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bet体育_188体育投注-在线APP官网@

图片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县区

官渡区:跨越争先走前列 塑造城市新中心

来源: 云南日报   2022-10-12 11:06   字号: [        ]

52e61fb1-d29c-4877-9ac8-69bfe2f03999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0474947c-03b0-4cea-ba0b-027dd5b6219f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bcf76539-ccfb-40ab-b64-34407840c195

湿地风光

aae927b9-91ea-4092-8937-e6527b19ae88

地铁穿城而过

地区生产总值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绝对值连续6年保持全省第一;2021年常住人口达161万余人,人口规模全省第一,集聚效应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官渡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奋勇争先,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新的征程上,官渡区正以“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为抓手,紧盯差距求突破,找准赛道闯新路,全力以赴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抓紧抓实防风险、护稳定、保民生各项措施,确保群众安宁幸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进位争先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十年来,官渡区不断强化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在全市率先制定《官渡区争当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排头兵行动纲要》。在主动服务和服务国家、省、市发展战略中,官渡区着力强化首位担当意识,持续扩大“云岭第一区”“中国百强区”和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主战场的发展优势,突出“昆明城市新中心、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开放发展引领区”三大功能定位,全方位提升官渡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奋力当好全市发展的“火车头”“排头兵”。

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十年来,官渡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2012年GDP达626.37亿元,201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21年达1441.37亿元,经济总量连续6年居全省县(市、区)第一,年均增长8.4%。人均GDP从2012年的65196元跃升至2021年的89707元。市场主体存量和增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达到27万户的历史新高,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民营经济综合10强县、云南省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连续5年上榜“中国百强区”并持续争先进位。

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3:36.4:62.3调整为0.6:33.5:65.9。第二产业发展实力提升,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37.81亿元提高到260.80亿元,年均增长9.9%,工业企业产值达1亿元的有50家、达5亿元的有16家、达10亿元的有8家;建筑业稳健增长,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由492.67亿元增长至1154.89亿元,年均增速8.89%。第三产业发展活力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19.05亿元提高到671.85亿元,年均增速9.4%,消费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开馆,会展行业总体经济效益总量占全市的二分之一;“旅游革命”深入推进,8个省、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成为官渡文化软实力的硬支撑。

大胆改革勇创新,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建设成效显著,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获批运行,在全国同批次17个试点城市中率先完成首票转关出口业务,相继建成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综合服务中心和海关查验中心,产品出口至89个国家和地区。高品质打造自贸数字港,中国电子、中译语通等龙头企业入驻官渡,创成昆明首家数字经济先行区,官渡电商产业园、云南邮政跨境电子商务园区获批市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全省首个“六位一体”楼宇经济信息平台正式上线,培育中铁建、华能澜沧江等总部企业14户,10户世界500强企业区域总部扎根官渡,保有千万元、亿元税收楼宇34幢。知识产权服务、区块链技术应用等10余个国家级、省级中心(项目)先后落地官渡,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活力迸发。飞虎大道成为昆明城市新中心的发展轴,巫家坝总部商务功能区、都市时尚消费功能区、特色文化体验功能区、螺蛳湾国际商贸功能区、金马科创健康功能区、滇池生态休闲会展功能区六大片区成为重点企业、项目和基础配套的有效载体,“一轴六片区”的产业功能分区优势日益彰显。

彰显品质 城市新中心提档升级

十年来,官渡区全面推进三旧改造连片开发、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建设、重点片区征迁等工作,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昆明市计划改造的395个城中村中,官渡区占109个,达全市的28%。全区累计完成文化生态新城、巫家坝片区、双凤城中村改造项目、宝丰村项目、官渡古镇等项目1872.73万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一。完成织布营、石油生活小区、东华周转房、三角大院、宝澜苑、交运局职工宿舍、宏仁新村等微改造工作。巫家坝片区自开发以来,累计完成土地供地约2035亩,瞄定“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设成形”目标,片区建设正全面提速提质,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加速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官渡区坚持精建细管优配套,着力提升功能品质,全面彰显人民城市的厚度与温度。始终把城中村改造作为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德政工程来抓,教育、医疗、运动、购物、金融、公共交通等配套一应俱全,首次引入拆迁银行专户概念,保证群众及时领到征地拆迁款、过渡安置费。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结合官渡人文历史厚重的特点,开展“文化城改”,对在城中村改造范围内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坚持保护性开发,对历史文化典故进行收集整理,打造“文化官渡”。

突出项目建设,着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实施完成哨关公路大修工程等14个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夯实“幸福乡村”建设基础。实施完成官渡11号路建设工程、云福路改造工程等14个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打造畅通快捷的城市路网。以提升公路综合服务品质为核心、以绿化优化公路沿线环境为重点,深入开展高速公路出入口及重点区域市容市貌整治工作,持续改善人居环境。配合实施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节点改造工程,协调抓好昆明市综合交通国际枢纽建设项目、轨道交通、公交枢纽、过境铁路等建设工作,先后开通地铁1、2、6、4、5号线。长水机场投入运营,空港经济区和空港新城蔚然成形。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名副其实,引领开放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聚焦打造“春城花都”亮丽名片,按照一园一品、一路一景一特色原则,推进道路景观、公园品质、街头绿地、绿化景观全面提升,推动城市面貌华丽蝶变。2021年,完成26条道路提升整治,新建改造人行天桥5座,新建改建花卉主题游园8个;2022年,完成10条道路提升改造……截至目前,全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37%,绿化覆盖率达45.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68平方米,共建成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109个,为市民营造了更加整洁优美、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总量减排成果显著,2018年至2020年,累计完成COD新增削减10038.43吨、总氮新增削减2718.28吨、总磷新增削减291.35吨。在全省率先完成各街道PM10、PM2.5自动监测站建设,空气质量持续提升,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完成6条黑臭水体整治目标,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辖区盘龙江、新宝象河、大清河、小清河、老宝象河美丽河道建设,建成宝丰、星海等湿地6074亩,极大提升和改善了滇池湖滨带的生态环境。同时,稳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落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创建工作。

