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最新发布

发布会⑧|昆明蓝+春城绿=诗和远方

来源: 掌上春城   2021-06-02 11:00   字号: [        ]

10:11

6月2日10:00,昆明市召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昆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市林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滇池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将围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中国春城建设专题进行发布。

1622600228414701

10:18

主持人: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刘婕

1622600792328032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昆明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中国春城建设专题发布。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市生态环境局、市滇池管理局、市林草局有关领导同志向大家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中国春城建设有关工作情况进行专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发伟先生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宇明先生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文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省、市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首先,请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发伟先生作发布。

10:22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发伟:

1622601074685790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我们在这里召开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同大家一起分享昆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对大家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全系统深入开展“改革攻坚年”“创新提质年”等主题活动,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紧盯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力攻坚抓保护、压实责任强督察、全力筹备COP15,以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希望云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2020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强调:云南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这是大自然赐予的最宝贵财富,必须倍加珍惜。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头脑一定要清醒,算大帐、算长远账,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决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这些年,你们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上做了不少工作,滇池、洱海生态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成绩值得肯定。你们立法保护九大高原湖泊的做法很好,关键要落实到位。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守护好七彩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昆明市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切实把滇池治理作为头等大事、头号工程,确立了打响世界春城花都品牌、中国健康之城的目标,让优良的空气环境质量、四季如春的气候、常年不谢的鲜花,成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

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建章立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出台了《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昆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昆明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印发实施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督察长效机制的意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等制度。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的昆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限值,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环保竣工验收技术规范、环境监察规范、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通过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着力构建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落实好“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参与、市场调节的多元治理格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市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指挥部、市《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均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领导,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位推动、高位推进。2018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70余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590余次。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守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

一是全面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稳中有升。昆明市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方面,逐步完善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治理体系。先后印发了《昆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保障及臭氧防控工作方案》《2021年昆明市春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修订了《昆明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问责办法》《昆明市环境空气扬尘污染应急预案(试行)》以及《昆明市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制定了《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出台施行《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通过立法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的权威性、强制性、可操作性。不断提高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应对能力,预警能力从2015年的2天提升到目前的7天,自2019年5月起每周发布《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扩散条件预判周报》,提前7天预判空气质量,积极做好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污染应急防控工作。另一方面,组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开展春夏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抓好污染物总量减排,持续推进火电厂超低排放、燃煤小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机动车遥感监测。扩大全市高污染燃禁燃区范围,开展县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加强主城区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发布《关于对高污染排放机动车实施第一阶段交通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关于对高污染排放机动车实施第二阶段交通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的通告》,对高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区域进行划定,减少大气面源污染。

通过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6年-2020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8.9%、98.6%、98.90、98%、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及以上。2017年-2020年,在国家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中保持在省会城市第五名。2018、2019、2020年优级天数连续3年超过半年。2020年,空气质量优级天数203天、良好级天数16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100%,优级天数首次突破20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是2013年国家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高的一年。2021年截至4月30日,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9.17%,其中,优级天数24天,良好级天数95天。

二是全面抓好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逐年稳步提升。 昆明市出台了《昆明市打赢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昆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试行)》《昆明市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按年度对《水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进行分解,并签订年度《昆明市地表水断面目标责任书》,健全完善了《螳螂川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月调度机制》、《国家考核地表水断面和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月调度整改工作机制》,印发实施了《昆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办法(试行)》等。加强水质调度,开发昆明市水环境APP,每日通过短信形式将国省考断面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不达标断面数据发送给不达标断面所在辖区,提高水质数据的时效性。

2020年昆明市国考(省考)25个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从2015年的80%提升至100%,优良率从44%提升至80%,劣V类水体比例从16%降低至全面消除。滇池全湖水质从2015年的劣V类提升到Ⅳ类,2018年、2019年、2020年滇池水质达到Ⅳ类,滇池水质逐年改善。阳宗海水质从2015年的Ⅳ类提升并稳定保持Ⅲ类。

三是全面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控得到加强和提升。昆明市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完成495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173家涉镉等重点行业企业排查,土壤污染源头预防能力持续提升;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措施,建立全市疑似污染地块清单名录,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完成2个地块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完成重点监管企业周边环境开展土壤监测,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全市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4.11%等重点任务。

