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规划信息

关于昆明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来源: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2020-06-08 11:40   字号: [        ]

——2020年5月15日在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昆明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外需不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等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和“六稳”工作,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完成情况

对照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有7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有4项指标未能完成。其中: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欠计划目标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8%,欠计划目标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欠计划目标0.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0亿元,增长5.8%,超计划目标0.8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89元,增长7.7%,欠计划目标0.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56元,增长9.8%,超计划目标1.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3%,控制在预期目标内;城镇登记失业率3.4%,就业保持总体稳定;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76%,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削减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6.74‰,控制在预期目标内。部分重点经济指标未实现预期目标主要原因:一是产业支撑不足。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第二产业增长乏力加剧了稳增长难度。工业转型升级困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4.8%,建筑业增加值仅增长4.4%,建安投资增长乏力,二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5.3%。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三产业,随着批发、零售、电信等行业高位运行后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服务业增速降至7.7%,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下降。二是要素瓶颈制约投资增长。受政府债务率偏高影响,轨道交通9号线建设规划无法获批,7号线、8号线、安宁线、嵩明线被搁置,采用PPP融资模式的福宜、三清高速公路项目无法正常复工,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0.3%。各类规划编制较早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需要,“项目等规划”“项目等土地”问题突出,一批重点项目无法落地,投资呈现低位运行。三是消费增长动力不足。汽车、石油等传统消费占比过高,汽车类商品趋于饱和,零售额下降5.1%。电商快速崛起对线下零售业造成一定冲击,加之近年居民加杠杆购房对消费形成一定挤出效应。四是谋划不足落实不力。对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究不透、把握不准、预估不足,导致部分经济指标目标设定偏高,完成难度较大。同时部分干部担当不够、落实不力,抓经济发展招数不多、措施不实,影响了目标任务的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475.9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从第17位跃升至第12位,主要原因是第四次经济普查后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较普查前大幅增加814亿元。由于经济普查是对普查年辖区内所有普查对象进行全面数据采集,而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采用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工业、服务业等40项基础指标增速综合核算,因此尽管经济普查后我市经济总量明显增加,但不影响年度经济增速核算,按基础指标增速综合核算的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二)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

一是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重大政策落地见效。抓好省稳增长22条、市稳增长20条、民营经济19条等系列措施落实。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和重大问题研究,组织开展重点经济工作任务“比学赶超”活动,实行市级领导挂钩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发挥经济发展督导服务组和工业帮扶组作用,及时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投资补短板效应持续显现。519个项目列入全省“补短板、增动力”重点前期项目。57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其中: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71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0%;重点产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00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86项重点前期项目有序推进。市场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夜间经济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南强街、昆明老街等一批精品夜市开市运营,昆明被评为全国夜间经济十佳城市。恒隆广场、王府井奥特莱斯、大悦城二期等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和网络消费快速发展,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和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10.3%、27%。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跑赢经济增速。财政收入质量提升,税收收入完成509.3亿元、增长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0.8%,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能源资源消耗强度显著下降,提前完成“十三五”能耗强度控制目标任务。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攻难点,三大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全市财政共投入脱贫攻坚资金90.5亿元。东川区、禄劝县顺利摘帽,剩余2063户5420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家庭适龄子女辍学人数保持动态清零,脱贫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100%。“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全部完工并搬迁入住,旧房拆除率和复垦复绿率达100%。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17万人,完成18.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东川区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健康扶贫工程先进县区。重大风险化解有序推进。引入地方金融风险大数据监测预警服务,扎实推进套路贷、P2P网络信贷整治,29家网贷机构良性退市。充实完善政府性债务和投资管理委员会职责,严格债务偿还计划管理,加快土地出让,盘活资产资源,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政府性债务规模和风险持续大幅降低。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滇池全湖水质保持在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III类,国(省)考水体断面水质优良率达64%,22条城市水体消除黑臭,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提前完成“十三五”重金属减排任务。

