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联合发文

中共昆明市委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关于印发《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的通知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7-10-09 10:46   字号: [        ]

昆发〔2017〕22号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市属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

《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经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是指导我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基本遵循,明确了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提出了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描绘了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纲要》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上来,把《实施纲要》确定的目标、路径、行动和保障措施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市政府、滇中新区要根据《实施纲要》,分年度制定行动计划,落实年度任务、进度安排、责任分工、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人大常委会要加快《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促进条例》立法工作,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和市级相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与《实施纲要》相衔接的专项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将各项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要按照《实施纲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的城市美誉度、“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吸引力、“中国健康之城”的国际影响力,力争到2030年,把我市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闯出一条昆明特色的跨越发展之路。

中共昆明市委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7年9月29日

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

二0一七年九月

目    录

一、形势背景

(一)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意义

(二)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

(一)打造互联互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二)打造安全可靠的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

(三)打造便捷通畅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

(四)打造功能完备的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

(五)打造智能高效的区域性国际智慧城市

四、加快建设“四个中心”

(一)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二)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三)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四)建设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

五、全面提升“三大品牌”

(一)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的城市美誉度

(二)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吸引力

(三)全面提升“中国健康之城”的国际影响力

六、保障措施

(一)着力加强组织领导

(二)着力加快改革推动

(三)着力突出开放引领

(四)着力夯实项目支撑

(五)着力强化政策支持

(六)着力创新人才服务

(七)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八)着力开展监测评价

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制定《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以下简称《实施纲要》)。

一、形势背景

(一)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是着眼全国对外开放合作大局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基于云南区位优势和发展实际提出的工作要求,为云南、为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描绘了美好前景,指明了努力方向。省委、省政府要求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为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昆明实际,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对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积极响应,是推动昆明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战略选择。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有利于昆明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布局优化、产业提升和品牌增值,把昆明建设成为个性鲜明、底蕴深厚、品质卓越、令人向往的宜居宜业魅力家园;有利于昆明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加快发展汇聚更为丰富的资源,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把昆明发展置于全省、全国及国际化的格局中来思考和谋划,切实找准昆明在国家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定位,更大力度、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二)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

昆明风光秀丽、四季如春,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高原湖滨生态优势,是世界知名的“春城”“花都”,休闲、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昆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都市时尚文化、边疆异域文化交汇交融,有着独特的城市个性和丰厚的文化沃土。昆明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湄合作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交汇点,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和重要门户。昆明资源集中、要素集聚,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汇聚了全省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70%以上的科技创新资源、90%以上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主要经济指标接近全省三分之一,是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地。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深入实施,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发展,昆明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已经从对外开放的“末梢”变成“前沿”,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明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万美元,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速,滇池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城市创新活力大幅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国企国资、农业农村、行政体制、商事制度、生态、民生、社会等领域改革成效明显,申报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8条国内铁路交汇,5条国际铁路出境,长水国际机场通航100多个国内城市和40多个国外城市、年旅客吞吐量超过4000万人次,连接国内、联通世界的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国际对外交往更加频繁,对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入境人员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与五大洲38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保持友好交流关系,7个国家先后在昆设立总领事馆,英国、法国、意大利等15个国家在昆设立签证中心。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深化,53家(含境内、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昆明,南博会、旅交会等开放合作平台影响力不断增强,亚洲财富论坛永久性会址落户昆明。对照国际城市标准,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全市上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奋力谱写昆明改革发展新篇章,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与此同时,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还存在一些制约和挑战: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程度不高,特色产业比较优势不明显,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与国内外国际化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尚未形成,城市规划水平不高,功能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够精细,形象品质不佳,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有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弱,缺少核心技术和重要专利,人才资源总量不大、结构不优,金融、外语、外贸、科技等高端人才不足;开放合作领域不宽、层次不高,缺乏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经济外向度低,尚未具备国际化城市应有的强大吸引力;政务服务国际化水平不高,社会组织功能发挥不充分,城市文明程度还需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治理水平与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差距较大。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合作重点,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谋划、有序推进。科学设定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既立足当前,有序推进打基础、补短板的工作,又着眼长远,统筹谋划好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

2.坚持遵循规律、彰显特色。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借鉴国际先进理念,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标杆,大力引入国际元素和时代要素,在强化城市国际化共性特征的同时,坚持根植本土、保持特色、差异发展,充分彰显昆明的文化特质和独特魅力,加快形成文明、多元、包容、开放的城市气质。

3.坚持开放带动、合作共赢。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秉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找准与创新型企业、文化社团以及周边城市、南亚东南亚国家、发达国家和地区互利合作的契合点,通过协议、规划、机制、项目等多种方式全面开展交流合作,提高国际资源配置能力。

4.坚持创新驱动、跨越发展。以创新的思维和举措推动改革、破解难题、培植优势,既注重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更突出提升文化品质、市民素质、社会治理等软实力,切实增强昆明的经济辐射力、创新驱动力、文化软实力、城市吸引力、国际影响力。

5.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既注重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的作用,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引导性,又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广大市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发力。

6.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营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广大群众在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安康、更有尊严。

(三)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2017年到2020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到2018年,全市GDP达到5300亿元,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市GDP达到7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4万美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功能基本显现,国际通达性明显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新兴产业开始形成集聚态势,产业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品质明显提升;开放合作显著扩大,人文交流平台明显增多,金融、会展、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明显提升。

第二阶段:2021年到2025年,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特征初步显现。到2025年,全市GDP达到1.19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开放型经济特征更加明显,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在西南地区具有突出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 

第三阶段:2026年到2030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到2030年,全市GDP达到1.8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8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美元。经济国际化与城市国际化良性互动,城市创新创业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环境和谐宜居,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国际往来和人文交流更加深入,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的辐射力影响力更加凸显。

