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昆明市农业局关于对昆明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48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18-07-17 16:06   字号: [        ]

A

昆明市农业局

关于对昆明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132487号提案的答复

阮鸿献委员:

您在昆明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中药材种植中农药使用监管、确保中药材用药安全的建议》,已交由市农业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市农业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实事求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为目的,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加大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力度,努力开创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局面。2017年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16.9万亩,产值20.09亿元,中药材农业产值同比增长54.6%,重点加工企业产值200.7亿元,同比增长20.6%。

(一)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昆明市地处云南省滇中地区,具有热带、温带、寒带和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立体气候明显,年温差小、日照差大,干湿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于各种动植物生长,中药材资源蕴藏丰富。全国有药用高等植物1.1万余种,云南有6559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种总数的63%左右。其中常用的野生中药材近300种,是名副其实的“药材之乡”。禄劝县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300多种,全国重点要求普查的种有200多种,是全国十大药用植物资源县,也是云南省首批认定的20个云药之乡之一;寻甸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40种,是云南省首批认定的20个云药之乡之一;东川区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668种。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为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二)种植基地大幅增加

201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仅9000多亩,随着中药材种植效益的显著增加,201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到16.9万亩。全市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禄劝、倘甸、东川、寻甸、富民等北部县区,五华、西山、石林、宜良等县区也有一定的规模种植。其中,三七种植面积4万多亩,5千亩以上的中药材品种有6个,分别是三七、重楼、草乌、当归、芍药、附子(油用牡丹、大麻);1千到5千亩的品种15个,分别是续断、金铁锁、葛根、生姜、云参、白及、砂仁、丹参、石斛、白术、金银花、天麻、木香、杭白菊;1000亩以下的品种有39个,包括雪上一枝蒿、板蓝根、黄精、黄芩、射干等中药材。

(三)种植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和效益增加,种植技术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全市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种植的面积近4万多亩,石斛、重楼、白及等名贵中药材设施种植不断增加。三七、雪上一枝蒿、草乌、当归等中药材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整地起垄、施肥育苗、种植模式、栽培管理、采收期、采收方法、晾晒整理等生产环节日趋规范。重楼、白及、石斛、黄精、三七等专业的种苗生产也逐渐增加。昆明益生药业、云南五佳中药、云南彝道等专业的药材种植企业不断涌现。

(四)生产经营模式多样

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依托龙头企业,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公司+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政府+公司+农户+基地”等多种生产运营模式。形式多样的经营模式,规避了市场风险,保护农户利益的作用逐渐增强。昆明市政府与云南白药集团合作,以“龙头企业+政府+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在我市建立云南白药中药材原料基地。益生药业在禄劝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发展丹参、草乌、附子、三七等中药材种植基地2万多亩,云南五佳中药在五华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当归、白芷、党参、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基地3000多亩。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等服务,对种植农户从选址、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提供一条龙全程技术服务。

(五)企业带动逐渐增强

全市从事中药材的企业8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1.5万人,专业合作组织27个。中药材重点加工企业产值200.7亿元,其中,中成药企业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户,10亿元的企业1户,5亿元以上的企业3户,亿元以上的企业13户。涌现出云南白药、昆药股份、积大制药、龙津药业、云南生物谷药业、滇虹药业、昊邦药业、鸿翔药业、三七科技等一批具有一定创新发展能力的生产、流通、种植、加工龙头企业。

(六)产业集群日益凸显

昆明市现已形成了以高新区中医药链条发展的产业集群。云南白药、积大药业、龙津药业、云南植物药业、理想药业、三七科技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高新区。逐渐形成了产销一体的企业集聚区,集仓储物流配送、饮片生产、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七)市场体系逐渐完备

昆明市菊花园中药材市场是全国17个经批准成立的中药材市场之一,有商户1000多家,年交易总额大概有20亿元的规模,是全国最早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中药材市场。该市场经营的中药材品种4000多种,交易的药材占全省中药材供给量的80%以上。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等现代中药材销售模式逐渐完善。

  二、昆明市农药使用情况

(一)昆明市中药材农药使用情况

我市中药材的种植主要在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多为新区种植,除三七外,其他中药材如草乌、当归、附子等目前病虫害发生种类不多,防治用药量普遍不大。为促进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我市近年来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提倡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昆明市高毒农药销售情况