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步伐加快。制造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江铃汽车首车下线,北汽新能源汽车具备量产能力,中汽中心云南高原测试基地试运营。紫光芯云、昆钢搬迁等45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昆明电缆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京东方OLED微显示器、祥丰石化合成氨装置技改等35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出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国家植物博物馆完成展陈大纲、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主馆建筑方案等设计,康美健康城、绿地健康城等84个大健康重点项目投资超过200亿元。“旅游革命”深入推进,翠湖讲武堂、石林杏林大观园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融创文旅城建成营业,石林县成功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733亿元、增长25%。新建春雨937工业遗产文化街区等6个文创园区。昆明国际金融小镇首期示范点正式挂牌。成功举办南亚东南亚楼宇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新培育(认定)总部企业16家,新增税收亿元楼宇10幢。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区块链产业示范基地落户呈贡信息产业园。浪潮云计算产业园(一期)、科技信息产业创新孵化中心建成运营。入选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二环内实现5G网络覆盖,启动实施“刷脸就行”工程。

四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交通网更加立体多元。渝昆高铁开工建设。地铁6号线二期、4号线车站具备通车条件,地铁在建里程97.3公里。东格、石泸、寻沾(昆明段)、机场北高速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94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长水国际机场公务机楼改造项目顺利竣工验收,新开通昆明至圣彼得堡等8条国际客货运航线,旅客年吞吐量达4808万人次。能源网加快构建。乌东德水电站具备下闸蓄水条件,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稳步实施。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213座、充电桩1.26万余个、换电站8个。物流网逐步完善。成为国家物流枢纽载体城市,中汽港鑫西南汽车配件出口物流基地等33个重大项目加快实施,腾俊国际陆港公铁联运中心开站运营,中欧班列及中越、中亚铁海联运班列双向稳定运行。

五是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加快建设。美丽昆明建设成效初显。出台“美丽县城”建设实施意见,实施544项重大项目建设,安宁市、石林县被列入全省美丽县城奖补名单。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新开工民国风情街等119个项目,寻甸凤龙湾小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特色小镇”。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观音山社区、糯黑村等7个村庄入围省级美丽乡村初选名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力实施长江流域(昆明段)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工作,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重点敏感区域生态治理修复9000亩。完成营造林55.2万亩,新增城市绿地205公顷,治理水土流失387.9平方公里,南滇池湿地入选国家湿地公园。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自然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安宁市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文明城市创建步伐加快。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创建,大力开展诚信建设、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实践活动。呈贡区、安宁市、石林县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昆明成功入选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六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迈出新步伐。滇中新区突破崛起。临空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引进市外内资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全省经济重要增长点。主城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呈贡核心区、巫家坝等片区开发建设提速,高新区创建为国家绿色园区,经开区创建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主城区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3.4%。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启动179个老旧小区改造,东白沙河片区等19个“三旧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拆除违法违规建筑2580.2万平方米。实施海绵城市建设33.6平方公里。新增停车泊位2.6万个,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7.8%。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全年蔬菜总产量377万吨、外销占比81.4%,鲜切花产量75亿枝。新认定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24个。晋宁县、寻甸县入选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嵩明县上榜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宜良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七是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发展活力不断释放。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政府工作部门由46个精简到38个,精简比例达17.4%。制定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云内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建立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红黑榜”制度,“一网四中心”“七办”模式上榜中国地方政府竞争力“智慧为民”十佳案例,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昆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6.1万户。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大健康、高原特色农业、信息及芯片产业等3家科技创新中心挂牌。成功召开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昆明)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大会,新增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3个。引进国外智力管理人才项目44个、外国专家82人次、高层次紧缺人才318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全口径)达2.4%,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1%。入选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正式挂牌成立。GMS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落户昆明,“9610”“1210”监管模式正式运行,跨境电商交易额5.78亿元。成功举办2019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开馆运营,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08.7亿元。新增国际友城1座、国际友好交流城市3座。引进普洛斯昆明环普产业园、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2家,引进市外内资1304.1亿元、增长12.7%,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增长20%。

