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投资动态

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前沿基础研究改写产业历史

来源: 昆明日报   2021-06-21 08:16   字号: [        ]

重点实验室是云南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学科发展、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经过多年建设,截至目前,云南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有7家,省级实验室105家。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这些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日前,记者走进多家云南省重点实验室,解锁一批先进科技成果。

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助力三七每亩单产提高3倍

“别看三七普通,它可全身都是宝。经过多年研究,现在三七不仅是植物药材,更成为许多化妆品、药物的重要原料。”6月9日下午,在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主任崔秀明指着一根三七说。

2016年,由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中医学院共建的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成立,针对三七产业发展中存在研究开发不足等问题,系统开展三七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支撑云南三七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

崔秀明介绍,在种植环节,建立了三七生态栽培模式,提升三七栽培的现代化水平。以三七生产机械化关键装备为例,该设备从第一代12行播种机发展至第三代15行单幅压穴式播种机,解决传统三七播种时人工压穴距离、深度难以控制等问题。

目前,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已打通三七产业发展链条。在源头端,发明并推广三七专用遮阳网栽培技术160万亩,构建起三七规范种植技术体系,将三七每亩单产由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在技术端,开发三七超细粉、熟三七粉、冻干三七饮片等新型饮片,奠定三七产地加工的技术基础。在综合利用端,基于前人研究,与企业合作成功开发了三七提取物软胶囊等5个保健食品。

此外,建立了通过国家认证的三七GAP基地3个,带动三七规范化种植面积10余万亩。经过各项研究,三七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大大提升,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64亿元。

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

创制新品种“复活”消失的土著鱼

滇池金线鲃、鱇浪白鱼、大头鲤、大理弓鱼是云南土著鱼,被称为“云南四大名鱼”。近几十年来,随着外来物种入侵、水体环境恶化,几种鱼类陷入濒危甚至灭绝。为改变云南优质土著鱼濒危现状,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建立高原鱼类活体资源库、遗传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创制了多个新品种,构建起“产学研用”平台,促进土著鱼推广示范。

走进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珍稀鱼类保育研究基地,23亩的园区内分布着60个鱼池。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君兴介绍,资源保育是促进原生鱼类繁衍的关键,率先拯救的土著鱼类便是滇池金线鲃。刚开始培育时,滇池金线鲃在野外生存状态良好,但来到实验室就不繁殖,池塘里的金线鲃精子和卵子始终不成熟,无法进行人工授精。

如何让饵料配方与野外食谱高度吻合、如何营造人工产卵环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驻扎在池塘边,一项项记录其习惯,最终摸索出金线鲃性成熟规律,保住了物种。以滇池金线鲃野生群体为基础,历经4代优化选育,2018年5月,该实验室研发的滇池金线鲃“鲃优1号”正式通过农业农村部水产新品种认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审定的第100个鱼类养殖新品种,也是云南省第一个国审新品种。和野生种相比,该品种生长速度快37%,肌间刺优化(减少和软化)程度达78%以上,抗病力显著增强。

杨君兴介绍,聚焦土著鱼保护,实验室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在资源保育方面,先后收集并转移102种云南土著特有鱼类到迁地保育基地进行保育研究。在种质遗传方面,构建了高原鱼类种质遗传资源库,累计收集和保存高原鱼类种质资源300种,占云南土著鱼类种数的50.5%,占全国淡水鱼类种数的22%。

目前,实验室已完成48种土著鱼类全流程人工繁殖技术体系研发,达到年产500万尾以上土著鱼类苗种的生产能力,带动云南特色鱼类年产值1亿元以上。增殖放流土著鱼类11种300余万尾,恢复珍稀特有鱼类的野生种群。

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成果引领技术发展方向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中,有色金属资源是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的选冶技术使主金属回收率和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率只有60%和35%左右,资源对外依存度高。

2014年,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昆明理工大学建设,针对复杂有色金属资源选冶清洁利用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在复杂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攻克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

昆明理工大学校长、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华介绍,多组元矿物分选与提取、真空分离与提纯、非常规冶金、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是实验室主要开拓的四个优势特色研究方向。经多年研究,许多科技成果都引领了世界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低品位复杂镍资源和镍铜有效分离是一个世界性冶炼技术难题,王华教授带领的团队提出采用高压超音速全氧顶吹自热熔炼原理处理含镍二次铜精矿的新工艺。该技术在金川公司得到大规模应用,可左右镍钴资源的世界定价权,构建了年产50万吨物料的设备,为全球该类资源提供了一条节能、清洁的高效利用新途径。

“多年的创新研究,可以说实验室把科研成果都写进了车间厂房里。”王华说。在实验室取得的各项成果中,戴永年院士开辟了我国真空冶金研究方向,发明的“焊锡真空分离技术”与李梦庚教授发明的“螺旋结晶铅锡分离技术”相结合,构成了现代锡火法精炼核心技术,淘汰了沿用100余年的电解精炼技术,推广至全球所有炼锡厂使用。彭金辉院士团队发明了多源大功率微波反应腔分布耦合等多项技术,相继攻克了微波冶金装备工程化面临的四大难题,向国内外多家单位转让高水平反应器、生产线及成套技术140多项,推动我国微波冶金技术及装备的产业化应用。

目前,实验室实现“知名专家+创新团队+科技平台”的有机结合,逐步发展成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选冶清洁利用领域科技创新与科研育人的“载体”,服务社会发展的“纽带”。

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50多个品种推广面积超50万亩

以三七、石斛、灯盏花、重楼、黄精等云南道地、特色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通过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等方面的持续研究,把中药材种植变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大健康产业。

“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军文介绍,1998年,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生超在红河州泸西县第一次见到灯盏花时,其可采挖量正逐年下降,野生药材资源日益枯竭,加上种子仅能从野生种苗得来,产业化发展困难。为解决这一困境,杨生超开始研究灯盏花的人工种植技术,并在云南农业大学组建团队,联合企业专门做灯盏花研究。

坚持种子繁育的技术路线,团队从山上采集野生灯盏花种子,经过驯化和田间试验,当年便收获6000万株苗,形成了特有的育苗模式。2002年至2009年,通过收集灯盏花种质资源,团队首先建立了种质资源圃,并从中筛选优质种源,历时7年选育出千山1号和千山2号两个灯盏花新品种,也是云南省首次选育登记药用植物新品种。新品种灯盖乙素含量达3%以上,是《中国药典》限定的灯盏花药材含量的10倍、野生灯盏花药材的5倍、一般产区灯盏花药材的2倍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累计选育三七、灯盏花等优良新品种50多个,推广面积50多万亩,带动建立了红河灯盏花、龙陵紫皮石斛等道地药材优质产区。此外,构建了高效栽培技术体系30多套,建立示范基地50多个,累计示范推广46万亩,累计带动8万多山区百姓脱贫致富。

目前,灯盏花直播覆膜避雨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创造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已推广到红河州、大理州等地,支撑云南灯盏花产业的发展。接下来,实验室将继续在中药材生产领域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核心作用,力争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