通过多年对禁用、限用农药的培训宣传和农药经营的监管,昆明市农药市场销售的高毒农药品种和数量呈下降趋势,低毒农药销售比例上升,成为市场的主要销售种类。据农业部门统计,2014年全市毒性农药销售比例调查结果表明,所有调查农药销售品种中,高毒品种(包括制剂中毒原药高毒、制剂低毒原药高毒品种)占1.9%,中毒品种占18.5%,低毒品种占75%,微毒品种占3%。2017年的调查结果为:高毒品种占1.18%,中毒品种占14.99%,低毒品种占79.49%,微毒品种占4.34%。通过多年的宣传和监管,高度农药和中毒农药的销售明显下降,低毒和微毒农药销售显著上升,目前,市场上低毒和微毒农药销售占主导地位,达到83.83%。

三、昆明市农药监管措施

(一)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规范经营主体

为规范农药经营市场,加强农药经营管理,昆明市于2004年开始,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农药监督管理机构对农药经营申请者按《农药管理条例》规定进行资格审查,符合申请条件的经营单位,发给《农药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农药经营活动。2017年8月1日以前《农药经营许可证》实行三年换证制度,有效期内如有违规记录的,换证时将受到严格检查,对严重违规者,依法取消《农药经营许可证》。2017年8月1日以后,根据新修订《农药管理规定》,有效期改为5年。

(二)实行农药经营上岗制度,提高经营人员业务素质

2017年8月1日以前,昆明市规定每个农药经营单位必须有2人以上取得《农药经营上岗证》,才能申请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且经营人员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佩带《农药经营上岗证》上岗经营。《农药经营上岗证》由县级农药管理机构组织考试,昆明市植保植检站统一出具考试题目,经考试合格的,由农药管理机构发给《农药经营上岗证》。《农药经营上岗证》在昆明市辖区范围内有效,有效期为三年。

2017年8月1日以后,根据新修订《农药管理规定》,不再核发《农药经营上岗证》,要求经营人员有农学、植保、农药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专业教育培训机构五十六学时以上的学习经历。

(三)建立高毒农药购销登记制度

要求各销售门店建立农药进、销货台账,对销售的高毒农药实行实名登记制,可进行追溯。

(四)加强农药标签和农药产品质量抽查

每年在春耕农资购销旺季,加强对农药产品包装标识和农药产品质量监督的检查。2017年农药质量抽查检测结果:共抽取了农药样品82个,送云南省农药检定所和云南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质量合格率95.3%;农药标签抽查检查结果:全市共检查农药标签979个,合格率为84.7%。检查结果当年进行全市通报,并按《农药管理规定》进行相关处罚。

(五)开展市场专项检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

每年结合农资打假专项活动、节前安全检查,及农资销售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2017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481人次,检查农药门市2107家次,检查农药产品9000多个,未查到有禁用高毒农药的销售,查获违规的假、劣农药291千克,货值金额1.64万余元,受理举报案件30件,立案11件,当场处罚40件,罚款3.7758万元。

四、中药材农药施用措施

按照您提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围绕以下工作,加强对中药材使用农药的指导和监管,规范农药使用,确保中药材原料质量安全。

(一)加强中药材安全使用农药宣传

加强对中药材种植户进行培训、宣传和教育,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普及中药材在种植、加工、运输和仓储等各个环节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农药科学合理使用知识,让中药材种植户不仅掌握合理使用农药的技术和方法,更认识到农残的危害。

(二)指导农户科学防治中药材病虫害,合理使用农药

过去我市大部分中药材以野生采挖为主,随着中药材需求的增加,野生变家种的品种越来越多,目前我市中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北部县区,如禄劝、东川、寻甸的山区半山区,这些地区海拔高、气候冷凉,环境较为生态,但是随着中药材的规模种植,必然出现病、虫、杂草危害,针对出现的病虫草害,积极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尽量使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指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并严格安全间隔期。

(三)积极推进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按照商务部门的要求,目前在云白药的部分三七种植基地已建立完成了质量追溯体系建设,2018年将在茯苓、重楼、灯盏花、当归等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广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通过对中药材从种子、种苗、种植、加工全过程的质量追溯,规范中药材种植,提高中药材和中药的质量安全。

(四)加强中药材抗病品种、农残标准和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鼓励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员利用生物育种技术,选育产量高、质量优的抗病抗虫的中药材品种。积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中药材农残标准研究,中药材脱农残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中药材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无农残或低农残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通过标准制定,抗性品种、绿色防控技术和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的推广应用,生产优质的中药材。

(五)强化中药材农药的安全监管

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关于加强昆明市农药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加大农药监管力度,规范农药经营市场,严禁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和限用的农药在中药材上使用。鼓励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种植者建立农药使用记录。

(六)加强中药材产品农药残留检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加强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

(七)加强中药材产业链的监管

联合科技、工商、药监、商务、质监、交通部门,加强中药材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检验监测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控制农残超标的中药材的销售。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强化监管,提高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农药在农业领域应用安全有效,更好地保障中药材和中药的用药安全。

再次感谢您对昆明市农业局工作的理解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