展望未来:到2035年,全市GDP达到2.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3.8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美元以上。城市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更加深入,城市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城市要素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往来更加频繁,城市国际化特征更加鲜明。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昆明将成为产业发达的经济繁荣之城,发展布局合理,竞争优势突出,形成一批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综合实力进入我国中西部城市第一方阵,发展层次比肩国际同类城市水平,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将成为创新创造的活力绽放之城,高端人才在这里汇聚,前沿科学在这里传播,创新资源在这里聚集,广大海内外青年在这里追逐梦想,一批引领世界的研究成果在这里产生,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和企业家从这里走向世界,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将成为开放包容的现代大气之城,空间布局科学,公共设施完善,城市品质优良,营商环境、生活环境与国际接轨,更多的国际化企业在这里集聚,更多的国际组织在这里落户,更多的重大活动在这里开展,在全球的知名度、美誉度、竞争力、影响力大幅提升,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将成为兼容并蓄的人文魅力之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多元并存,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外文明成果相互交融,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里和谐共处,昆明特点、云南风格、中国气派、国际特征兼容并蓄的人文魅力充分彰显;将成为和谐宜居的绿色健康之城,城市治理高效,市民生活便捷,群众健康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春城花都和生态宜居城市魅力凸显,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国际知名健康之城,全体市民在天蓝气爽、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绿色健康的环境中共享幸福。

表一 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目标体系

准则层

指标层

单位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区域性国际

综合枢纽

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

万人次

3765

6700

9500

12000

14000

国际(地区)航线

48

100

150

200

210

国际(地区)航空货邮吞吐量

万吨

35.6

57

78

120

140

公路、铁路货运总量

万吨

28431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公路、铁路客运总量

万人次

9842

13700

19394

25609

30330

区域性国际

经济贸易中心

人均GDP

万美元

0.86

1.4

2.0

2.8

3.8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5.3

60

65

70

73

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9.9

18

25

30

33

外贸依存度

%

19.3

20.14

25

30

32.22

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进驻数(含境内、境外)

53

73

103

143

193

区域性国际

科技创新中心

R&D经费投入强度

%

1.86

2.5

3.3

4.2

5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8.02

13

22

32

43

科技进步贡献率

%

42

55

60

65

70

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

亿元

2156.7

4200

7735

12240

19170

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155

520

1000

1500

>2000

区域性国际

金融服务中心

外国金融机构数量

5

10

30

50

70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8.83

9.93

11.3

12.78

14.5

跨境人民币结算额

亿元

485

700

850

1000

1500

上市(挂牌)公司数量

60

120

170

245

345

区域性国际

人文交流中心

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数量

20

25

30

35

40

国际组织总部和地区代表处数量(含领事机构及代表处)

9

15

21

27

>30

年度国际会议及展览活动举办次数

56

66

78

92

108

入境旅游人次

万人次

114.5

165

250

335

450

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4.9

10

12.3

13.3

15

区域性国际

和谐宜居城市

人类发展指数(HDI

0.782

0.798

0.814

0.831

0.84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美元

4261

6000

8000

10000

>12000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7.8

98

99

99.45

>99.45

建成区绿地率

%

37.25

37.5

37.8

38

38.1

国际学校(中、小学)数量

2

6

9

12

15

国际医疗机构数量(通过JCI认证)

2

5

9

12

>15

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

54.3

58

61

65

70

实有人口总数

万人

815

907

1025

1153

1310

外籍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0.08

0.11

0.18

0.27

0.4

每万人刑事案件发生数

129

87

59

40

27

注:2035年数据为远景展望推测指标。

三、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

加快建设交通、能源、物流、信息通道,完善密集便捷的公路网,构筑功能高效的铁路网,打造开放发达的航空网,着力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国内衔接顺畅、国际互联互通、节点功能完善的区域性国际综合枢纽,不断夯实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硬件基础。

(一)打造互联互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1.打造航空枢纽。建设昆明长水国际航空枢纽,提升其西南门户枢纽地位,完善空港配套设施,打造国际航空大都会。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澜湄合作区域等重点国家及地区,新开、加密通往东南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国际航线和通往欧洲、澳洲、非洲、美洲的洲际航线,加密通往东中部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及国内旅游热点城市航线,织密国际、国内以及省内三张航线网,提高长水国际机场航线覆盖广度,打造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集散中心。立足航空培训、空中游览、公共出行、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需求,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加快“一主八辅”通用机场建设,着力打造全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示范区。

2.构建铁路枢纽。加强昆明南火车站、昆明火车站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提升“一城两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利用国铁开通滇中城市城际列车,规划研究城际铁路网络,适时启动建设。推进渝昆铁路、南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助推泛亚铁路建设,建成以“铁路干线+城际铁路+都市快线”为主的铁路交通网络,将昆明打造成为中国走向南亚东南亚的铁路交通枢纽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陆路通道和枢纽。

3.完善公路网络。重点实施滇中城市群互联互通、“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通道连接线工程,加快进出昆明高速公路复线和“出滇入川”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对外公路主通道。推进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形成对外公路次通道。优化和改善路网结构,实现主干线高速化、次干线快速化、农村公路密集化,构建外通内畅、覆盖面广、衔接一体、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公路网。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与滇中各城市双高速连通。到203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800公里。

4.建设航运设施。全面推进水运交通建设,加快建设东川港,推进金沙江格勒和乌东德两港区航道改造和码头、停靠点建设,疏通金沙江对外运输通道,形成通江达海、港航配套、畅通高效、公铁水联运的内河航运体系。

5.发展城市交通。重点推进城市高快速环路、环路间重要联络线、城区间重要联络线以及呈贡新区、晋宁新区、空港片区重要对外联络线建设,加快老城至呈贡、呈贡至长水机场、主城至各辅城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强化城市快速路网与高速公路之间的衔接,完善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及快速路网系统。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加快轨道交通1至9号线和嵩明线、安宁线建设,适时启动其他远景预留项目,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保障体系,打造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公交都市。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35公里。到203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500公里,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超过65%。扩大“智能交通”设施覆盖面,提高覆盖密度,提升技术含量,深化应用管理,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

