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反响热议

苦干求进实施好“强省会”行动

来源: 昆明日报   2022-06-29 14:21   字号: [        ]

当前,全市热火朝天抓产业、抓发展的氛围正在形成。日前省政府召开昆明现场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担起使命、苦干求进,全力实施好“强省会”行动,当好云南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竞赛中的“代表队”。同时,省级层面建立“强省会”行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支持昆明高质量发展。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省政府昆明现场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经济发展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在抓项目扩投资上苦干求进

近期省政府召开的昆明现场会,深刻分析了新时代昆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明确提出了推动“强省会”行动的目标任务及具体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期、结构调整攻坚期、经济运行承压期“三期叠加”的昆明,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好“强省会”行动,就必须在抓项目扩投资、抓工业强产业、优功能提品质、大开放大招商、稳主体促就业、防风险保安全上苦干实干、争先求进。其中,抓项目扩投资,尤其是抓大项目、优质项目,扩产业投资、工业投资、民间投资,位列推进“强省会”行动的首位,对于昆明打好二季度经济攻坚战意义重大。

在抓项目扩投资上苦干求进,必须在“区位”“开放”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明确指出,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把云南、昆明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项目竞争力、投资吸引力,在坚持不懈“开放”中吸引大项目、优质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以优质项目带动高效投资,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优质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进而在“强省会”行动中实现昆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一是要放大昆明的“区位”优势,把昆明放在全省、全国、全球来谋划和定位,“点亮”昆明这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这个“三圈”交汇点,中老铁路、昆曼公路及老挝南北公路这个交通枢纽关键节点,借助中老铁路开拓南亚东南亚市场的理想起点,以点带面放大昆明的“区位”优势。二是要放大昆明的“开放”优势,在改革创新中促进昆明内引外联,在内引外联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开放”中释放更多更优开放“红利”,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招项目引投资;在“开放”中发挥好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叠加优势。

在抓项目扩投资上苦干求进,必须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上做文章。抓项目扩投资要想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不仅要在放大“区位”优势、放大“开放”优势上下功夫,还必须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上做文章,且“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的发挥,最终取决于市场是否“有效”、政府是否“有为”。一是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市场“无效”甚至“失灵”,就会导致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招商投资环境,抓项目扩投资就变成了一句口号。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服务作用,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在坚定不移地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使政府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李彦龙 作者为博士、副教授,昆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在优功能提品质上苦干求进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9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根据昆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昆明城镇人口比重明显提升,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占79.67%,全市城镇人口比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提高了15.67个百分点。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机遇和挑战。在机遇方面,城市发展要素会快速集聚,城市向外的辐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城镇化进程会直接带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升级,为旧城改造、建设智慧城市和生态城市等方面提供新的动能。与此同时,城镇化也会为重塑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城市产业转型方面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各项功能也会得到全面提升。

但是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城镇化率达到60%,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市发展的矛盾会开始显现,包括人口密集、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张、发展不平衡等。昆明市近几年快速发展,已经跻身中国特大城市的行列。从昆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也可以看出一些差异化的结构特征,例如县市区域人口发展差异明显,城市功能核心区常住人口占63.16%,而城市功能拓展区常住人口为23.83%。此外,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的消耗,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例如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的消耗与供给会形成矛盾。环境污染会大大降低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传统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受到挤压而面临消失的危机等。

促进城市发展需要抓住机遇,也需要应对挑战。坚持优化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方面的双提升是促进城市发展和应对城市问题的重要路径,不仅要对城市发展进行有效规划,还要不断集聚城市发展各要素,利用科技发展激发城市发展的内在活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同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这一要求为城市更新、优化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品质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动能。

昆明也于不久前召开了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会,明确要以“七大行动”为抓手,旨在优功能提品质上苦干求进,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这“七大行动”分别涉及市容环境、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城市更新、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建设、城市治理、市民文明素质方面。目前全市范围内热火朝天抓产业、抓发展的氛围正在形成。昆明正在提升改造105条背街小巷,进一步推进“千树复壮、春城添彩”的工作,实施滇池绿道工程和滇池环湖公路绿化提升工程。同时,昆明计划推出50条“游昆明”精品线路,进一步提升昆明的旅游形象。这些以人为核心的措施正在为昆明的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同时也为优化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品质保驾护航。 杨敏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在读博士,昆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在稳主体促就业上苦干求进

