异、均等化政务服务奠定基础。同步梳理跨省通办事项,支撑跨地区通办。

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局

8月31日前

推行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发展

7. 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窗口人员监督管理和考核制度。

各级政务服务管理机构

各级行政监察机关

6月30日前

8. 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事项管理模块基本成熟,支撑各地各部门录入政务服务事项。

市政务服务局

市编办、各级政府

9. 启动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并与省网互通。

市政务服务局

各级

政府部门

6月30日前

10. 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权向实体政务大厅全部进驻、集中办理,优化再造服务流程。

各级行政审批职能部门

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局

11. 制定全市网上运行监督管理和政务服务绩效考评方案。

市政务服务局

市委编办、市监察局、市政府目督办

9月30日前

12. 统建的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基本实现事项申报、受理、办理、取件等网上服务功能和全流程监督管理。

13. 加快实体政务大厅功能升级和规范化建设,优化设置主题区域和综合服务窗口,合理配置智能化集成设备,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市政务服务局

各级政府

14. 推进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市政府门户网站前端整合,形成统一的政务服务入口,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

市政务服务局

各级政府

7月31日前

15. 持续完善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并推广移动终端应用。

12月31日前

16. 总结开展“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工作经验。

市政务服务局

各级政府

推行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17. 开展重点部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需求调研,确定政务服务事项证明材料目录清单梳理工作方案。

市委编办

市属

相关部门

6月30日前

18. 制定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业务协同的目录和标准。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19. 搭建全市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平台,完成行业部门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的应用支撑。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局

各级政府

20. 开展公民、法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础信息的校验核对,加快整合行业身份认证应用,推进身份互认互信,初步实现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一号申请”。

市委编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政务服务局

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民政局

21. 初步实现公安、工商、税务、民政、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保障等部门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和业务协同。

市属相关部门

市政务服务局

22. 建设全市电子证照库,实现基础证照信息多元采集、共享复用,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网上身份认证在政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和认可。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市政务服务局

7月30日前

23. 初步实现市统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理系统与市属各部门、各县(市)区以及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及业务协同。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属各部门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各级政府

9月30日前

推进标准规范、网络支撑和安全基础

24. 加强支持和指导,分级分类推进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6月30日前

25. 制定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和统一身份认证、政务云、大数据等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市法制办

市质监局

7月30日前

26. 清理修订不适应“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市法制办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编办

12月31日前

27. 开展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安全评估,明确网上政务服务各平台和各系统的安全责任,建立各方协同配合机制。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市属各部门

12月31日前

推进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28. 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市委组织部

各级政府

6月30日前

29. 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和“一号一窗一网”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场地设施等项目资金和运维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市财政局

各级政府

30. 建立政务服务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 和“一号一窗一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和重点督查事项,加大考核权重。

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目督办

各级政府

31.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政务服务工作中综合评价高、实际效果好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力、群众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差的予以通报批评,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市政府办公厅

市监察局

12月31日前

说明:1.请各牵头单位按照时间节点,抓好各项工作推进和任务落实,并按照市政府要求按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2. 牵头单位涉及2个及以上的,请按照各自职能职责分别负责该项工作任务的推进实施。


附件4

昆明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市区

两级费用估算明细

市级费用估算明细:

项目

分项

明细


描 述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备注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体系建设

“三个一”培训

综合窗口培训

(每场不超过50人计算)

按照综合窗口30人计算,以中高级培训师费用,提供约40场,2位培训师计算。

4000

40

160000

采用《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参考标准,培训师费用为2000元/人/场

后台服务培训

(每场不超过50人计算)

按照后台35个业务部门,参与审批工作人员共70人计算,以中高级培训师费用,提供约8场,每场按2位培训师计算。

4000

8

32000

同上

标准化建设

业务梳理

按照35个业务部门,平均每个部门事项需花费咨询师0.5人月计算共需17.5人月,咨询师费用为2万/月计算。

20000

17. 5

350000

按照昆明市咨询公司普通咨询师服务价格标准计算  

流程优化

按照35个业务部门,平均每个部门事项需花费咨询师0.5人月计算共需17.5人月,咨询师费用为2万/月计算。

20000

17. 5

350000

同上

规范制度

共需咨询师10个人月,包含并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互联网+政务服务基本服务规范,大厅运营服务管理制度、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应急相应规范、电子材料复用规范等。