(二)打造安全可靠的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

1.建设油气保障基地。推进中石油云南炼化基地建设,为西南地区成品油和化工产品供应提供保障。加快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完善与中缅油气管道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形成以昆明为核心、辐射周边的油、气供应管网体系。

2.建设电力保障基地。加快推进乌东德水电站建设,稳步发展风力和光伏发电。围绕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积极推进输电通道建设。加强连通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云电外送,打造跨区域电力交换枢纽。积极拓展境外电力贸易市场,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电力交易中心。

(三)打造便捷通畅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

1.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点线结合、内畅外通、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物流空间布局。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多式联运设施及物流通道,提高物流信息化和国际化、物流装备现代化和标准化水平,建立信息通畅、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智慧物流体系,构建物流聚集区、城市(城际)配送中心、物流通道、重点行业等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把昆明打造成为服务全省、连通国内、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物流产业核心区。

2.推进国际物流发展。积极参与澜湄区域经贸合作,以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为重点,强化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内联我国西南及东中部腹地、辐射南亚东南亚及印度洋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加快建设王家营铁路口岸,把王家营国际物流港建成一个集物流仓储、运输配送、多式联运配送、信息化服务、物流金融、商务办公等为一体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成为云南物流发展新高地。加快与港口(口岸)城市的通道对接,推进国际多式联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国际陆港、口岸等协调发展,完善口岸物流服务功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国际物流便利化程度。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到昆明发展,支持物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物流业务。加快国际(城市)配送中心建设,构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和平台,提高国际物流运营能力,把昆明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四)打造功能完备的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

1.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政务、教育、医疗、旅游、农业、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的行业云和大数据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支撑相关行业发展的全国性、国际化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全光纤网络城市,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高网络容量和网间互通能力。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光缆和国际通信枢纽建设,拓展区域国际通信基本服务和增值业务。推进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建设,增强信息汇集支撑能力,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的地位、功能和作用。

2.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通信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区域信息内容服务等领域和方向,着力构建龙头带动、集聚发展、产业配套的信息产业集群。以呈贡信息产业园为依托,实施现代信息服务业培育发展工程,加强基础软件核心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应用软件,积极培育云计算等新业态,大力引进国际国内信息服务业领军企业,构建起完整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大数据信息资源中心,打造云南省信息产业高地、“云上云”信息产业核心区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信息产业辐射中心。以滇中新区、高新区、经开区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新一代移动通讯、互联网应用等电子信息制造业,迅速提高信息产业的区域辐射能力。

(五)打造智能高效的区域性国际智慧城市

1.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以政务服务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平台化、协作化为目标,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基础数据共享,构建智能化、智慧化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聚焦办事“最多跑一次”目标,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相结合、相统一的便民服务“一张网”,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办理,打造具有昆明特色、国内一流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使政务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形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

2.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按照城市管理精细化、可视化和社会治理协同化、透明化发展需求,加快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监管、智慧应急、智慧环保等建设步伐,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推进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相融合的方向迈进,加快构建综合智能的交通体系、协同融合的治理体系、安全可控的监管体系、立体防控的安全体系、绿色智能的生态体系、全面覆盖的征信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城市顺畅运行和高效治理的典范。

3.提升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围绕市民对生活品质、全面发展、文化休闲、交通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理念,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整合服务渠道,建立符合居民习惯、方便快捷的民生服务体系。推动广覆盖、易使用的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智慧化,推进智慧社保、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扶贫、智慧旅游、智慧体育、智慧文化、智慧农业、智慧气象等方面的应用发展,促进智慧生活应用全民共享,把昆明建设成为信息惠民服务的样板。

四、加快建设“四个中心”

充分发挥昆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其中,经济贸易中心是基础,科技创新中心是动力,金融服务中心是重要抓手,人文交流中心是主要载体。通过打造“四个中心”,有力支撑和引领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昆明的辐射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抓住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机遇,着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产业能级高、营商环境优、集聚辐射能力突出的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1.构建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高端引领、协调融合、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昆明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优先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教育培训、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积极发展商贸流通、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稳步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企业重组,推动产业链条从前端向末端延伸,价值链条从低端向高端攀升。培育扶持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提高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工业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发展转型,提升“昆明制造”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高集约度、高科技的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把昆明打造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重要集散中心。破除制度性瓶颈,创新监管方式,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厚植更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土壤,提高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

2.强化双向开放内外联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深度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建设,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流交往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将昆明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推动创建“昆明合作组织”,争取在昆明设立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常设办事机构,促进更多双边或多边合作机构落户昆明,支持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昆设立领事馆、商务及金融机构。积极推进城市外交、城市合作,优先发展南亚东南亚友城,建立以友城为主要平台的城市交往机制。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川滇黔州市、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合作,加强资本引进、渠道建设、市场对接,实现互促共进、共同发展。主动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产业协作和项目对接,引入首都科技创新资源,推进互利互惠、共赢发展。充分发挥昆明作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核心作用,合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城乡建设、生态环保“六个一体化”建设,促进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五城联动”发展,全面提升滇中城市经济圈整体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昆明市与滇中新区深度融合发展,以杨林经开区、安宁工业园区、空港经济区等重点园区为依托,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云南桥头堡建设重要增长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验区和改革创新先行区,共同打造全省最具活力的增长核心。

3.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瞄准南亚东南亚市场需求,积极承接国际国内高端制造业、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进出口、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货物贸易、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业务,将昆明综合保税区、昆明高新保税物流中心、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多功能复合型国际保税物流园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开展境外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优化出口市场结构,提高外贸产品附加值,拓展南亚东南亚市场,加快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新优势。整合会展场馆资源,建立现代会展产业资产管理运营体系,推动会展业与商业、旅游、文化、健康、体育等产业联动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品牌展会,形成以区域性会展为基础、国家级和国际性会展为龙头的会展业发展格局,将昆明打造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