——突出抓好生态创建,以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春城之邀”、全力迎接COP15大会召开,昆明市印发了《昆明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方案》,全面推动创建国家、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石林县),10个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市、区);3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71个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街道);2个国家级生态村(社区),24个云南省生态文明村(社区)。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要求,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整改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持续推进问题整改落实,以看得见的成效践行“两个维护”,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全面实现“十四五”工作良好开局,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贡献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谢谢大家!谢谢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10:32

主持人: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刘婕

谢谢艾发伟先生的发布。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宇明先生作发布。

10:40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宇明:

1622601955312979

各位媒体的朋友,上午好!

感谢媒体朋友们一直以来对昆明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昆明林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长期战乱、火灾、过度垦伐,昆明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据档案史料记载:“昆明市平坝及近山林木已摧残殆尽,面山凋蔽残败”、“到处童山濯濯,满目荒夷凄凉”。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号召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昆明市建立了西山、海口、方旺等一批国营和集体林场,造林绿化成效初显。据1963年发布的第一次全市林木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昆明市森林覆盖率为25.04%,活立木蓄积量1568.8万立方米。1978年昆明市林业局成立,林业工作步入正轨,发起了消灭“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绿化征程。经过30年的植树造林、护林育林,2008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356.89万亩,森林覆盖率45.05%,森林蓄积量3941万立方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林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昆明林业紧跟时代步伐,扎实推进各项林业改革,提升林业发展质量效益,努力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林业事业跨步向前迈进。到2020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660.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62%,森林蓄积量6057万立方米。较2008年,森林面积增长了22%,森林覆盖率增长7.5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增长了54%。“昔日荒山岭,今朝绿成荫”。在党的领导下,历代林业人与全市各族人民一道,用辛勤汗水绘就“美丽春城”的绿色篇章,用双手谱写绿水青山的壮丽史诗。

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新中国成立后,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绿化祖国”的号召,参加义务植树,大规模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实施了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廊道面山绿化等一系列林草生态建设工程。2009年,昆明市启动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加快了全市生态建设绿化造林的步伐,每年造林育林达到50万亩以上。2013年,昆明市荣获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截至2020年,天保工程造林育林335.89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及陡坡地治理166.12万亩、“美丽公路”等面山廊道生态修复10.41万亩。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完成植树造林1106万亩,约种植了12亿棵树,国土山川得到休生养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绿色成为春城的主要底色。

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资源保护成效明显,生态红利不断释放。

新中国成立之初,林草事业为服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由于林草资源的过度消耗,也给全市生态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1979年云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林业的通知》,强调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林业工作的重点从“砍树”转移到营林护林上,昆明市的森林覆盖率逐步实现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坚持保护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建立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类型的保护地23个,规划面积达到376.65万亩,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有所增加。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次监测到林麝、白腹锦鸡、赤狐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观察到的鸟类比保护区设立前多62种。在寻甸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种群数量从2015年的31只增至现在的73只。自1985年冬天9000只红嘴鸥“偶遇”春城昆明,30多年过去了,红嘴鸥已成为昆明的一份子,现在每年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有4万只左右,观鸥、喂鸥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市湿地面积达到93.46万公亩,一批风景宜人的湿地公园建成相继开放,成为人民群众休闲观景的好去处。

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发挥林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草产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我们恪守为民情怀,始终把林草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从1956年的372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89亿元,增长了5080倍,实现了从“木材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以观赏苗木、林下经济、木制品加工、特色经济林“四大”主导产业。截至2020年,观赏苗木达到33.06万亩,产值48.6亿元,宜良观赏苗木成为全国“五大”苗木基地之一。以林菌、林药、林下养殖、森林景观主要模式的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98万亩,产值超过16亿元。评定挂牌市级森林庄园30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0个,有力带动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木制品加工企业达3081家,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172家,产品品种达160多种,解决就业4.28万人。建成一定规模的林产品交易市场4个,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昆明市成为全省最大的林产品集散地和消费市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林草生态工程,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特色经济林面积达到223万亩,年产量13万吨;有121万林农直接受益,人均从中获得年收入2170元,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脱贫。