20000

10

200000

同上

信息化建设费


一号申请

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设互联互通的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等。

配送提供

1

0


一窗受理

整合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配送提供

1

0


一网通办

建设网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多渠道服务的“一网”通办,大幅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

配送提供

1

0


信息化统筹集成费

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

预计4人2个月技术开发人员,共8个月,技术开发人员费用按2.2万/月计算。

22000

8

176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昆明市政务服务三级联动信息系统

预计4人2个月技术开发人员,共8个月,技术开发人员费用按2.2万/月计算。

22000

8

176000

同上

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服务系统

预计4人2个月技术开发人员,共8个月,技术开发人员费用按2.2万/月计算。

22000

8

176000

同上

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

预计4人2个月技术开发人员,共8个月,技术开发人员费用按2.2万/月计算。

22000

8

176000

同上

省部级相关系统

预计5人3个月技术开发人员,共15个月,技术开发人员费用按2.2万/月计算。

22000

15

330000

同上

实施安装费

服务器端安装

包含应用系统安装、数据库服务器安装等内容,共需技术支持人员2人2周工作日时间,共10人天,技术支持人员费用为1000元/天。

1000

20

20000

按照昆明市硬件实施工程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小计

2146000


市级实体服务机构改建改造费

政务服务中心

现场改造费

1000平米市大厅改造,按1500元/平米计算(市区两级财政分列保障)。

1500

1000

1500000

参照昆明市建设工程定额规定

VI设计和功能布局咨询费

共需咨询师4个人月,咨询师费用为2万/月计算。

20000

4

80000

按照昆明市咨询公司普通咨询师服务价格标准计算  

综合窗口安装

按照30个窗口估算,每个窗口安装需要技术支持人员2人天,技术支持人员费用为1000元/天,共需2000元/窗口。

2000

30

60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辅助设备安装

包含高拍仪、无线排队取号安装等内容,共需技术支持人员2人1周工作日时间,共5人天,技术支持人员费用为1000元/天。

1000

5

5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投资服务中心

信息化咨询及监理费

共需咨询师3个人月,咨询师费用为2万/月计算。

20000

3

60000

按照昆明市咨询公司普通咨询师服务价格标准计算  

信息化建设费

预计50个技术开发人员6个月,共300个月,技术开发人员费用按2.2万/月计算。

22000

300

6600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信息化部署费

共需技术支持人员1人1周工作日时间,共5人天,技术支持人员费用为1000元/天。

1000

5

5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现场改造费

1000平米市大厅改造,按1500元/平米计算(市区两级财政分列保障)。

1500

1000

1500000

参照昆明市建设工程定额规定

VI设计和功能布局咨询费

共需咨询师3个人月,咨询师费用为2万/月计算。

20000

3

60000

按照昆明市咨询公司普通咨询师服务价格标准计算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评标室及安防视频监控等建设。



1970000

按照财政部信息化设备政府采购目录价格

小计

11840000


信息化设备采购

“三个一”工程相关配套设备采购

服务器、高拍仪、扫描仪、打印设备、自助终端等




2800000

按照财政部信息化设备政府采购目录价格

大厅辅助设备采购

无线排队取号

包含取号机、信息发布屏显示、音箱等设备。

76000

6

456000

按照财政部信息化设备政府采购目录价格

小计

3256000


综合服务人员筹备及年度费用



按照30人计算,每个人员月薪按照一般7000/月(含五险一金),一年约84000万/人。

84000

30

2520000

按照昆明市事业单位薪资相关规定

小计

2520000


市级总计                                                                        19,762,000



区级费用估算明细:

项目

分项

明细

描述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备注

互联网+昆明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三个一”培训工作

综合窗口培训

(每场不超过50人计算)

按照综合窗口20人计算,以中高级培训师费用,提供约40场,2位培训师计算。

4000

40

160000

采用《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参考标准,培训师费用为2000元/人/场

后台服务培训

(每场不超过50人计算)