4.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完善对外贸易布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深化发展加工贸易,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产业、第三方贸易和多边贸易,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打造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全国沿边开放示范区,配合省申报建设中国(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果蔬、玉石珠宝、中药材、茶叶等商品交易市场,搭建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专业市场交易平台,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定价权的区域性要素交易市场,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商品展示中心、交易中心和流通中心。加快培育外贸市场主体,支持有规模和品牌竞争力的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提升国际贸易发展质量。积极参与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中国(昆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采购交易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和全国跨境电商先行先试的重要城市。积极发展保税展示销售、进口商品直销等新型业态,引入高端商业品牌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特色品牌,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餐饮美食街区和主题街区,将昆明建设成为服务优质、独具特色、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消费目的地。

5.建设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对外商积极推行“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创新涉外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适合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国际会议管理、外国人在华管理、外国非政府组织在昆活动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创新设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为外国留学生在昆就业,外国人来昆工作、投资创业、经贸往来提供便利服务。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现144小时过境免签。落实出入境证件前置受理、跨区受理、快递送证等举措,建立24小时出入境自助服务大厅,不断提高出入境便利化水平。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服务”,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推动政府部门间数据信息充分共享。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市场监管规范化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诚实守信、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司法交流合作,提高商事司法活动的国际化水平。吸引有影响力的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国际商事争议仲裁机构和国际经贸组织等在昆发展。构建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立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商事调解中心。积极推进城市标识系统国际化,对公共空间、公共服务场所标识进行规范化改造,不断扩大国际化标识覆盖面。深化法治昆明、平安昆明、和谐昆明创建活动,营造安全、安定、安心的社会环境。

(二)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牢牢把握科技进步方向和产业变革趋势,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步伐,把昆明建设成为科技创新资源充分聚集、科技创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激活科技创新主体。健全完善由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引导和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主体。实施科技创新企业引入计划,大力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进实施“双创”行动计划,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支持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创业创新,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局面。

2.建设科技创新载体。有效整合“昆明市—高校发展合作联盟”“昆明市—科研院所联盟”等资源,推进创新主体、创新要素跨界融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科研机构,加快布局和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并向社会开放。紧紧围绕生命科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业和特色资源等重点领域,引入和培育一批国家级创新工程中心。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研发机构参与承担市域内各级别科技计划项目,吸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来昆联合组建科研中心。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科技中介市场发展,引入和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水平高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迅速提升科技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占比。积极推广“孵化+创投”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科技金融支撑体系,推动创新链、孵化链、产业链有机融合,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模式的支撑平台发展。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外先进创业孵化机构开展对接合作,吸纳、整合、利用国外技术、资本、市场等资源,提升众创空间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3.建设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和“科技合伙人”“人才+项目+金融”等多层次引智计划,大力引进大健康、大数据、大文创、大旅游、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紧缺人才和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继续实施“春城人才行动”、科技创新人才“双百千万”等工程,对接国家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着力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专业人才队伍、科技型企业家队伍、科技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和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家队伍,打造一批科研实力和产业带动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层次技能应用型人才。依托滇中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建设科技人才创新试验区,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

4.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及成果转化。支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合作研发、技术输出、科技交流、科技人员培训等双边或多边合作。结合南亚东南亚国家重大科技需求,鼓励在昆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自建或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国际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推动国际产学研合作。围绕昆明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推进重大专项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重大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国内外科技成果落地孵化转化及产业化,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昆明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发展一批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支撑平台,拓宽技术成果转化渠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整合各类科技金融资源,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和基础前沿类科技计划的支持力度。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实施激发市场创新动力的收益分配制度。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力度,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三)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扩大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层级和水平,构建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把昆明建设成为国际性金融机构聚集、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环境优良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1.建设区域性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开放创新”的原则,加快“一网五平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地银行与境外银行间建立代理结算关系,搭建多层次、多币种的跨境结算渠道,实现境内外银行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跨境结算的安全性、便利性、高效性。推进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柜台及区域挂牌业务,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与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兑换汇率定价机制。推动市场主体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配合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从经常项目向资本项目延伸。积极支持境内银行为境外项目提供人民币贷款,大力推动个人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业务发展。创新非居民人民币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模式,探索开展跨境金融便民支付服务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展居民与非居民账户分离业务试点,实现分账核算管理。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区域性国际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结算中心、区域性国际货币交易中心、区域性国际票据交易服务中心,提升人民币在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定价能力和流通能力。

2.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快金融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昆明国际金融小镇,组建昆明农村商业银行。完善金融专业服务和中介服务体系,支持与金融相关的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支持民营企业依法发起设立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入股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村镇银行。支持优质金融租赁企业在昆发展,着力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在昆设立金融租赁公司。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强与境内外知名中介机构合作,为企业和投资机构搭建国际化投融资平台。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扩大股权债权融资规模。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昆明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发展的融资支持力度和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与产业园区及入园企业建立务实合作机制,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扩大中小企业信贷投放。

3.扩大金融交流与合作。强化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到昆明设立区域性管理总部、业务运营总部、后援服务中心和培训基地。引导证券机构、期货机构在昆明设立专业子公司、分支机构,争取期货交易所在昆明设立商品期货交易交割库。支持商业银行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银行开展人员互访,加强在跨境融资、结算、金融创新和服务方面的交流,建立协作信息共享渠道和跨境金融业务交流合作机制。支持驻昆国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及地方性银行进一步加强与其境外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境内外联动的跨境金融产品。鼓励银行机构通过银团贷款、混合贷款、项目融资等方式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商业银行开展跨境投融资金融业务,完善对客户的增值服务。支持企业根据国家发展战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自身发展需要到境外上市和发行债券融资。强化国际国内金融领域交流合作,切实提升昆明金融的国际影响力。