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深化林草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在党中央的统筹部署下,我们先后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国有林场、两类林划分等重大改革,林草资源产权不明、经营主体不清、经营机制不活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制约林草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被破除,林草事业不断迸发发展活力。2007年昆明市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截至2020年,全市确权登记林地1667万亩,确权率98.75%,发放林权证33.15万本。集体林权制度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工作,为新时代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引擎。截至2020年,全市已成立林权抵押贷款机构17家、林权收储担保机构2家;林地流转面积达25万亩,流转金额5.6亿元;发放林木权证面积1.58万亩,林下经济经营权证面积18.86万亩。林业专业大户达到28个,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110个,带动农民就业7万余人。广大农民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分享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的成果。国有林场改革不断深入推进,林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市14个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70%,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保障生态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风劲帆满海天阔,同舟共济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林草部门将一如继往、勇往直前,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典范城市”战略部署,回应人民群众“绿水青山”的殷殷企盼,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绿色守护者和建设者,再谱美丽春城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10:42

主持人: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刘婕:

谢谢高宇明先生的发布。

请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文先生作发布。

10:44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文:

1622601814270309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各位媒体朋友们见面。首先,我代表市滇池管理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滇池保护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是世界关注的高原湖泊,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滇池的污染历程和治理过程,映照出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生动解读着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及要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滇池保护治理,省委、省政府把滇池污染治理列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把手”工程、头等大事来抓,强力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九五”和“十五”期间以点源污染控制为主,“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以“六大工程”为主线开展流域系统治理、遏制增量减少存量污染。“十三五”时期是滇池治理全面提速的新阶段,按照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工作思路和“六个转变”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治水方针,以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滇池“十三五”规划的101个项目完成96个,完工率95%,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的322个项目完成310个,完工率96.3%;与2015年相比,2020年滇池全湖水质由劣Ⅴ类提升为Ⅳ类,营养状态由重度富营养好转为中度富营养,今年1至4月,滇池全湖水质持续保持Ⅳ类。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举措:

一是狠抓污染负荷削减。滇池流域建成2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达到232万立方米;实施水质净化厂尾水提标改造。滇池流域已投入运行调蓄池100座,总容积为234.6万立方米,19座市政调蓄池2016年至2020年总计调蓄次数达4745次,调蓄总水量1.35亿立方米。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整治措施,22个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并持续开展长制久清工作,昆明入选全国第二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滇池流域涉农的17个乡镇(街道)、188个行政村、855个自然村均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处理设施全覆盖。

二是狠抓工作机制建设。成立市委书记任指挥长、市长任常务副指挥长的滇池保护治理指挥部,加强滇池保护治理工作的高位统筹和部署;指挥部办公室设立综合协调部、项目推进部、督查督导部,制定和分解年度计划任务、审议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督查督办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全面深化河长制,建立了“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将污染负荷削减相关责任逐级压实。创新河道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水量和污染物浓度数据及时开展过程考核,累计收缴补偿金18.41亿元用于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建立了滇池流域管网、泵站、调蓄池、河闸及水质净化厂运行联合调度工作机制,实现排水设施运行效能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狠抓“双目标管控”。依据国家断面考核要求,明确滇池流域各河道的水质考核目标,同时以年度滇池水质提升目标为约束,精准推算出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将其分解为滇池流域35条河道的污染负荷削减目标,按河段分解至所在行政区。各行政区需同时完成水质断面考核目标和污染负荷削减目标。这项制度以水质改善为目标,以污染负荷削减为抓手,倒逼各行政辖区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流域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与2015年相比,2020年滇池主要污染物指标明显改善,化学需氧量下降36.7%、总氮下降26.2%、总磷下降44.6%

四是狠抓再生水利用。开展污水、雨水再生利用,减少污水排放,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完成11座污水处理(水质净化)厂尾水提标改造,提标规模达106万立方米/日,出水标准优于国家标准(总磷≤0.05毫克/升),2020年补给滇池2.65亿立方米。积极推进“上蓄、中疏、下泄”工程,在主城面山山体建设拦截工程,剥离清水、滞蓄雨水洪水,有序补充滇池流域地下水,减少洪水冲刷带来的城市面源污染,变雨水洪水为滇池良性补水。