八是聚力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认定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区11家,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4.7%,新增城镇就业16.2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6%以上。新增各类养老床位2154张,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开工棚户区改造9500套(户),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入住11.8万套。加快实施教育医疗补短板。新引进上海师大附中、上海市健康医学院等名校4所,引进名师79名、名校长4名,新增优质学位1.1万个,创建省一级高(完)中4所、省一级示范幼儿园12所。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等9家国内一流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市第四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加快打造“文化云”公共服务平台,实施30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23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成功举办上合昆明马拉松、昆明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三)计划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一些难点和痛点。一是稳增长难度加大。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依然不足,产业投资后劲不足和消费升级面临供给瓶颈等问题更加凸显。经济活力不强,民营经济不活跃,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40.5%。二是新兴产业成长不快。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增加值仅增长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降至14.5%。装备制造业持续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仅增长2.9%。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等比较优势产业虽增长势头良好,但对经济支撑作用还不够强。三是民生领域存在短板。城乡发展不平衡,脱贫攻坚成果仍需巩固,返贫隐患依然存在。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压力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生态建设任重道远,部分滇池入湖河道水质不稳定,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趋于严峻,源头治理任务艰巨。

二、2020年发展环境分析和目标建议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重要之年,也是为“十四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一)2020年发展环境分析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冲击,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美国股市连续熔断,外部环境异常复杂严峻。受疫情影响,全市一季度经济出现罕见的负增长,加之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形势,全市上下迅速行动、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防控成效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加快恢复,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回升,经济增长呈现很强的韧性和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国家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力提效,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深入实施,补短板政策向中西部和基础设施领域倾斜,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政策机遇。同时,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挂牌成立,疫情推动了大健康、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

总体来看,2020年我市发展既面临机遇又存在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昆明仍处于加快发展、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关键期,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分秒必争,要瞄准新目标,担当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做好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省两会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高质量打赢全面小康收官战,高标准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全力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全省基本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完成省下达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完成省下达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三、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加快释放需求扩大供给,着力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影响

加快重大项目推进。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关键一招,启动“重大项目攻坚提速”专项行动,加快实施总投资8486亿元的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建设。推进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投资590亿元。全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640项,年度计划投资3001亿元,其中:重点基础设施项目207项,计划投资842亿元;重点产业投资项目361项,计划投资2159亿元;前期项目72项。进一步强化项目推进机制,严格执行重点项目经理负责制、包保责任制和定期会办制,加强重点项目跟踪督查,及时研究破解项目推进难题,有效发挥重大项目支撑带动作用。

强化投资要素保障。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抢抓金融应对疫情服务项目建设各类政策支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全年安排前期工作经费4亿元以上,实行前期工作经费与项目储备挂钩机制,重点支持补短板、增动力项目,积极谋划、储备、启动一批公共卫生、应急救灾、冷链物流、产业升级等领域重点投资项目。强化用地保障,充分挖掘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足额完成省级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全年收储土地2.11万亩、供应不少于3.1万亩。完善建筑废弃物处置联动机制,新增弃土消纳容量1800万立方米。