4.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做好多层次金融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加强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改善发展普惠金融的基础和条件。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提升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引导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向乡镇延伸网点。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地方类金融组织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好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完善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互联网金融、地方类金融组织、民间融资领域的全方位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防范和打击金融欺诈、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等各类违法行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依法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建设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

全方位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教育、卫生、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智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民间人文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文明程度,将昆明建设成为文化交流活跃、文化贸易繁荣、文化合作密切的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

1.增强文化软实力。把文化软实力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注重发挥重大设施、重大活动和文化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增强核心价值观感召力、理论成果说服力、宣传舆论影响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多层次公共文化供给,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体设施网络,提高设施综合使用率和服务水平。扩大文化领域开放,推动文化市场主体多元、要素集聚,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成功创建并持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推进城市文明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2.推进文化交流合作。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相结合,策划一批有昆明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大型多边文化交流活动,打造一系列具有昆明元素和南亚东南亚文化特点的文艺演出、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合作项目,使昆明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品牌文化活动重要举办地和文化产品交易中心。加强出口型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快建设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开放服务基地。统筹推进文化交流、传播、贸易,支持以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演艺、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发展,培育扶持一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鼓励对外文化中介机构发展,支持建立国际性文化营销网络,推介昆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拓宽文化进出口渠道。建立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良性互动机制,积极承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人文交流项目,吸引国内外艺术团队和文化人才到昆明创业发展。发挥知名政商领袖、新一代华侨华人精英的人脉关系和社会影响,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商会、文化社团、华文媒体的沟通联系。创作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反映昆明华侨文化特质和华侨历史文化的作品,扩大昆明华侨历史、华侨文化、郑和文化在南亚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深化教育交流合作。整合各方力量,搭建昆明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政府间教育高层磋商对话、学校务实合作、师生友好往来平台。以在昆高校为依托,积极开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办学、文化交流及人才培训等活动,鼓励和支持在昆高校扩大留学生规模,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教育交流基地和南亚东南亚国家人员来华留学的首选地。成立昆明市教育对外合作交流中心,搭建留学生互派交流的桥梁和平台,为留学生提供语言培训、政策咨询、留学中介等个性化服务。支持在昆高校和研究机构选派中青年学者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流互访。加快建设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教育基地,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南亚东南亚语种等第二外语教学。支持和鼓励国际学校发展,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国际“姊妹学校”,拓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领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优质教育资源、品牌教育机构,引导中外合作办学向高层次、规范化方向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到国外举办海外分校,拓展国际教育的办学空间。加强国际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加强英语、南亚东南亚语种专业教师、职业学校教师和国际化课程教育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国际化教育所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教师队伍。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华文教育工作。抓好对外培训援助计划,大力推广对外汉语教学。

4.强化新闻传媒广播影视交流合作。以澜湄合作区域、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媒体定期互访和高端对话平台。鼓励扶持本地媒体、文化团体、传播机构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知名媒体和企业加强合作,推进市属主要媒体与境外主流媒体在新闻采编、稿件互换、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媒体间高层互访常态化机制化,深化媒体从业人员交流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情感交流。支持昆明影视机构加强对外合作,创作生产一批满足南亚东南亚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优秀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支持和推进国产影视文化作品在南亚东南亚落地,选择一批国产优秀影视剧、纪录片、广播电视节目、中华传统经典出版物、省市文艺精品、优秀民族文化出版物等进行多语种译制,主动为周边国家媒体传播提供内容和技术支持。

5.推进智库交流合作。以周边国家关系、边疆治理和地区安全、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对外开放策略等战略研究为主线,借助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等社科研究机构,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加大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学术研究、智库机构互访力度,鼓励在昆高校、科研机构等与周边国家智库,围绕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理论和决策咨询研究,通过举办高端论坛和开展项目合作,深化对话交流。学习借鉴国际智库在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人才管理、制度建设和经费管理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升与国际智库交流合作水平,推进交流合作成果转化。

五、全面提升“三大品牌”

深度挖掘昆明滨水、历史、气候、文化等独特要素,把资源禀赋、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充分彰显昆明的特色与个性,建设区域性国际和谐宜居城市,有效提升昆明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的城市美誉度

充分发挥昆明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高原湖滨生态优势,对标世界著名花园城市,提升园艺景观,壮大花卉产业,打响花卉品牌,优化人居环境,着力打造蓝天永驻、碧水长流、绿润昆明、花香满城的世界春城花都,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美丽中国”典范城市。

1.提升城乡规划水平。按照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两核一极两区六廊”的城市格局,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市域发展新格局。强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生态规划以及产业、交通等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之间的统筹对接,构建城乡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精心设计城市形态、城市轮廓、建筑景观与色彩、标志系统,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加强对山系、水系、绿系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科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规划执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管治制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专栏1 “两核一极两区六廊”城市格局

两核:一核为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老城四区,另一核为呈贡新区。

一极:即滇中新区。

两区:即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晋宁区、安宁市、嵩明县、富民县、宜良县、石林县)和城市生态涵养区(包括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倘甸和轿子山“两区”)