五是狠抓生态系统修复。开展滇池流域五采区生态修复。在滇池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全面实施“四退三还一护”工程,退塘退田4.8万亩、退房233万平方米、退人3.2万人,拆除防浪堤90公里,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开展滇池草海片区湿地建设和滇池湖滨湿地提升改造,完成了草海片区王家堆等湿地建设2442亩,实施了斗南、宝丰等湿地提升3656亩,完善了古城河、白鱼河入湖口湿地布水系统;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目前已有鱼类23种、鸟类139种、植物303种。捞渔河、斗南、东大河等湿地已成为市民亲水、近水的休闲空间。

六是狠抓依法治湖。完善依法治湖相关法规,及时出台配套规范文件。制定《昆明市滇池船舶准入管理办法》,编制完成湖滨湿地建设管理、污水及污泥处置、蓝藻监测及处置等15个地方性标准,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成为全国最严的污水处理排放的地方性标准。发布《昆明市滇池流域河湖违法排污举报奖励办法》,对举报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给予最高10万元的奖励,以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严厉打击滇池流域内违法排污行为。完成了滇池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初步建立了滇池保护治理的信息数据中心、监督预警中心和辅助决策中心,基本实现了“一网知滇池”“一屏看滇池”和“一图管滇池”。

同时,公众参与滇池保护治理程度也不断提升。百个“市民河长”团队巡河1500余次,550支“爱湖志愿服务队”、8万余名“滇池卫士”“滇池驴友”开展志愿服务300余场,“网格滇池志愿者”处置结案滇池水环境治理案件2000余件。万余市民参与“放鱼滇池”保护生态行动、文艺巡演、公益徒步环滇、滇池保护治理宣传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公众支持参与滇池保护治理的氛围日趋浓厚。

滇池保护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客观规律,必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一场久久为功的持久战,滇池治理仍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有力的举措抓好保护治理工作,紧紧围绕水质改善、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改善三位一体核心目标,更加注重科学治滇、精准治污、精细管理,突出推进“退、减、调、治、管”,推动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新格局,实现滇池治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让滇池成为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

10:50

主持人:

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刘婕:

谢谢付文先生的发布。

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

10:56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发出COP15“春城之邀”,“昆明蓝”作为昆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我市在空气污染治理、推进大气联防联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今后我们将如何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艾发伟:

一、昆明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采取的措施

(一)积极出台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加强制度建设。为切实让“昆明蓝”成为区域国际性中心城市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昆明市一直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印发了《昆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升保障及臭氧防控工作方案》《2021年昆明市春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修订了《昆明市餐饮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问责办法》《昆明市环境空气扬尘污染应急预案(试行)》以及《昆明市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制定了《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出台施行《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通过立法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的权威性、强制性、可操作性。不断提高污染天气预防预警应对能力,预警能力从2015年的2天提升到目前的7天,自2019年5月起每周发布《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扩散条件预判周报》,提前7天预判空气质量,积极做好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污染应急防控工作。

(二)高标准推进蓝天保卫战。开展春夏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抓好污染物总量减排,持续推进火电厂超低排放、燃煤小锅炉淘汰、“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机动车遥感监测。扩大全市高污染燃禁燃区范围,开展县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加强主城区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发布《关于对高污染排放机动车实施第一阶段交通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关于对高污染排放机动车实施第二阶段交通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的通告》,对高污染燃料、机动车、非机动车使用区域进行划定,减少大气面源污染。

(三)加强科研合作,优化科学决策能力。积极与国内知名院所及省内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大气污染来源解析,为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指导。目前,市生态环境局已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昆明市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相关研究》,并已取得初步成果,最终成果将于2021年底前完成。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公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考核结果、空气质量排名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邀请云南电视台、昆明日报、掌上春城等主流媒体对主城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宣传报导。通过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两微一端”、线上线下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大气污染防治、共同参与绿色低碳环保的良好氛围。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6年-2020年昆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8.9%、98.6%、98.90、98%、100%,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及以上。2017年-2020年,在国家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中保持在省会城市第五名。2018、2019、2020年优级天数连续3年超过半年。2020年,空气质量优级天数203天、良好级天数16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100%,优级天数首次突破20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是2013年国家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高的一年。2021年截至4月30日,优级天数24天,良好级天数9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99.17%。