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启动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申报,建立促进消费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出各类“消费券”“旅游券”,加快释放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加强电子商务资源整合,深度推进与阿里巴巴等平台合作,引导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自建网络零售平台。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年内建设换电站2座、充电桩2400个、充电站80座。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政策,加快实施商圈、地标和文化等重点工程,着力打造10个以上夜间经济集聚区。加快打造要素市场,年内建成花卉、茶叶、咖啡等6个要素交易中心。健全市场运行监测网络,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应用,争取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大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力度,持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二)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和“五色卡”分类管理机制,扎实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确保现行标准下无返贫人口和新增贫困人口。提升产业扶贫成效,完善农业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有劳动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户至少与1个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生产经营合作关系。加强就业扶贫,推进“百企万岗”入昆计划和“百千万”劳务输出工程,支持开发设立公益性岗位,满足多样化就业需求。统筹推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巩固工作。积极开展消费扶贫。统筹用好各类帮扶力量,筑牢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中央和省反馈意见问题整改,统筹打好“十大专项攻坚战”和“三大保卫战”。决胜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实施清水入滇微改造,重点实施昆明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等147个项目,确保滇池全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城市扬尘整治,全面实行建筑工地网格化包保监管,年内淘汰高排放汽车1000辆,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及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攻坚,强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实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廊道面山绿化造林等国家省市重大林业工程,全面完成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区域“五采区”生态修复治理任务。完成营造林50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51.5%。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严厉问责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建立完善新增隐性债务终身问责、倒查责任机制,通过加大预算安排、盘活各类资金资产资源股权、统筹土地出让收入、提高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等方式,持续有效降低政府性债务规模,严防债务到期风险。持续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有序推进P2P网贷机构市场良性退出。扎实开展劳资、环保、征地拆迁、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专项化解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交通运输、消防安全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三)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烟草、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力争将化工(含石化)打造成千亿级产业。加快实施昆钢搬迁技改等100项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推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确保云南白药健康产业项目(一期)、中关村电子城科技产业园(二期)等29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安宁祥丰30万吨合成氨、滇金深加工等重点项目投产。服务保障乌东德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力促新型载能产业项目引进落地。壮大工业发展引导资金,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北汽新能源加快投产,稳步提升江铃汽车、东风云汽、五龙汽车产能。组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子基金和细胞产业子基金,确保生物医药产业增长15%。全力支持云硅智谷科技小镇建设,力争实现5G智能手机昆明造。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以质量提升推动转型升级发展。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推进“昆明市大健康产业地图”编制,提速鹏瑞利健康城、泰康之家健康城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发展健康养生、健康管理、智慧健康等新兴业态。大力实施“引客入昆”行动,打响“在昆明旅游更健康”品牌,加快华强方特、滇池派拉蒙影视乐园等项目推进。进一步完善金产园区及金融小镇服务配套,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启动国家物流枢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宝象万吨冷链港等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和多式联运物流网支撑项目建设。开展首批国家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申报工作,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补短板”工程。修订总部楼宇支持政策,全力打造北京路沿线、巫家坝等总部集聚区,力争内培外引总部企业8家,新增税收亿元楼宇5幢。

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远程医疗、智慧零售、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促进VR/AR/XR产业发展。提速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华为·昆明5G数字经济智慧园区建设。加快云南省区块链中心建设,促进在电子政务、跨境贸易、智慧康养等领域率先实现应用场景落地。深入实施“数字昆明”建设计划,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实施“刷脸就行”工程。积极申报建设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新建5G基站5000个。

(四)高标准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品质

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坚持规划引领,启动编制《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争取《昆明市国土空间规划(2018—2035年)》首批上报获批。不断深化市区融合,合力推进滇中新区“533”产业发展,加快小哨片区、东盟产业城、空港商务区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积极推进老城区“退二进三”“腾笼换鸟”,重点对东风广场、北京路、人民路“一心两路”片区进行整体城市形象提升。提速呈贡区、晋宁区开发建设,积极推动嵩明县撤县设市。巩固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成果,争取新一批名单获得省级命名。全面取消主城区落户限制,确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实施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推进武倘寻、昆倘、昆楚等6条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宜石高速建成通车。全力配合渝昆高铁建设,加快昆明西客站“站城一体化”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确保地铁4号线、6号线二期投入运营。推进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确保S1卫星厅航站楼年底完工。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8%,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3万个。加快实施瀑布公园提水工程等一批城市应急供水工程项目,推进主城11件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海绵城市建设20.5平方公里。