久久为功抓建设、提品质,官渡区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云南省生态文明区、全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城市新中心正变得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以人为本 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官渡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21年,全区常住人口达161.09万人,较2012年增加61.7万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53505元,增加26303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6319元,增加14373元,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孩子“有学上,上好学”。2012年至2021年,官渡区学校从284所增至382所,学生从18.39万人增至22.62万人,教师从1.23万人增至1.91万人,获得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优秀组织奖等称号。先后引进和培育名校长17名、名师66名,引进北京八十中、西南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4所全国优质名校,引进云大附中、师大附中、昆一中、昆明师专附小等10余所省内优质名校。官一中等2所中学、关上实验学校等5所小学、市一幼等8所幼儿园领办分校(分园)。官一中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一等高完中,8所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无证幼儿园实现动态清零。2021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8.8万人,申请就读初中且符合条件的100%安排到公办学校,申请就读小学且符合条件的100%享受公费学位。

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辖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区人民医院建成“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全国超声质控哨点医院”,迁建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项目启动建设,云南省妇女儿童医院建设项目即将动工……全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全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3.17岁,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到1/10万以下和1.22‰、0.94‰,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官渡区还组建了43支流调溯源队伍和1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床专家组及流行病学专家组,累计接种新冠疫苗414万余剂次。

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9.81万人增加到36.9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从9.48万人增加到21.3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11.5万人增加到21.3万人,基本实现各类人群制度全覆盖。持续上调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基本养老金达3148.84元。社保费率持续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费率下调至16%,累计降费8.25亿元。失业保险缴费费率先后3次下调,由2015年的3%下调至目前的1%,平均每月为辖区参保企业减少约2522万元失业保险费。

社会救助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底城市低保标准较2012年底增长89%,年均增长8.9%;分散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910元,增长284%;临时救助人均救助标准达到2782.41元,增长122%;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达到每人每月1374元,增长229%。养老服务取得新成就,建设了“1+8+N”养老服务体系,已建成1个区级养老综合服务示范中心,8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施“官渡照护”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100%。

大力实施稳就业工作,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5.4万人,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全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认真落实“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持续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全区现有2家创业园区被评定为“省级众创空间”,2家创业园区被评定为“云南省社会投资型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家创业园区市政被评定为“昆明市新型创业创新孵化服务园”。

找准赛道 跑好新时代的接力赛

十年拼搏奋进,谱写跨越华章。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斗下,官渡区发展日新月异,加快发展优势突出,动力活力不断增强。

站在新起点上,官渡区将按照市委“官渡区各项工作都要在全市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的要求,以“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为抓手,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着力在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干部作风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为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官渡区落实落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凝聚起全区改革发展强大力量。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促转型、抓项目、强招商,细化产业发展“十大赛道”,健全区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专业市场等机制,创新“1+8+N”招商圈层,推动经济发展持续恢复,转型步伐更加坚定。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59.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绝对值全市一板块排名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值全市排名第一。

聚焦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全区上下拿出超常规力度和举措,在项目投资上多管齐下,按照“五个一批”工作机制,加强全要素协调保障、全流程服务跟踪。在产业提质上多头并进,落实区级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聚力总部经济强劲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批零结合提质升级、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把基础立起来、短板补起来、后劲强起来。在招商引资上多策并用,持续深化“1+8+N”圈层招商,推进全区招商引资水平横向纵向延伸,提高发展效能。在开放引领上多点突破,抓住RCEP生效、中老泰铁路互联互通、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权重上调、昆明托管磨憨镇等机遇,不断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扩大开放要活力,向创新突破要潜力。在营商环境上多维发力,打造务实高效的便利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营造爱商助商、公平法治、精准帮扶的宜商氛围。

“我们把‘链式思维’融入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瞄准‘三类500强’,全力推进重点区域发展、重要产业布局、重大项目落地,形成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对外贸易、文旅康养、地产经济等5条重点产业链、5大强链工程、1套工作机制、8项重点工作的‘5518’工作格局。”官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围绕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作文章,力争通过2到3年,各产业链面向行业100强企业招引落地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一批关键技术、拳头产品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形成辖区内千亿级龙头企业、百亿级骨干企业、十亿级高成长企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官渡区着力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合力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社会安定和谐。致力改善民生,把民生资金花在刀刃上,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保障,提高城市建管水平,厚植生态底色,拓展绿色空间,构筑品质宜居新环境。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向高质量建设昆明城市新中心阔步前行。(记者 茶志福 通讯员 向文 王正鹏