三、今年如何继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一是加强指挥调度,强化监督检查。履行好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和一线指挥调度,继续开展空气质量周通报、月排名、年度考核工作,定期通报主城区扬尘污染治理情况,指导县区开展好大气污染防治;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全覆盖、拉网式检查力度,及时督促抓好问题整改落实,重点加强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监督检查,解决扬尘污染突出问题。

二是严格实施《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继续抓好《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宣传教育,通过媒体舆论做好社会宣传,结合COP15大会系列活动统筹推进《条例》普及程度,促进形成全民参与、全民保护的良好局面。

三是提高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数据分析能力,在提升预报预警精细化方面开展深入工作,在空气质量7天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各县(市)、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有效准确发布区域预警,精准指导辖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控工作。

四是加快臭氧源解析科研进度。昆明市将尽快完成昆明市臭氧来源解析相关科研成果编制,同时将科研成果转换为实际工作举措,有效开展全市大气污染管控,为昆明市“蓝天白云”保驾护航。

10:59

记者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5大会)即将于10月份在昆明举办,请问高宇明局长,市林草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哪些工作?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宇明: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是一次重要主场外交活动,是集中展现我国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国际领导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平台,为保障会议的成功举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林草局结合部门职责,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森林资源管控。组织开展森林资源核查,及时处置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侵占用林地等问题,完成国家、省级疑似变化图斑的实地核实,建立“问题、责任、线索”三个清单,狠抓移送案件的查办和执纪问责,加大清理收回林地的工作力度。同时,以防控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为重点,完善灾害预警、防灾、救灾等措施,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不发生较大规模的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做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力度,对违法猎捕、买卖、运输等行为依法进行打击,落实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相关决定。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及时掌握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及流行动态。开展野生动物的收容拯救和极小物种的拯救保护工作。做好黑颈鹤、红嘴鸥等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三是做好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展示工作。依托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寻甸黑颈鹤保护区、晋宁前寒武系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以及各县(市、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分别开展相应的保护成果展示和科普宣传。收集整理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影像、文字资料,积极与媒体合作开展宣传报道,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重要性和相关知识,组织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展现昆明林草部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

10:59

记者:目前已进入雨季,昆明主城区一旦遇到较强的降雨时,就会出现溢流,进而影响河道及滇池水质。请问今年在雨季溢流污染防控方面有哪些举措?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付文:

随着滇池流域截污治污体系的逐步完善,点源污染问题已得到有效控制,雨季溢流污染已逐步成为影响滇池水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昆明市坚持“上截中疏下泄”的治理模式,实施了长虫山、老青山等城市面山洪水拦截的“上截”工程,雨季有效拦截和蓄滞城市周边面山洪水,减缓城市内涝;开展新运粮河、金汁河等城市河道提升改造,实施了滇池卫城、新河居等主城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清水入滇更新改造“中疏”工程,增强主城区河道、排水管网的行洪排水能力;实施以提升滇池海口闸、西园隧道出流调度为代表的“下泄”工程,大幅度提高滇池防洪调洪能力。

今年,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雨季溢流污染防控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防洪滞蓄工程、管网及河道清淤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缓解雨季溢流污染。计划完成排水管网、调蓄池、河道、支流沟渠清淤除障等16项工作;启动主城再生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扩能增效项目等9项工作。

二是开展主城区排水管网排查,实施市政管网、老旧小区、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同时新建道路同步配套建设完整的雨污管网系统。

三是开展化粪池排查、清掏、提升改造工作,汛前要重点完成老旧小区、城中村化粪池的清掏及改造工作,确保汛期化粪池溢流污染物排放同比下降比例不低于30%。

四是在6月底前完成滇池流域内已建调蓄设施自动监测设施的安装工作;重点加强溢流排口的监测监控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负荷入河。

11:01

今天的直播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