按照后台35个业务部门,参与审批工作人员共70人计算,以中高级培训师费用,提供约8场,每场按2位培训师计算。

4000

8

32000

同上

标准化建设

业务梳理

按照35个业务部门,平均每个部门事项需花费咨询师0.2人月计算共需7人月,咨询师费用为2万/月计算。

20000

7

140000

按照昆明市咨询公司普通咨询师服务价格标准计算  

流程优化

按照35个业务部门,平均每个部门事项需花费咨询师0.2人月计算共需7人月,咨询师费用为2万/月计算。

20000

7

140000

同上

信息化建设费

一号申请

以公民身份号码作为唯一标识,建设互联互通的电子证照库,实现群众办事“一号”申请,避免重复提交办事材料、证明和证件等。

配送提供

1

0


一窗受理

整合构建综合政务服务窗口,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配送提供

1

0


一网通办

建设网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推进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实现多渠道服务的“一网”通办,大幅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

配送提供

1

0


小计

472000


区级实体服务机构改建改造费

政务服务中心

现场改造费

区级大厅按照500平米估算,按1500元/平米计算(市区两级财政分列保障)。

1500

500

750000

参照昆明市建设工程定额规定

VI设计和功能布局咨询费

市级已包含。

0

0

0

按照昆明市咨询公司普通咨询师服务价格标准计算  

综合窗口安装

按照10个窗口估算,每个窗口安装需要技术支持人员2人天,技术支持人员费用为1000元/天,共需2000元/窗口。

2000

10

20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辅助设备安装

包含高拍仪、无线排队取号安装等内容,共需技术支持人员1人1周工作日时间,共5人天,技术支持人员费用为1000元/天。

1000

5

5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小计

775000


信息化设备采购

“三个一”工程相关配套设备采购

服务器、高拍仪、扫描仪、打印设备、自助终端等




800000

按照财政部信息化设备政府采购目录价格

大厅辅助设备采购

无线排队取号

包含取号机、信息发布屏显示、音箱等设备。

38000

1

38000

按照财政部信息化设备政府采购目录价格

小计

838000


区级综合服务人员筹备及年度费用



按照10人计算,每个人员月薪按照一般7000/月(含五险一金),一年约84000万/人。

84000

10

840000

按照昆明市事业单位薪资相关规定

小计

840000


单个区级总计

2925000



以下为区县下属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实体大厅改造明细费用初步估算,由区县根据实际延伸点部署需求情况自行决定改造数量

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改建改造费明细

项目

分项

明细

描述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备注

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改建改造费

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

现场改造费

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按照100平米估算,按1500元/平米计算(市区两级财政分列保障)。

1500

100

150000

参照昆明市建设工程定额规定


VI设计和功能布局咨询费

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已包含。

0

0

0



综合窗口安装

按照5个窗口估算,每个窗口安装需要技术支持人员2人天,技术支持人员费用为1000元/天,共需2000元/窗口。

2000

5

10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辅助设备采购

包含取号机、信息发布屏显示、音箱等设备。

25000

1

25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辅助设备安装

包含高拍仪、无线排队取号安装等内容,共需技术支持人员1人1周工作日时间,共5人天,技术支持人员费用为1000元/天。

1000

5

5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单个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小计

190000



村(社区)为民服务站改建改造费明细

项目

分项

明细

描述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备注

村(社区)为民服务站改建改造费

村(社区)为民服务站

辅助设备采购

包含一套窗口综合受理设备和一套自助服务终端。

25000

1

25000

按照财政部信息化设备政府采购目录价格


综合窗口安装

按照1个窗口估算,每个窗口安装需要技术支持人员2人天,技术支持人员费用为1000元/天,共需2000元/窗口。

2000

1

2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辅助设备安装

包含高拍仪、无线排队取号安装等内容,共需技术支持人员1人3个工作日时间,共1人天,技术支持人员费用为1000元/天。

1000

3

3000

按照昆明市软件行业费用标准计算

单个村(社区)为民服务站小计

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