六廊:即携手滇中城市(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协同推进6条出入昆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2.建设缤纷多彩的花园城市。全力修复生态环境,大力修补城市功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着力彰显昆明“山水、历史、文化”的特色优势,把昆明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示范城市。突出昆明特色,坚持“以春打底”“以花为媒”,强化城市形态设计和品质提升,统筹推进公园、绿地、景观、慢行道等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市生态隔离带,拓展城市生态休闲空间,实现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着力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花园城市”。加快建设“一心、二轴、三环、四横、五纵”的城市道路景观廊道,着力构建环山特色廊道、滨水特色廊道、生态景观绿廊、空中航线视廊、高铁沿线景观视廊五个城市生态特色廊道。充分挖掘山水形胜等自然禀赋,提炼不同公园的主题特色,改造提升金殿名胜区、大观公园、昆明动物园、西华公园、黑龙潭公园、昙华寺公园、郊野公园、翠湖公园、西山风景名胜区、海埂公园等“十大公园”,构建“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城市公园体系。加强生态绿地建设,开展“城市增绿”行动,提升街道、公园、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品质,重点开展公园绿地、城市门户节点、街道景观、夜景照明系统等提升工程,精心设计城市家具,美化城市景观。将文化和创意融入园艺,举办昆明园艺周活动,打造花巷、花街、街头小游园、园艺小镇、花主题社区等精致园艺景观,展示专业、特色、国际化的昆明园艺水平。加快建设“海绵城市”,积极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设,着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专栏2  “一心、二轴、三环、四横、五纵”城市道路景观廊道

一心:沿翠湖环路和一环路为观花核心,以绿色为骨架,配置山茶、杜鹃等传统名花。

二轴:横轴即机场高速—人民路全线道路景观,分段展示景观特色,城市中心区以城市景观为主,增补植物花带,城市边缘区以云南本土人文景观为主,增加多年生花卉和彩叶植物,营造色彩缤纷的景观带;纵轴即北京路全线—官南路道路景观,以高大、常绿和彩叶乔木,配置多年生花卉、彩叶灌木,营造简洁别致的城市景观,结合盘龙江廊道的建设形成南北向滨水景观休闲带。

三环:即一环路观花环线,二环路、三环路观叶环线。

四横:即穿金路、日新路、学府路、锦绣大街,以现状绿色骨架搭配节点观花植物和园林景观小品。

五纵:即彩云路、环湖东路、滇池路、龙泉路、海源路,以现状绿色骨架搭配节点观花植物和园林景观小品。

3.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人居环境。在全市河湖库渠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库渠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库渠功能永续利用提供保障。把滇池治理作为头等大事、“一把手”工程,统筹抓好滇池治理各项工作,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取得突破性成效,使滇池成为生态之湖、人文之湖、希望之湖。力争到2030年,滇池外海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草海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水标准。持续抓好云龙水库、松华坝、清水海、牛栏江等水源区管理保护,确保阳宗海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积极推进环滇池生态湿地建设,大力开展绿化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森林抚育等工程,加强“五采区”综合治理和植被修复,构筑城市生态屏障,建设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的绿色城市。建立健全生态红线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污染防治机制,加强水、大气、土壤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推进污染控制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有效提升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强节能降耗,加快建立以低碳、绿色、环保、循环为特征的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4.打响独具特色的花品牌。研究制定花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鲜切花、盆花基地和专用苗圃等,努力形成鲜切花、观赏植物、种球种苗、绿化苗木等产业多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建立集新品种选育、本土化技术研发展示为一体的花卉研发展示中心,做好花卉新品种的研发培育、保护推广力度,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大力扶持特色花卉生产龙头企业和重点园区,加强花卉生产基地建设,延伸花卉产业链,推动昆明特色花卉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积极搭建花卉产业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国家级平台,提升“斗南花卉”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把斗南花卉市场打造成为世界第一的花卉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管理经验,突出花卉苗木生产、销售、价格发布采集、电子信息交易等重点环节,抓好现代化物流、专业化管理、标准化控制、信息化技术和品牌化推广,把昆明建成世界花卉生产、交易、物流和价格形成中心。加强花卉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举办国际性花事活动、专业性展会、国际花卉博览会、高峰论坛,打造世界级的花卉及相关产业汇聚展示舞台。

(二)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吸引力

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底蕴,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培育城市文化气质,着力打造保护利用水平较高、历史文化格局完整、个性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历史文化名城。

1.提升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管控,在传统历史城区,重点围绕“三山”“一湖”“一城”“一轴”“一带”,通过科学复建、城市设计、环境整治、景观提升、夜景照明、立体空间控制,塑造由传统空间格局、街巷肌理、民居等物质载体构成的历史城区传统空间形态。在环滇池历史文化区,重点对“四山”“六河”“一湖”“七片”围合串联形成的区域,挖掘历史文化、展示山水形胜、打通景观视廊、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形成与历史文化名城相符合的城市环境、文化氛围、整体形象。在历史文化名城延伸区,以“一区”“两线”“多点”为重点,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展示和重点项目打造,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文化街区保护建设,制定风貌保护规划、改造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注重保持建筑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关系,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历史文化元素符号。

专栏3  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格局

传统历史城区:围绕“三山”(五华山、圆通山、云大山)、“一湖”(翠湖)、“一城”(历史城区)、“一轴”(正义路、三市街、文庙直街、文明街的城市传统轴带)、“一带”(串联圆通山、翠湖、篆塘、大观河、大观楼历史文化景观带),形成“三山绕一湖、城轴带相连”的历史城区格局。

环滇池历史文化区:围绕“四山”(金马山、碧鸡山、长虫山、玉案山)、“六河”(盘龙江、宝象河、马料河、金汁河、银汁河、海源河)、“一湖”(滇池)、“七片”(西山、金殿—黑龙潭、官渡、呈贡、海口、昆阳、晋城等七个遗产聚集区),形成“四山、六河、一湖、七片”的环滇池历史文化空间。

历史文化名城延伸区:以“一区”(滇池流域地区)、“两线”(明清古驿道沿线区域、滇越铁路昆明段沿线区域)和“多点”(主城六区以外区域的文化遗产聚集区、历史村镇和传统村落)为重点,拓展“一区、两线、多点”历史文化名城延伸区。