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建立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以高水平服务保障“两个大会”为抓手,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提升。高质量完成金碧路、滇池路等62条城市道路整治提升。完成机场高速和昆丽、昆磨高速昆明段美丽公路建设。大力实施“点亮工程”。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实施224个老旧小区、200万平米改造建设。加强违法违规建筑处置,整治拆除违法违规建筑2500万平米以上。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分类收集覆盖率达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不断强化文明城市创建,确保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持续推进“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350万亩、产量10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68万亩、产量340万吨。积极推进东方希望、牧原股份、云南神龙集团生猪产业链项目,确保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进一步规范活禽经营,新建一批禽类、畜类集中屠宰中心。加快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组织开展“10大名品”“10强企业”和“10佳创新企业”评选,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提速中国(云南)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西南国际林产品交易市场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高原云果产业园建成运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发展农产品原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实现100%收集处理,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90%以上。完成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建300座以上、无害化卫生户厕15万座以上,全市村庄达到农村人居环境1档标准以上,着力打造1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乡镇、100个示范村。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自然村路面硬化及路基改造150公里以上,确保自然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全面完成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积极开展农村黑臭水体专项整治。组织评选50个美丽乡村。

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加快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总结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或模式经验。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00个、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100家。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育认定40个“星创天地”。

(六)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活力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着力降低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全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200亿元以上。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长效管理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打好国企改革三年攻坚战,启动实施昆明市国企整合重组整体方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主要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强物资仓储设施布局和物资储备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加快推动教育、养老、就业等群众关心关注领域改革,提高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增强企业获得感为目标,坚持运用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红黑榜”考评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深化政务服务“七办”模式,建设“不打烊”政务服务专区。制定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成全市“一网通办”总门户。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积极实施“容缺后补”审批,加快推行“不见面审批”,将社会投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70个、100个工作日内,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分别压缩至5个、3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最快2天可营业成为常态。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确保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清零,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整合昆明高校联盟和科研院所联盟,组建新能源、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产业3个科创中心,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城市共建10个科技合作基地。推动“春城计划”人才政策落地,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300名,选拔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0名、昆明市科技创新团队10个,引进大健康领域诺贝尔获奖者团队1个。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启动实施100个科技创新项目,全社会R&D支出增长1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

(七)抓住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建设重大机遇,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经济圈。巩固南亚东南亚外贸传统市场,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高原特色农产品、磷化工产品等出口优势,确保外贸平稳运行。优先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加强在昆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放宽外商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健全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开展贸易投资、劳务合作,共建产业园区。

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出台加快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的支持政策,采取市场化方式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实施激励性资金补助政策,高质量实施94项试点任务,完成60%以上试点任务,加快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产业,确保年内新增注册企业1万家以上。推动中国(昆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发展,支持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拓展出口渠道,力争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增长50%。积极申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持续扩大昆蓉欧、中亚铁海联运货运班列辐射范围。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积极配合举办面向全球的网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着力提升品牌赛事国际影响力。新缔结国际友城(国际友好交流城市)1座。

坚定不移招大引强。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机构和一线队伍建设,强力推进“一把手”招商。建立健全招商引资与投资项目免费代办服务联动机制。强化网络信息化招商方式应用,鼓励推进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招商。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引进项目质量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比重,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建成投产率的全过程监督考核。确保全市重要论坛活动100%嵌入招商,重大招商项目100%保障土地,签约承诺事项100%兑现落实,争取一批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招商项目落地。

(八)着力保障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加快补齐公共卫生短板。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加快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启动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改扩建市传染病医院,新建市儿童医院传染病诊疗中心,完善市县两级传染病救治体系。加快国家级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保障心血管、呼吸2个试点项目顺利推进。抓实京昆、沪昆医疗合作项目,加快推进市二院新院、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二期和第四批县级医院提质达标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引进外商投资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基层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加快实施健康昆明行动。

