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投资动态

保护与利用生物多样性 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来源: 昆明日报   2021-10-14 07:38   字号: [        ]

昨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的丰富实践和显著成果”媒体见面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从其所在的科研领域出发,深入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的丰富实践和显著成果,向各媒体展示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中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的云南经验。

“野生食用菌王国”

保护与利用“秘籍”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是一名真菌专家,也是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真菌多样性》 的主编,从事真菌研究的他创建了世界牛肝菌科和鹅膏科新系统,选育出羊肚菌高产种质20多个,累计示范种植1.68万亩,经济效益超1.5亿元。见面会上,杨祝良向媒体记者们介绍了云南真菌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实践案例。杨祝良介绍,全球野生食用菌有2500余种,我国约有1000种,而云南就有近900种。“云南野生食用菌产量独占鳌头,年贸易量15万至20万吨,风味品质首屈一指。我们的干巴菌、松茸、牛肝菌、羊肚菌等出口欧美等国,对乡村振兴、旅游发展、人员就业等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预计到2022年云南省食用菌综合产值可达到1000亿元。但是,若过度依靠野生资源,野生食用菌迟早会被采绝种的。” 杨祝良说。

杨祝良介绍,牛肝菌科和鹅膏科真菌都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菌类。通过十余年的不懈研究,他的团队选育获得20余个羊肚菌高产核心种质,研发了菌株退化检测的关键技术,解决了羊肚菌人工栽培产量不稳定的瓶颈问题,使出菇率提高20%至30%、种植周期缩短约50%,提出“春播夏收”“夏播秋收”“秋播冬收”等种植新模式,实现了羊肚菌四季高效的标准化种植。前些年,他们在云南省深度贫困的贡山县,利用该种植模式指导独龙族、怒族4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1170亩羊肚菌,实现产业脱贫致富目标。迄今,该种植模式已在全国累计示范栽培16800余亩,帮助企业和农户增收1.5亿余元。

“对于团队来说,论文多少固然重要,但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或是研究成果转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点动力,就更有意义了。”杨祝良说。

科技创新

引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

让粮食生产朝着更持续的方向发展,事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态是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孕育的农耕文明就是一部生态农业文明史,但进入化学农业时代以来,农业生产的环境代价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中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杨生超说。

作为云岭产业领军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生超在见面会上介绍了云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在创新引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杨生超介绍,目前云南农大已经拥有三支农业生物多样性团队:农业生物多样性团队创建了遗传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原理与技术;滇型杂交水稻育种团队经过50多年收集、引进和创制水稻种质基因资源与材料20090余份;中药材团队为创新打造中国紫皮石斛之乡提供强大科研、技术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云南农大的科研团队还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间套作等高效山地种植模式,修复受损山地农业系统,恢复山地生物多样性与水土涵养能力,生态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在彝良等地山区进行示范。同时,还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流失技术体系,并在滇池流域开展了万亩农田与菜地面源污染防控工程示范。

探索自然生态价值核算

及应用的云南经验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异晖介绍,早在2016年云南就成为绿色GDP国家试点,开启了自然生态价值核算及应用的地方探索之路,科学确定了云南生态产品价值在全国的位置和区域特点,服务于云南省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生态地位提升。

如何理解云南高质量跨越发展与美丽云南建设之间的关系?陈异晖介绍,作为“两山理念”的积极践行者,云南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实践证明,绿色GDP恰恰是云南经济高速平稳发展的核心动能所在。”他说。以普洱市为例,这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2018年绿色GDP占比达94%。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7430亿元,居全省第一。然而在过去,矿业曾是普洱的经济支柱。普洱毅然做出选择,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如今已建成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绿色产业基地。

以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云南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2019年,云南以水电为基础的能源产业增加值已突破1000亿元;认证有机食品企业392家、产品1358个,认证面积25.9万亩;推进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提速;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保护特有种

云南全力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冷云是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技术创新人才,在国内外首次人工繁殖成功 9 种珍稀土著鱼类,也是云南省首次人工繁殖成功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鱼类)的“幕后英雄”。

得益于云南丰富的水资源和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云南省共记录有鱼类13目43科199属629种。其中土著种594种,云南特有种255种,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的有152种。云南鱼类种数占中国淡水鱼类种数(1583种)的40%,种数居全国各省份之首。” 冷云介绍。为了保护这些丰富的鱼类资源,云南全力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实现了云南省全江段全年禁捕;积极推进水生生物保护地建设,全省建立了16个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21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云南大力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十三五”期间,共筹措资金1.8亿元,增殖放流各类鱼苗近2.5亿尾,其中土著鱼达750万尾,对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土著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目前云南省已攻克86种土著鱼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为保护和恢复土著鱼类资源创造了条件。(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