2.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构建反映昆明各个时期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城市风貌的文物资源体系。重点修缮以明城墙残段为代表的明清城市遗存,以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等为代表的近现代重要史迹文物,以红军长征纪念馆、抗战胜利堂等为代表的革命遗迹,以梁思成林徽因旧居、闻一多朱自清旧居等为代表的名人故(旧)居,以宜良文庙、呈贡文庙等为代表的传统礼制建筑,以及各类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传统村落中的古建筑、老字号、传统民居,切实提升文物保护修缮和日常维护水平。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积极推荐具有重大保护价值的项目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民族工艺、地方戏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走向市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

3.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展示脉络,重点打造以古滇国、护国运动、重九起义、抗战文化等为代表的重要历史事件品牌,以云南陆军讲武堂、西南联大等为代表的重要历史机构品牌,以赛典赤、郑和、孙髯翁、聂耳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品牌,以筇竹寺五百罗汉等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品牌,以翠湖、大观楼等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品牌,不断提升昆明历史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动综合类、专题类国有博物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非国有博物馆,加大与省内外和南亚东南亚国家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博物馆成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展示窗口。挖掘历史文化名城资源,丰富文艺创作题材,从广度和深度上创作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学、影视作品,策划一批以大山大水、湖光山色为背景,文景交融的文艺演出活动,打造更多具有时代特征、昆明特点、民族特色的文艺精品、文化品牌,充分展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风采。

4.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优化整合,推进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级,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之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与大旅游、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和金融、科技等相关要素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老旧工业厂房、闲置构建筑物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创新程度高、附加值高的业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加快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运营水平。积极开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等交流合作,广泛吸引国外龙头文化企业、文化创意人才、机构入驻昆明,营造开放包容的良好发展氛围。

专栏4  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

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昆明金鼎文化创意产业园、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呈贡斗南花艺文化创意产业园、昆明重工871西区文化创意工场、昆明国际印刷包装创意设计园区、银河T-PARK科技园、昆明花之城、华熙Live昆明滇池文体产业中心、昆明三龙文化创意产业园、晋宁1405文化创意产业园。

十大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云南民族村、云南世博生态主题文化公园、石林文化旅游风景区、昆明滇池影视文化主题公园、云南华侨城生态旅游小镇、万达文化旅游项目、中信嘉丽泽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阳宗海国际生态影视文化城、安宁太平新城海洋世界。

十大市级重大标志性文体设施:云南陆军讲武堂保护利用项目、文庙恢复性修建工程、昆明聂耳大剧院、昆明市文化艺术中心、昆明市文化馆、昆明市中心图书馆、昆明文苑、昆明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昆明市体育中心、昆明民族大剧院。

十大文化旅游体育(节庆)活动品牌:“创意昆明”系列活动、中国·昆明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聂耳音乐节、杨丽萍国际舞蹈季、春城文化节、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昆明环滇池高原自行车邀请赛、昆明网球公开赛、东川国际泥石流汽车拉力越野赛。

十大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昆明老街、官渡古镇、环翠湖传统文化街区、金马坊传统文化街区、南强街历史文化街区、百年滇越铁路法式风情街、龙泉历史文化古镇、西山茶马花街、呈贡斗南花卉文化艺术街区、呈贡三台山文化旅游街区。

5.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坚持以全域化、国际化、智慧化、产业化为导向,构建“一心一圈三片五廊五通道”国际旅游城市功能区格局,推进旅游业态从观光型旅游到复合型旅游转变、从资源型旅游向价值型旅游转变,着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国际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推进旅游服务、管理与国际标准对接,切实提升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昆明旅游大数据中心和网络软件平台,实现信息化对旅游整体营销、游客服务、行业管理、景区建设等多个环节的有效支撑。推进国际旅游交流合作,配合省发起成立“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将联盟打造成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旅游交往的重要平台。加大主要海外客源市场开拓力度,巩固提升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为代表的南亚东南亚市场,大力拓展港澳台、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重点市场。整合外宣、外事、文化、旅游、博览等部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推广和产品营销,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推广昆明城市形象,不断扩大昆明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专栏5    “一心一圈三片五廊五通道”国际旅游城市功能区格局

一心:即主城国际都市旅游核心,重点建设“一厅两带六区”,打造草海城市会客厅,重塑盘龙江绿化景观带、百年米轨风情文化旅游带两个特色旅游带,重点推进翠湖·讲武堂历史文化休闲旅游区、斗南花卉主题休闲体验区、西翥生态旅游试验区、昆明南火车站旅游综合服务区和安宁温泉休闲旅游区等建设,使之成为全市旅游的服务中心、全域旅游体验中心、都市时尚区和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一圈:即环滇池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发展主题娱乐、休闲度假和会展商务旅游,使之成为昆明生态文明新窗口、综合旅游新地标。

三片:即全面提升大石林、阳宗海、轿子山三大重点片区,优化片区综合旅游功能,实现旅游产品转型升级。

五廊:即昆明—富民—禄劝辐射四川旅游走廊,昆明—寻甸—东川辐射成渝旅游走廊,昆明—安宁—大理—腾冲—瑞丽辐射缅甸、南亚旅游走廊,昆明—晋宁—西双版纳辐射东南亚旅游走廊,昆明—宜良—石林辐射两广旅游走廊。

五通道:即依托昆磨(中老铁路)、昆瑞(中缅铁路)、昆明—临沧—缅甸铁路、昆腾(中缅印铁路)、昆河(中越铁路)五条出境铁路,打造五条国际旅游大通道。

(三)全面提升“中国健康之城”的国际影响力

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打造“一核两极三网五走廊”大健康总体空间布局,积极构建“3456”大健康生态圈,全力发展健康产业,积极推进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创建国家健康城市步伐,以大健康引领带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健康产业发达、健康文化鲜明、健康服务完善、健康品牌靓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健康之城”。