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创造就业和财富的重要源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作出批示指示,明确指出“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上下齐心协力,加大市场主体纾困力度,切实稳就业保基本民生。

昆明市应当站在稳主体促就业是“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落实好国家和省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在稳主体促就业方面苦干求进,让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促进就业形势好起来,大力推动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早”的节奏,在稳主体促就业上苦干求进。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市场主体”的理念,把节奏踩在“早”字上,在助企纾困、稳主体、促就业上早规划、早迈步、早落实。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把“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变成踏石留印的坚定步伐,确保稳主体促就业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精准落地,强化稳主体促就业工作的跟踪问效,确保政策红利加快释放、精准直达。

以“创”的精神,在稳主体促就业上苦干求进。以创新为动能,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落实落细留抵退税减税等组合式纾困政策,让政策速享尽享。更加突出就业优先,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留工补助、留工培训等政策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缓交利息。加大双创支持力度,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面向农民工扩大以工代赈。采取多种创新举措,提升稳主体的效能,扩大促就业的渠道。

以“争”的干劲,在稳主体促就业上苦干求进。以昆明市大力推进“强省会”行动为契机,争取省委省政府在要素保障、资金安排等各方面依法依规给予昆明全力支持,及时有效地推动解决在稳主体促就业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开展好“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不断强化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实干兴市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争当行动派,争做实干家,在稳主体促就业中“比干劲”“创一流”“作表率”,争当稳主体促就业的“排头兵”。

以“实”的作风,在稳主体促就业上苦干求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扎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坚持民本情怀,强化精准服务,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贯穿于稳主体促就业工作始终。按照职能职责分领域、分类型、分层级关心关注各类市场主体和就业需求群体,聚焦市场主体和就业需求群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基层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力开展“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切实在一线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切实把政策宣传解读送进门、跟踪帮扶服务送进门、政策落实兑现送进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稳主体促就业工作。  雅阅 作者为昆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在抓工业强产业上苦干求进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处在爬坡过坎关键期、结构调整攻坚期、经济运行承压期的昆明,正全力推进“强省会”行动,在抓工业强产业上苦干求进,通过做实“链长制”、做强园区,推动工业投资倍增、农业转型升级、释放消费潜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实力,争当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示范标杆和强劲引擎。

产业是发展的根本,工业是产业的核心。抓实产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来武装、改造传统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使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昆明市锚定加速打造新兴产业集群这一目标,围绕生物制品制药、稀贵有色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花卉文旅等重点产业链实行主要部门领导担任“链长”责任制,深度实施“健链”“壮链”“补链”“稳链”“护链”五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市拥有千亿级企业1户以上,百亿级企业20户以上,十亿级企业100户以上,形成千亿级龙头企业、百亿级骨干企业、十亿级高成长企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在“链长制”的牵引带动下,一条条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得到再造重塑,企业研产更具创新活力,要素流动更加充分积极,产业结构更为互补协调,主管部门更有担当作为,为产业品质提升提供了强大动能。

产业园区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昆明市坐拥区位、市场、开放和政策四大优势,全市工业园区以3.4%的国土空间占比,贡献了全市80%以上的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目前,昆明市园区建设水平与东中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园区仅有一个。为此,昆明市聚焦企业发展实力和竞争能力建设,通过“内外兼修”为抓工业强产业“筑巢引凤”。内修营商环境建设,通过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证章齐放“提速降费”、全生命周期培育等做实做优企业服务,助力打响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品牌。外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一季度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70个,协议投资金额1208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415.8亿元,同比增长23.2%,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企业纷纷落地昆明。

一二三产协同发展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推动工业倍增、农业转型升级、释放消费潜力,旨在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形成一二三产协同互补、高效循环的发展格局。昆明市大力推动工业倍增,加强数字赋能、智慧升级、绿色转型,工业投资稳步增长,产业集群初现雏形,正逐步改变过度依赖房地产和交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困境。在全省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昆明总开工项目达291个,总投资100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14亿元,投资规模位列全省第一。大抓农业转型升级,围绕花卉、果蔬、山地牧业等6个重点产业及茶叶、咖啡产业精深加工,因地制宜确定“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有效破解特色农产业穷小散弱问题。不断释放消费潜力,立足昆明、辐射周边,通过发放消费券、定向优惠补贴、鼓励夜间经济、创新消费场景等多种形式,挖掘激活市场消费潜力。溪瀛 作者为经济分析师、硕士,昆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在大开放大招商上苦干求进