坚决做好保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等重点困难群体就业工作。加快推广“昆明智慧就业”平台。积极开展“泛海扬帆昆明大学生创业行动”“春城创业荟”等创业创新活动,全年新增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区5个,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各类社会保险参保执行率达到100%。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启动建设城乡居家养老项目30个,新增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4个、各类养老床位2000张。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0套,做好省级农房抗震改造。完善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各类教育资源增量提质,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和“十百千名师工程”,培育和引进名师150名。加快基础教育普及提升,确保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户籍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95%和91%以上。全面开展小学生课后服务,有效解决“三点半”问题。加快推进翠湖片区博物馆群落建设,积极开展第四批国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加快建设一体化公共文化数字管理及服务平台。着力打造“15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50条全民健身路径,建设50个农民体育工程点。

(九)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描绘好我市发展蓝图

认真评估“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全面评估规划总体进展和各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完成情况,准确摸清各区域、各领域和各行业发展底数,准确反映全市“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成绩。深入研究规划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弱项,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重要参考。 

精准谋划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围绕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等,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政策,加强政策间的协调配合,实现政策最优组合。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等,在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生态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和项目,全力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围绕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精心组织规划编制工作。创新规划编制方式方法,坚持开门编制,做到“十四五”规划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有机衔接,科学提出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和重点目标任务。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重大问题,完成35个重大前期课题研究,形成“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同步做好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区域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确保相互之间有机衔接。

各位代表,做好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和帮助下,苦干实干,锐意进取,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附件一

名 词 解 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PPP融资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通常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

3.4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户、贫困残疾人家庭。

4.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

5.刷脸就行:人脸识别技术在交通、住宿、会务、身份证明等领域的应用。

6.三旧改造:对城市旧厂区、旧住宅区和城中村进行改造。

7.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8.一网四中心:一网,指建立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入口,覆盖全市四级政务体系,界面清晰、便捷实用的多层级移动互联网;四中心,指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资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

9.“七办”模式:审批服务“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就近申办”、“一次办成”、“掌上通办”、“马上办好”、“全市能办”。

10.GMS:大湄公河次区域,指湄公河流域的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省。

11.“9610”:海关监管方式代码,全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电子商务”,俗称“集货模式”。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并采用“清单核放、汇总申报”模式办理通关手续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

12.“1210”:海关监管方式代码,全称“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保税电商”。适用于境内个人或电子商务企业在经海关认可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跨境交易,并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进出的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境商品。

13.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2019年8月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实施范围76平方公里(含昆明综合保税区0.58平方公里),其规划功能为:加强与空港经济区联动发展,重点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等产业,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互联互通枢纽、信息物流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

14.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15.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16.“双十”重大工程:全市基础设施10个在建项目和10个新开工项目。

17.新型基础设施:包括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

18.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9.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0.VR/AR/XR:VR,虚拟现实,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的技术。AR,增强现实,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XR,扩展现实,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可穿戴设备产生的一个真实与虚拟组合的、可人机交互的环境。

21.滇中新区“533”产业:滇中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即做大做强汽车及高端装备、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5大高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高端商务和总部经济、商贸及现代物流、旅游和健康服务3大服务业集群,高水平打造安宁工业园区、杨林经开区、空港经济区3大千亿级产业园区。

22.10大名品:包括“10大名茶”“10大名花”“10大名菜”“10大名果”“10大名药材”。

23.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4.星创天地: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通过吸纳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农业致富带头人创新创业,运用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建设集科技示范、人才集聚、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创业孵化、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

25.“不打烊”政务服务专区:指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建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整合涉及食药监、公安、住建、水务、环保、农业、民政等部门的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了政务服务从8小时向“全天候”服务的智慧跨越。

26.“容缺后补”审批:指允许某些审核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暂时缺少,实行非主审要件缺项受理和审批。

27.“三名”工程:名校、名师、名校长培育引进工程。

28.“三点半”问题:小学生下午三点半放学后的托管难题。

29.15分钟体育健身圈:在城市社区,居民从居住地步行或骑行不超过15 分钟范围内,有可供开展健步走、广场舞、球类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