专栏6   “一核两极三网五走廊”大健康总体空间布局

一核:以老城区及呈贡新区为载体,打造中国健康城市核。

两极:依托昆明高新区,建设大健康产业创新增长极。依托云南滇中新区,建设大健康融合业态增长极。

三网:完善全民基本医疗卫生网、建设全民康体运动健身网、优化全民健康素养文化网。

五走廊:即昆明—富民—禄劝联动攀枝花连接青海的大健康走廊;昆明—嵩明—寻甸—东川整合曲靖、昭通联动成渝黔连接长三角的大健康走廊;昆明—安宁整合楚雄、大理,经保山、德宏连接缅(缅甸)印(印度)与经丽江、香格里拉连接西藏的大健康走廊;昆明—晋宁整合玉溪、普洱连接泰(泰国)马(马来西亚)的大健康走廊;昆明—宜良—石林整合红河、文山联动广西北部湾连接珠三角与越南的大健康走廊。


专栏7  “3456”大健康生态圈

坚持以医疗卫生、生物医药、养老养生为核心,推动健康产业向健身体育、健康食品、健康农业、健康管理四大领域延伸,大力发展健康旅游、健康文化、健康数据、健康金融、健康社区五大融合业态,加快打造药用植物、疫苗、精准医疗、再生医学、候鸟式养生、高原康体等六条新兴特色产业链。

1.夯实健康城市基础。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化建设和管理,加快实施一批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关爱妇女儿童健康,深入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依托现代通信、智能呼叫、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形成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加强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教育,推进健康社区建设,构建和谐健康的城市生活氛围。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建设环滇池慢行系统,打造“15分钟体育健身圈”,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建立健全健康素养监测网络,做好数据监测、管理、分析、发布,在健康素养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以昆明地区的医学院校、医疗机构为依托,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及诊疗方面的合作。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在卫生应急领域的交流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着力吸引南亚东南亚国家各界人士来昆明体检、治疗、养老,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2.着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依托在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发挥现有疫苗、生物医药等研发优势,在再生医学、精准医疗、新型疫苗、生物医药、模式动物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以滇中新区(空港经济区)、高新区(马金铺片区)、呈贡新区(云南白药片区)、盘龙区(茨坝片区)等为重点,培育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保健食品、健康器械等重点产业,提升健康产品制造规模质量,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健康产品制造中心。推进养生养老产业与医疗、旅游、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多样化的养生养老模式,打响“康养”“药养”“文养”“食养”“生态养”五大特色养生品牌,打造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候鸟式养生养老中心。以培育高原特色体育运动产业为切入点,做强高原体育运动品牌,加快建设集体育训练比赛、全民健身、体育旅游、体育科研、体育交流“五位一体”的国际性、立体化、多功能高原健体运动中心。推动滇医学派中医健康文化、传统健康技术产品的整理、研究、传承和发展,开发民族文化和健康养生相融合的项目和产品,打造南亚东南亚特色健康产品、特色健康文化的集中展示交易平台,加快建设民族健康文化中心。支持本地医院进行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健康管理机构、高端体检中心和医学专业人才,使昆明的综合医疗水平达到西部一流,国际特色医院走在前列,加快建设高端医疗服务中心。

3.加快建设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重点围绕植物药、民族药、跨境医疗、再生医学、健康产品、基因检测与诊断等领域,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政策配套和产业布局落户昆明,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加快建设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按照“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标准,加快推进国家植物博物馆规划建设,着力打造“馆、库、园”一体,兼具展示交流、植物资源种质库、基础研究、健康产品创新研发、健康旅游等多种功能的国家级博物馆。突出中医药资源富集的优势,发挥人才和学术资源集中的优势,拓展与周边国家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开展与全球健康城市的友好交流,引入优质大健康产业资源,合作共建示范项目。

4.强化健康品牌的营销推广。开展“中国健康之城”品牌形象设计,在对外交流、招商引资和重大活动中集中展示、传播和推广昆明健康理念、昆明健康标准、昆明健康产品,提升国际影响力。系统策划、组织和举办一批以高端论坛、主题活动、会议会展为核心的大健康品牌活动,办好昆明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积极争取全国药品交易会、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博览会等品牌展览、会议(论坛)在昆明举办,提升昆明“中国健康之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独特的健康城市形象。

六、保障措施

(一)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级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研究解决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滇中新区要根据本《实施纲要》,分年度制定行动计划,落实年度任务、进度安排、责任分工、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人大常委会要加快《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促进条例》等立法工作,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和市级相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与本《实施纲要》相衔接的专项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将各项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二)着力加快改革推动。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昆明国际化水平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质量效益的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加快推进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激发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活力动力。

(三)着力突出开放引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大资金、项目、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引进力度,鼓励本土有条件的企业到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以扩大开放增添发展新动力、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四)着力夯实项目支撑。根据《实施纲要》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主动与国家和省级部门沟通协调,谋划、研究、梳理、储备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项目,形成项目支撑体系。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统筹安排工程建设进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对重点目标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强化对项目的跟踪管理和协调服务,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做到基础设施项目适度超前、产业发展项目确保重点、公共服务项目优化布局、民生保障项目资金到位。

(五)着力强化政策支持。注重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围绕《实施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加强产业、财税、投资、经贸、创新、金融、人才等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密切联系宏观环境变化和发展实际,加强对上级可能出台政策的研究,用好用足上级给予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加大向上汇报对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出台事关昆明长远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昆明加快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六)着力创新人才服务。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编制高端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层次人才管理制度,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和引进人才。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立国际化理念,拓宽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化知识,了解国际化标准,学会按国际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办事,打造一支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相适应的干部队伍。

(七)着力营造良好氛围。根据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情况,研究制定宣传方案,策划一批报道主题,深入开展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广播、报刊等媒体,加强对外舆论引导,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提高全民参与度,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中来,使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八)着力开展监测评价。综合分析确定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各项标准,对《实施纲要》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科学评价。建立《实施纲要》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维护制度,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对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及时了解和评估各项目标实现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相关实施策略,实现对《实施纲要》的动态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