当前,昆明仍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期、结构调整攻坚期、经济运行承压期,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力实施“强省会”行动,必须形成苦干求进的工作氛围。为此,昆明市在大开放大招商上积极研讨、充分落实、苦干求进,从开启开放发展新篇章、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增强招商引资精确有效性等几方面着手,以确保经济发展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从点至线到面,开启“中心+口岸”的开放发展新篇章。2022年5月底,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的工作全面启动,自此,昆明市的发展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过去以昆明市这个“点”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提升到涵盖边境线的线性发展路径。而以“线”为契机,昆明与口岸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将带动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全面升级,实现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沿边经济社会发展等“面”面俱到,提升和促进昆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面”目一新。这是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创新和飞跃,不仅使昆明市的开放程度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使昆明市与省内、国内、国际实现了多点、多线、多面联动。

从被动到主动,构筑大范围、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高地。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由此诞生,云南省以东盟为主的外贸市场结构特征得以凸显,昆明也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为此,在研究好、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基础上,昆明还应踊跃作为、突出优势、体现担当,主动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积极投身其中,打造大范围、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将昆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推向更高层次。为此,昆明市拟订报审《昆明市主动对接RCEP促进开放平台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三年行动方案》,以“不打无准备之战”的态度,在未来三年将通过实施管理体制优化行动、货物贸易扩大行动、服务贸易提质行动、区域跨境产能合作行动、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这五大行动,打造云南面向RCEP的集散中心、示范窗口、人才基地。

从“无差别引入”到“产业链招商”,增强招商引资的精确有效性。产业链招商是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典型招商方式,对于形成倍增效应、谋求共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招商引资不仅是要看引入了多少、招到了多少,更要看引入招入之后,对本市的发展能否提供后续的联动效应与强大后劲。为此,必须考虑围绕一个城市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以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这既是着眼于招商引资精确性、有效性,让招商引资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不再盲目追求数量,又可做大做强。此外,培育龙头企业是发展产业链招商的关键所在,在加大引进利用外资力度的同时,应招引更多头部企业,以头部企业的市场优势、竞争优势来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动配套产业优化升级。

伟大成就来自艰苦奋斗,苦干求进方可柳暗花明。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在RCEP生效的前提下,昆明市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此,找到自己特有的开放模式与招商路径,并思考如何持之有效地令其发挥优势与作用,是昆明市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朱静雅 作者为云南财经大学讲师,昆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在防风险保安全上苦干求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发展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只有保障安全做到“万无一失”,才能避免发展出现“一失万无”。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亦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统筹好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守好安全这条底线,已是全社会共识。

安全发展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当下的昆明,责任在肩、使命重大,正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大提升、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项目建设实现大发展,致力于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真正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与此同时,今年又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更是一件重要的政治任务。于此,也就更加需要我们在防风险保安全上苦干求进。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疫情防控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如果把疫情防控看作是“1”,经济发展就是后面的“0”,只有做好“1”,才会有更多的“0”。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昆明总体疫情防控形势良好,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更加精准科学的态度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针对疫情防控新态势,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等特点,及时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织牢“制度之网”,防止“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应当看到,防风险、保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做到安全关口前置,需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牛鼻子。不管是公共安全还是交通安全,不管是生活安全还是生产安全,要想防范化解各个领域的重大风险,有效保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安全,功夫都在平时。例如,最近引发社会舆论持续关注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就警示我们,需要把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积极回应群众诉求,避免出现“蝴蝶效应”。只有强化风险防控,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吸取经验教训,提前全面梳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风险点,进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高防风险工作的制度化、机制化、科学化水平,方能防患于未然,稳坐钓鱼台。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昆明仍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期、结构调整攻坚期、经济运行承压期的现实处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抓住“强省会”行动的契机,切实担负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起坚实的安全保障,助力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刘淼 作者为硕士,昆明日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